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王柳春」(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要: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的现状出发,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的原因,指出要提高思想认 识、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培养,活化就业指导形式、树立全 程化的就业指导观念,改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方 法,尤其是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努 力开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指导毕业生困难群休主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 致相对就业更加困难的大学生一般是指在心理、学业、身体、 经济等方面处于弱势的毕业生这些特殊群体目前在高校中人 数不少,能否使他们较好地实现就业,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 定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 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人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 帮扶力度;耍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 他们实现就业⑴因此,认真做好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 务与指导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成为当前高校就业服务与 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毕业生困难群体的主要分类1、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这种类型的毕业生多来自于 农村或城市里低收入家庭,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他 们平时承受的经济压力要比一般的同学大,在就业阶段尤其明 显一方面,毕业在即,花费在求职应聘方面的费用大人增加;|作者简介:王柳春(1971—),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国 际贸易系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就业指导另一方面,贫困家庭对孩了的就业期望比普通家庭还要高,家 人期望他们的孩了毕业后尽快落实就业单位顺利就业,能更快 更多地照顾家庭,减轻家庭的负担来自贫困家庭尤其是山区 的毕业生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回生源地就业,也不愿意到边远 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以至于他们与许多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在家庭因素方面,家庭的贫困的毕业生在经济上比较拮据,与 家庭条件富裕的学生相比,在享受教育的权利上存在明显差 距首先,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巨额学费的压力下,难以再有条 件进行其他诸如各类特长培训等的教育投资,参加社会活动的 吋间少,而往往“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二 对他们 來讲,参加社会活动是一种最为奢侈的生活方式;其次,家庭 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要承载家庭的很多功利性的目的,经济困难 家庭希望了女就业能为经济生活增加新的希望,给这一部分大 学生就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在就业渠道的选择上明显不如 家境殷实的同学自由。
2、身体有缺陷的毕业生在毕业生当中有一小部分身体 残疾、体弱多病或长相不佳的学生,尤其是容貌欠佳的女学生, 她们在就业时往往缺乏自信,担心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和排 挤,担心自身竞争不强毕业生因身高、容貌、健康、性别等 情况,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苛刻要求,而被排挤在就业大门之外, 失去了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在这一原因当中,身高、容貌歧 视最无奈,健康状况歧视最残酷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劳动 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 求信息统计分析显示:75.7%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 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39.9%,对女性的需求比 重为35.8%[2],另外,70%以上的招聘信息对身高有明确的要求, 60%以上标明了容貌好、气质佳等字样即使招聘说明中没有 明确身高、容貌要求,只要你到招聘现场认真观察一下,就可 以发现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在面试中确实“独具慧眼",他们在给 予容貌好、气质佳者以较多的沟通交流机会的同吋,也较多地 给了他们就业机会而一些容貌平平或欠佳者往往得不到关 注,成为了陪衬的角色3、学业差或综合素质差的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因为补 考、重修科目较多,不能按时毕业;还有一些毕业生勉强获得 了毕业证书,但学习成绩不好,专业素质较差,实践能力也不 够强。
面对一些用人单位明确提出的专业要求,这些学生只能 望而却步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特别注重对求职者 综合素质的考核和要求但有部分毕业生自身基本素质和职业 素质能力不高,参加应聘吋没有自信心,不敢与招聘人员进行 交流和沟通,不懂得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求职择业的竞 争筹码大打折扣即使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岗位,但这部分毕业 生因心理素质不强、性格内向等原因,而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 不能胜任就业岗位要求如因强烈自卑心理,对自身素质和就 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参加应聘时缺乏自信,与招聘人员进行 沟通和交流,向用人单位推销口己缺乏主动又如,因就业压 力过大,焦虑不安,犹豫不决,不能迅速做出有效的选择,而 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因学业成绩差,综合素 质差,缺乏专业技能,而不受单位青睐更甚者是因为缺乏坚 强的意志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被单位淘汰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指导1、加强对毕业生的调研,就业指导人员要深入实际,下 大力气加强调查研究,详细了解毕业牛困难群体的就业意识和 愿望,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通过走访、采 访等方式联系用人单位,掌握人才需求的第一手信息;通过网 络、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信息搜集和及时发布,针对他们 的就业观念和意识,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利用一些就 业成功的事例,帮助他们树立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努力克服心 理障碍,加强就业技能的学习,为适应职业要求做好准备。
2、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当前就业压力大,毕业生 困难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问题倾向就业指导人员要对 就业困难学牛进行积极的心理,使学牛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和耐挫能力,以健康的心态去赢得人才市场的竞争重点关注 就业困难的女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心理问题毕业生 的就业工作对就业心理压力过重的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 咨询和帮助,挑选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进行“一对一" 的指导,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就业心理咨询另外,有些毕业 生在毕业之际仍未落实就业岗位,对他们来说,这的确是一个 沉重的打击,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就业上的挫折还可能会引 发一些心理问题,极端者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和行为也可通 过团体或亲友咨询等方式帮助他们克服挫折感和自悲感, 积极应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3、 对毕业生实施一对一服务;第一,建立毕业生困难群 体的个人信息档案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职业 爱好、职业取向、兴趣、技能证书、是否参加过相关技能培训、 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这些内容会为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 就业指导提供线索;第二,制定不同的就业指导方案,对他们 进行跟踪统计,为其建立动态档案,重点向用人单位推荐第 三,扶持大学生创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就业群体中,高校毕业生无疑最 具有创业的潜在优势我院就特别注重依托浙江义乌创业实习 基地,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为困难群体大学生创业提供教育 培训、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4、 及吋收集反馈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纶跟踪调查服务, 对于进入用人单位的困难群体毕业生是否能顺利通过试用期, 要适吋进行监控,并随时提供相应帮助要走访学牛就业的单 位,及吋掌握这些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了解他们工 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 树立止确的就业观,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率三、典型案例我所带的湖南外贸学院国贸专业2006级毕业生中有一女 生李某,来口于湘西龙山县,家境特别贫穷,本人容貌很普通, 因此很自卑,性格孤僻,不愿意和班上同学交往,总认为同学 们瞧不起她她曾对我说:“我家住在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 下有一对双胞胎妹妹,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在考进我们学院吋 妈妈不让我来读书,我的学费也是借来的,而且我回家妈妈会 经常骂我,说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我又不敢和班上的 同学说,怕她们看不起我,心里很压抑”在大一的笫二个学 期时她提出要退学,我多次对她进行心理,我开导她说: “你既然来到了这个学院,就要安心地学习,有什么困难老师 会尽量帮助你,每年不是有很多名额的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吗? 每个人都有机会争取,只要你多多努力就可以获得,这样就可 以帮家里减轻很多负担,妈妈也会以你为荣的。
家里贫困并没 关系,你要摆脱这种自卑的心里,重要的是你要有志气,摆脱 这种贫困同吋,不能总是钻牛角尖一为什么总认为别人瞧不 起你呢?加太多的主观臆断只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所以,心 放宽一些,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只要不断努力,你会让他们 刮冃相看的,加油!”经过多次的谈心终于使她放弃了退学的 念头,并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临到毕业前夕, 对自己的就业乂感到忧心忡忡我乂开导她:“就业确实是人 生中的重大决策之一,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所以在决 定Z前进行全面而谨慎的分析是有必要的在此我不可能代你 去做抉择,因为最了解你的只有你自己但我可以给你一些建 议,看是否能帮你看清自己,最终作出满意的抉择首先,面 对现在严峻的就业现实,你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切忌高不成 低不就你将有一个从学生一职场新人的角色转换,要有思想 准备然后,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现实,确定一个五年之 内的近期目标(包括就业地点,职业性质等)一般在五年Z 内做一些改变和调整,都是可能的所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要相信口己,学院和老师也会尽力帮助你的毕业时我通过 以前毕业的学生,为她在义乌外贸公司找了一份业务员的工 作,由于她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得扎实,很快就成为了公司的 业务骨干。
就业指导人员要对学生有爱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同吋就业指导人员要树立学 习意识,善于思考,要把思考贯穿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通过 认真地思考,找出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再 进行有效解决,从而提高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的能力、加强就业 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就一定能够圆满的完成就业指导工作参考文献[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 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2]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2007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 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EB/OL]. 2007-08-04.[3] 王柳春,怎样将学风建设落实到班级管理中[J],人力资源管理,2009 (7)o[4] 王柳春,高等职业学院文明校园建设初探[J],企业家天地,2010 (6)[5] 王柳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刍论[J],管理观察,20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