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噪音、振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控制工作现场的噪声和振动,减轻或避免作业人员的伤害,根据《煤矿安 全规程》《焦煤集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煤矿各作业地点的噪声和振动控制3管理小组3. 1组长矿长3.2副组长机电副矿长3. 3成员机电运输室区队4职责4.1组长负责矿井噪咅、振动控制的组织和审批4. 2副组长负责矿井噪音、振动控制的组织和监督4. 3机电运输室 负责矿井本噪音、振动控制的组织和实施4.4区队负责本区队辖区内噪音、振动控制的实施5噪声5. 1噪音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损害听觉、引起各种疾病,同时还 能引发各种事故,作业人员接近噪声原时,必须采取措施加强防护,防止事故 的发生5. 2噪音的控制5. 2. 1机电运输室对井下作业场所和地面机房的噪声每周至少监测2次5. 2.2煤矿作业场所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井下风动凿岩机、锚索钻机、深孔钻 机、风镐、局部通风机、乳化液泵、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 机、水泵等地点在每个检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5. 2.3安全管理室将检测结果报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审批签字,并在 早调会上通报检测结果。
5.2.4作业场所的噪音不得超过85dB,当检测结果超过85dB时,区队作业人员 必须佩带防护用品;当检测结果超过90dB时,由机电运输室制定降噪方案,区 队立即实施5. 2.5区队应保持设备的完好性,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 故障,噪声指标超过标准时,要立即进行维修,直到符合标准方可使用5. 2.6作业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实行轮班工作制,以减少与噪声 接触的时间6. 2. 7对于突发性噪声,附近的管理人员或作业人员应及时处理,做好安全防护, 对于能够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快处理,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7. 2.8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5.2.9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8. 10对噪咅超标的设备采用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的噪咅9. 2.11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养成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在接触强噪声的时, 佩带耳塞、耳罩等,以减少噪声对个人的影响10. 2.12设备在采购时,应确定设备本身的噪音符合要求,且降噪设施齐全有效6振动11. 1振动的危害一般对人体的双手和双臂造成多种直接性的伤害,主要引起手部末梢循环障碍、 手臂神经功能障碍、手臂关节病、手臂振动病和振动性白指为主的疾病,对作 业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甚至造成事故的发生。
12. 2振动的控制13. 2. 1造成振动伤害的设备、工具主要包括:风动凿岩机、风镐、手持式风动煤 钻、手持式砂轮机、手持式切割机、电锯、机床等设备和工具14. 2.2对于振动较人的风动凿岩机、风镐、手持式风煤钻、手持式砂轮机、手持 式切割机等设备和工具,作业人员连续接触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对于电锯和 机床等设备和工具,作业人员连续接触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6. 2. 3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工作6.2. 4区队应保持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减少振动6. 2. 5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实行轮换操作制,以减少与振动接触的时间6. 2. 6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振动6・2・7立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6. 2. 8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养成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减少对作业人员的危害6. 2.9设备在采购时,应优先选择振动小、设计合理、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工具6. 2. 10将振动较大的设备纳入隐患管理当中,矿长挂牌管理,工会及各部室负 责监督7考核7. 1未按要求对检测地点进行检测的,考核200元/处7. 2检测结果未按时公布的,考核200元7. 3检测结果超标未制定防护措施的,考核500元。
7・4未按照防护措施执行的,考核200元/处7. 5未对突发性噪声进行汇报或控制的,考核责任人200元/处7. 6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佩带防护用品的,考核责任人100元/处7・7未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造成噪声污染的,考核责任人200元/处7.8到货的设备噪音超标IL无有效的降噪措施的,立即退货,考核机电运输室200 元7. 9区队管理人员强令作业人员使用振动较大的工具超过规定吋间的,按照“三 违”处理15. 10未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造成振动伤害的,考核责任人200元/人7.11对于因噪声和振动造成伤害的人员,按照集团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考 核8本制度自下发ZFI起实施煤矿噪音、振动管理制度编制:机电运输室H期: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单位审批意见签名及时间编制机电运输室生产技术室安全管理室通风防突室机电副总机电矿长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