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塞罕坝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11029544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塞罕坝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塞罕坝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塞罕坝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塞罕坝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塞罕坝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塞罕坝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塞罕坝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塞罕坝精神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处在风沙口,“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是塞罕坝高原荒丘的真实 写照。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自1962年以来,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在高寒、高海拔、 大风、沙化、少雨,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没有医院的恶劣环境下,塞罕坝人 啃窝头、喝雪水、住马架、睡窝棚、钻地窖子,斗严寒抗冰雪,起得比鸡早,唾得比狗晚, 五十多年如一日种树不止,硬是在这片荒原上造出了一个奇迹,56年来,将森林覆盖率由 11.4%提高到80%,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 万吨,

2、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之肺”。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立意方向这是一个把人迹罕至、风沙肆虐的茫茫荒原变成万亩林海的故事,但不仅仅是一个故 事,更是一种精神。其中蕴含的每一种精神,都是切题的立意角度。1. 持之以恒精神。写作时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列举自古至今34个不同时期、不同 领域中华儿女持之以恒成就大业的经典事例,使之成为一个代表、一个缩影,凸显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2. 艰苦奋斗精神。写作时可以先提炼出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

3、精神,论述这种精神在“荒 漠变林海”的浩大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自然过渡,论述当今社会必须传承和弘扬“艰 苦创业”的精神、如何传承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体现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3. 使命担当精神。选择这个角度来写,可以运用“引议联结”的结构展开论述,特别要阐 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每个人都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展现不同时代、不同领域践行使命者的风采。4. 无私奉献精神。从这个角度写,可以模仿杨朔的荔枝蜜等写成散文,由塞罕坝精 神引申开来,假借天地一物,托物言志,尽情讴歌无私奉献精神;也可以以塞罕坝人的口 吻,构思一个三代人艰苦创业的故事。这样

4、写,可以独辟蹊径,标新立异,避免常规议论 文的“撞车”现象。突围角度一:故事新编,让人耳目一新名师支招:紧紧围绕文章立意,对中外名著的故事情节进行巧妙的改编,赋予新的内 容,使经典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显得新颖别致,不落窠臼。佳作赏析绿色火焰山汪旭大雪半月,雪积深数尺。孙悟空立于花果山之巅,望着满天银装,浑身瑟缩,忽地想 起了取经途中所遇的火焰山。“俺老孙取暖去也。”便一个筋斗云翻了过去。来到火焰山,看到眼前之景,孙悟空不禁心中暗自一惊:莫不是俺老孙走错了地方? 只见眼前碧海连波,云雾缭绕,飞禽走兽,追逐嬉戏,仙府洞天也不及眼前之美啊!孙悟空原地将脚跺了三跺,便见一白衣老者扛着锄头、拎着袋子从土

5、地中钻将出来。 孙悟空跳将上去,随手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桃子啃了起来,边啃边问:“土地老儿,怎地老孙 百年未至,这火焰山就燮化如此之大?莫不是得了瑶池仙水,再造了此地生机啊? ”土地神将腰身微微一弯,作了一揖,缓缓答道:“回大圣,瑶池仙水此等神物怎会是火 焰山贫瘠之地所能拥有,这眼前胜景都是此地山民亲手创造的。”孙悟空更加惊讶,竟是连手中的桃子都忘了吃,急急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小 山民怎会有如此大的能耐? ”再答时,土地脸上带着骄傲的神色,声音中充满自豪之意:“想当年,大圣师徒经过火 焰山,备受煎熬。那时起,小老儿便明白,要想摆脱眼前困境,必须要靠自己,于是便带 领山民们一同种起树来。”“

6、不过百年光阴,凡人怎会种下这么多树?只看这合抱的苍松,便知这绝非一日之功。”“大圣所言极是。此地山民百年如一日,始终不忘初衷。父传子,子传孙,孙又传子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他们靠着恒心和毅力,终得眼前美景。”孙悟空心中更为惊叹!他挠挠脑袋,眨巴着眼睛,沉默良久。土地再道:“人中圣贤荀子有言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小老 儿与山民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始终不忘持之以恒的信念。拥有了这个信念,教它 荒漠秃岭变成林海仙境,也不是什么难事。”闻听此言,孙悟空跳将起来,丢掉手中的桃子,连连拍手赞道:“好,好,说得好!”土地趁机邀请道:“大圣难得一来,何不随我入山一观?那碧水清流,异瓜

7、奇果,火焰 山应有尽有,与你花果山相比,自不逊色。”“俺老孙随你去也。”孙悟空将手搭在额头,沿途左看右看,赞道:火焰山前风景异,山民世代换新绿。哪得青山美如许,只缘恒心永不弃!名师点评作者由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紧紧围绕“持之以恒”的主题,精心 构思了一个新奇而又不失真实的故事,读来耳目一新,耐人寻味。描写孙悟空等人物形象, 能与原作的风格保持一致,语言、动作、神态等符合人物的身份以及性格特点,手法娴熟。 标题设置悬念,新颖别致,颇具匠心,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一首小诗,完 美地扣合了主题,读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突围角度二:以小见大,着意巧妙构思名师支招:选取生活中看

8、似细小的故事,在不动声色的娓娓叙述中刻画人物形象,突 出人物的思想品格和高贵气质,揭示某种生活哲理。佳作赏析神圣的抉择王文培“你愿意扎根这片土地,无论它是荒漠还是绿洲,是贫瘠还是肥沃,是盐碱遍地还是黄 沙漫天,你愿意吗? ”一个声音庄严地响起。“我愿意! ”望着塞罕坝这片林海,我做出了郑重的选择。家人和亲朋好友都坚决反对。“一辈子窝在大山里,就这点出息! ”父亲看着倔强的我, 狠狠地说。“唉!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老师摇摇头说。在别人眼里,我似乎犯了一个天 大的错误,而且无药可救。向我问话的,是一位满脸黝黑、长着花白胡子的老人。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人 们都叫他“三哥”,听说他是这里的第三

9、代人。一大早,“三哥”就把我从床上拎了起来:起来起来,巡山去了。”我忽地跳下床,揉着 蒙胧的眼睛,跟他进了深山。所谓“巡山”,就是在这片林海的几个制高点上来回穿梭巡视,通过高高的瞭望塔来观察 是否有火情。“在这片广袤的林地中,一丁点儿火星都会引来巨大的灾难,一根烟头都可能 烧掉整个林山”,“三哥”总是这样谆谆地教导我。“东坡正常,西坡正常.”我举着望远镜四处观察,报告,“三哥”则不停地在笔记本上 匆匆记录着什么。“三哥,这个本本是干啥的? ”“三哥”头也不抬:“你以为让你报告情况干吗? 这些都要记录下来的。”“能让我看看吗? ”我翻了翻这笔记本,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 每一天的天气、风速、各

10、坡的情况。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三哥,你这本笔记写了几年了? ”“这 是最近的,”他说,“昨晚上你睡的床铺下面有一百来本,那是之前记的。”我一脸愕然。简单地啃了一个馒头,“三哥”说带我到其他几个地方转转。一边走,他一边向我介绍: “那个小土坡,乾隆爷在上面打过鹿那个小低洼,康熙王在那里套过狼”最后,他带我到了一个营地的遗址旁。不知怎的,“三哥”的眼里嚼满了泪水,脸上显出 隐隐的骄傲,神情肃穆:“这里是第一代先人居住的地方! ”我惊讶地看着眼前的情景:所谓 的营地,只不过是一个简陋的地窖子。真不敢想象,先人是怎样挺过来的!“当年他们响应 国家号召,扎根于这片土地,吃尽了苦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

11、这里! ”“三哥”顿了顿,“他 们留下一句话:塞罕坝,我的家。虽贫瘠,不嫌弃。”说罢,他凝目远视,良久不语。夕阳落山,月亮冉冉升起,林场异常静寂。我,仍在瞭望塔守夜。月光如水,微风阵阵,林海一望无垠。看碧波连连,听松涛沙沙,晚上一定会做个好 梦!名师点评本文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三哥”和“我”这第三代塞罕坝人和新生代人护林的故事 以及“我”在营地遗址旁的见闻,含蓄地表现了塞罕坝人不畏艰辛献身绿化事业的崇高美德, 凸显了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寓含未竟大业后继有人的深意,构思巧妙,叙事完整。文章 笔调新奇而充满智慧,既亲切又紧扣主题。突围角度三:逐层递进,彰显论述深度名师支招:写作议论文时,在提

12、出问题之后,按照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地展开论述,由表象揭示本质,这样,既显得条理清晰,又使论述具有深度和高 度。佳作赏析艰苦创业 追梦不止(节选)郑婉莹在高寒荒漠上,塞罕坝人经过三代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 为京津筑建了一道防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塞罕坝精神不仅是一份坚守,更是一种感 动。彳楚“一棵松”到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着生态文明的进程。几 代塞罕坝人,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在积雪皑皑的塞北荒漠,“一 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以中有足乐者,不计口体之奉不若人 也。他们用艰辛与

13、执着再次让塞罕坝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高岭”,创造了“沙漠变绿洲, 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有谁知,创业之难,难于上青天。荒漠变林海,无异于“愚公移山”。冬天的塞罕坝,白 毛风一刮就是几个月。没膝深的雪窝子,每走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气,羊皮袄穿在身上经 常被冻裂。屋内炕上铺的只有一层被麦秸子,晚上睡觉甚至还要戴上皮帽子。然而,就在 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塞罕坝人硬是冻不坏、压不垮、饿不倒,如雪松,顶天立地,傲然挺 立!“塞罕坝”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部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创业史。创业的三代人,坚定一 个信念;追梦的三代人,牢记一种责任。他们艰苦创业,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凝聚着矢志 不渝、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闪耀着使命至上、甘于奉献的历史担当,彰显着爱国敬业、 造福后代的无疆大爱。古有五丁开山,历尽艰险,终于天堑变通途;今有塞罕坝人箪路蓝缕,使得荒原变林 海。欲成大事、圆美梦者,勿忘“艰苦”二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