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思维性和人文性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1110262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思维性和人文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思维性和人文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思维性和人文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思维性和人文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思维性和人文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思维性和人文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思维性和人文性浅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思维性和人文性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的探讨从未间断, 随着2011年新课标的颁布,语文课程的性质走向一个更加科学化更 加自觉的新阶段,本文从语言、思维和人文等三个角度探讨语文学科 教学的性质。关键词语言思维人文统一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教学 也是语文教学设计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如果仅凭语感来传授交流有 时是靠不住的,语感是一种个体行为的感觉,如果不经过语法的加工, 一些信息的传达就会出现偏差,尤其是阅读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时, 没有一定的语法经验光凭自己的语感是很难对一些文本进行解读的。 随

2、着21世纪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耍注重对 语文索养的培养,同时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语法教学是一个 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语文学科具有思维性,思维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柱。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的概括和间接的 反应。语文思维训练主要是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按照人类的思维规律和 思维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思维训练的内容上,强调思 维读的形式方法和训练过程,并且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著名教 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和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说得正确,有条有 理,其实就是头脑里耍想得正确,有条有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 训练耍同时并举”。朱

3、绍禹在语文思维培育学序中指出“在今天, 单是注重语言教育是不够了,还必须同时重视思维教育;非如此,不 单智力得不到很好发展,语言的发展也不会是健全的,这大概已是生 活在思维日趋复杂化的信息社会的每位语文教师的共识了吧” o 20 世纪80 90年代,多种语文教材进行了培养思维的改革实验,21 世纪之初,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语文课程 的基木理念,将其列入课程冃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义务标 准在“总目标”中规定: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高中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感受鉴赏” 中规定要“发

4、展想象力”在“思考领悟”中规定:要养成独立思考, 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语言训练 和思维训练相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它要求在语言训练过 程中一定要重视思维的训练,而思维训练乂必须结合到具体的语言训 练的过程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其意义也在于沟通语言 智能与其他智能的联系,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智能,学生的语文思维 智能的发展,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语文学习和教 学过程中,对学生语文思维的教育和培养,是语文课堂教育教学中一 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在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认 识到汉语的这些特点,从而自觉地利用汉语言

5、的特点进行教学,如韵 语识字、诵读积累、意会感悟等传统语文的成功经验,均是如此。而 现代语文抛弃了这些成功的经验,试图走一条“科学化”(或叫西化) 的道路,结果导致了现代语文教育在20世纪末陷入“困境”,而重 新回归传统乃是学科发展的必然。20世纪百年现代语文教育实践证 明,不重视语文教育的民族性是要吃大亏的。那么,新世纪要建构“新 语文教育”,首先在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21世纪是一个“人性化” 的世纪,教育要关注“人”,尊重学生的人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 极冃的,因此,人文性的提出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同时,从语文课程 内容的特点來看,每一篇课文(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无不充满了人的 思想感情,无不

6、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 “人性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因此,确定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反映了新世纪语文教育“以人为本” 的理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语文学科性质的开放发展性:多元并存从发展的眼光來看,“多元并存”的理念(包括性质观)表述和 语文实践对语文课程的发展是有利的。应该允许在遵循一些基木理念 的前提下,开展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多元并存”要优于 “定于一尊” o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国外的一些做法有一定的 启发意义。对语文课的性质问题,各国的认识很不一致。一般来说,实行分 科教育的国家,争议很少,如前苏联语文学科分俄语和文学,前者

7、属 于科学,后者属于艺术,非常清楚。在语文属于综合学科的国家,争 论就比较大,如英国、法国等。但英国对这个很有争议的问题采取了 很宽容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英国官方公布了一个权威性的语文 教学大纲指导报告,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报告没有做出“定于一尊” 的规定。我们要建构新世纪的“新型语文教育”,除了继续发展百年现代 语文的优秀成果,并融合新知Z外,在教育理念上要有突破性的发展, 对于理念的核心一一性质观一一我们既要承认它的某种现实的确定 性,又要建立一种开放发展的观念。因此,“多元并存”是止确的发 展方向。语文的素质教育应该是语言、思维、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 三者Z间应该相互结合。课程目标

8、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堂教学。语文课的基木任务就 是通过语言思维人文教育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文 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备优秀的文化涵养;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的特点,使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语文课的特点。 语文活动的创新要注意一个“坚守”,坚守语文本质,坚守语文的特 色,语文活动姓“语”,不管活动以何种形式为载体,其实施的具体 途径都离不开语文,其冃标都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参考文献:1 弘扬人文改革弊端转引自饶杰腾主编语文学科教 育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2 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83 走出麻木与悲凉书林1989: 24 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