文档详情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课例探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50KB
约6页
文档ID:211113659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课例探究_第1页
1/6

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情境创设的课例探究邻水县九龙中学 游学明问题情境创设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 系起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 “问题情境创设”为主题的课例探究,选择髙中思想政治课髙一必修 1经济生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节课,尝试 改变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情境为辅的问题情境应用形式,把问题情 境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 对问题情境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改革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第一框内容主要内容是阐释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本框题是 在第二单元介绍我国“如何生产”这个知识基础上,要解决“为谁生 产”这个基本问题本框题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分配制 度,了解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正确认识和理解按劳分配 这个基本原则,深入把握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和作用,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 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教学的重点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教学难点是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一个社会的分配制 度直接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这在前面的内容都以 学过,学生对教学重点容易掌握,教学难点却很难突破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代表性,生活性和生动性, 使学生通过情境分析,准确分析我国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于《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选取的国有控股企业海尔职工李先生的《中国梦, 我的梦》进行问题创设,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创设探究问题以 给学生启示,引导学生进行相似情境的迁移,从问题分析中得出我国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析和理解自己周围人的分配方式,从而真正正 确理解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导入的设计: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同时投影展示资料《中 国梦我的梦》走进国有控股企业海尔并对李先生进行了采访,请李 先生谈一谈自己的梦想下面是李先生的发言:“我作为海尔集团的 中层管理者,希望海尔集团发展越来越好,员工的工资收入越来越髙; 我儿子购买的集团股票新的一年迎来大牛市,收入越来越多;我女儿 在外企的薪水越来越多;我爱人在私企的技术报酬也越来越多。

总之 我的梦就是国家富强,企业兴旺,家庭收入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在《我的未来不是梦》的背景音乐中了解国有控股企业海 尔李先生的梦想,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经济现象的关注,还可 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通过这一 导入设计,从中引出本课“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情景的选择教学设计中,以“先学后教”理念为指导,采用“一境到底” 的教学方式情境创设架起了学生认识过程汇总形象与抽象、感性与 理性、实际与理论、生活与教材以及旧知与新知的桥梁,有利于学生 更为深刻地理解书本知识,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 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给课堂带来了生机教学过程: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环节2走进生活,透过海尔看分配,分析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环节3—境多例,自主探究,课堂交流,汇总讨论结果环节4作业:畅想未来一一播放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中国梦,我 的梦;我的未来不是梦!请同学们畅想一下,未来你想从事的职业及 预期收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Swell er)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外界信息只有进入工作记忆中,才 能被加工和认识但工作记忆只能同时加工7个左右的信息组块,而 且其负有加工、组织、比较等任务,工作记忆只能同时记住2-3个信 息组块,如果记忆容量超载,信息加工活动就会受阻或根本无从开 展。

因此,课堂教学中,删繁就简,精选教学情境,深入挖掘情境 承载的学科思考价值,减少不必要信息或无效信息对学生学习的干 扰,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和体验的时间,也留给教师充足的点 拨、引导、提升的时间,真正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让学生在有限的 学习时间内实现尽可能多的发展,不仅是智慧教学的必然选择,更是 对生命的尊重和最科学的服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缩短了三分之一的 传统教学时间,情境中反映社会自己身边的例子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畅想未来一一中国梦,我的梦;我的未来 不是梦!请同学们畅想一下,未来你想从事的职业及预期收入问 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为学生的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做了充 分的预热和思维准备,把本节课推上了高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问题的确定的原则1、 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设计就要有一定的要求,思考学生愿意思考 有难度的问题要通过提问,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大胆质疑 的心理品质和创新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2、 巧妙启发启发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要问在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 o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 和挑战性,能将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 愤炸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 调动相关知识来积极探究。

教师在学生答不出的时候把问题分解为若 干小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追问,巧妙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对话,激 发和加深学生对多种分配方式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 良好学习习惯3、联系实际《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 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 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新课程提倡教学活动化,指的就是强 调教学要联系实际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被赋 予了更宽泛的内容和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 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行适时、适度地选择和使用,引导学生去 发现、去探索用学生身边的例子,看看自己的家人是何种分配方式, 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到起来了具体问题设计:“中国梦”栏目组在采访中了解到海尔集团是国有控股企业,实行高 效的薪酬制度海尔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对于挖掘员工潜能,确保企业高速、稳定、健康发展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 深入海尔员工的心中学习技术,提高素质,争当先进”在海尔蔚 然成风海尔实行的是什么分配方式?结合海尔集团说说按劳分配有什么意义?启迪思维:在李先生的发言中,除了劳动能获得收入外还有哪些要 素能够获得收入? 为什么要让这些要素参与分配?联系实际:请各位同学写出家庭成员从事的工作(或单位),家庭 收入的主要来源,并能写出对应的分配方式。

在课堂上,学生对各位同学家庭成员收入来源讨论得十分热烈,学 生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个难点问题也得以彻底理解为后面“畅想 未来”这个环节做了铺垫和与预热情境问题创设的课例探究,使我们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的优质和 高效,关键是教者选用的情境及设置的相关问题要精准地承载起相应 地教学内容,并以浓缩的形式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引发学生有价值 的思考,让学生在科学、有序的教学活动中学到有价值的学科内容, 获得必须的学科知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