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210823903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2(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基础百花园(40 分)一、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 分)烽 (fngfn)火山坳(oo)腥(xnxng)味焖 (mnmn)上痱(fifi)子铁轨(gugu)二、读拼音写词语。(8 分)pbynyshnsujingyu( ) ( ) ( ) ( )zuchnlutzhngpengwln( )( )( )( )三、查字典填空。(6 分)1.“缝”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在“缝隙”一词中,“缝”读( );在“缝衣服”一词中,“缝”的读音是( )。(3

2、分)2. 下面是“缝”的字义,请选择恰当的填入相应的括号里。(3 分) A用针线连缀。 B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 C物体接合的地方。(1)天衣无缝 ( )(2)缝补( )(3)裂缝 ( )四、选字组词。(6 分)苞饱胞同( )吃( )花( )苔抬治( )头( )病( )藓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1/11攘嚷襄( )阳叫( )( )除袖抽油香( )( )筒( )查五、读一读,连一连。(8 分)六、根据意思写成语。(4分)1.形容环境非常清洁。()2.形容喜悦或得意。()3.形容很满。()4. 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七、按要求写句子。(5 分)1. 这

3、是一个在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缩句)2. 我被搞得晕头转向。(改为比喻句)3. 我打开一看,是淡绿色的、透明的一件新雨衣。(修改病句)4. 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响。(改为拟人句)5.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用一连串的动2/11词写句子)主题训练营(15 分)八、初试身手。(8 分)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体育迷老爸”这个题目选择的材料,请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1喜欢看电视的体育频道栏目。( )2.双休日喜欢登山、骑车,常参加俱乐部骑行活动。( )3.没事的时候喜欢唱歌。( )4.到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一场也不落下。(

4、 )5.是单位里的运动健将,经常代表单位参加市里的体育比赛。( )6.每天看书一小时。( )7.边吃饭边教育我要专心学习。( )九、理解课本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1. 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好像树木一样,它的根深,枝叶也就茂盛了。( )2. 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为了表现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就举了许多例子,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3. 盼写的是作家铁凝小时候盼望下雪的事。( )4. 爸爸的计划只写了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凸显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3/11十、口语交际。(3 分)每次一到写作文时,明明的头疼病就犯了。老师经常批评他,把作文写成了流水账

5、。你有什么高招?请教教他。读写展示台(45 分)十一、课内阅读。(8 分)“妈妈!”我嚷着奔 (bnbn)进厨房。“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可是还差半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 (piopio)着窗外,生怕雨停了。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 分)2. 在方框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6、(2 分)3.选文重点抓住了“我”和妈妈的( )来写。(2 分)4/11A语言B动作C神态4. “我”是真的想给妈妈买酱油吗?“我”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2 分)十二、课外阅读。(12 分)心中的桥故乡的木桥,实在朴实无华。倾斜的桥身,标志着它的古老;粗大的桥墩铺满厚厚的青苔,流水冲得它们伤痕累累;圆木柱搭成的桥面,高高低低,留着很多的空隙,几根锈黑的长条钉子紧紧咬着它们。桥下的江水悠然东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唱着一曲单调古朴的歌谣,像摇响了老祖母破旧的纺车。第一次走到桥头,看到急急而过的江水,听到“哗哗”喧腾的水声,我就吓得闭上了眼,赖着要母亲背我过桥。母亲没有答应。她拉我上了桥,教我一步

7、步踩着她的足迹走。我的脚特别不听使唤,哪儿有洞,偏偏往哪儿踩。就这样闭着眼,不知过了多久,费了多大周折,我才号啕大哭过了桥。母亲也累得汗水淋淋,但她终究也没背我。到了学龄,母亲要我自己上下学,我每天都要路经这座桥。我总是绕大弯从小路走。一天,小路堵了,我只好战战兢兢走上了桥头。看见母亲正站在桥的另一头,朝我招手,我放心了,蹲在地上,等母亲来抱。可过了好久,母亲仍没有过桥,我知道她不会来接我了。我只好慢慢向前探出一只脚。桥面的空隙像童话里的老虎的血盆大口,木板松动的地方,在我脚下“吱吱”直响。我一边哭喊着“妈5/11妈”,一边一点点地移动。就这样,我几乎是挪着过了桥,扑进母亲的怀抱,委屈地抽泣着

8、。母亲搂着我,擦干我的眼泪。她的脸漾开了一丝淡淡的笑意,眼里闪烁着母爱的柔光。我静静地沐浴在爱的柔波中。长大了,忆及童年过桥的往事,母亲说:“哪有母亲不疼儿女的,但生活之路是靠你自己走的。”是啊,当告别生我养我的母亲,扬起生命之帆时,我要只身一人去闯险滩,过恶浪,去遍尝失败的苦涩,去领略成功的欢欣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想到母亲让我过桥的往事,我为儿时对母亲小小的怨恨而羞愧,我为母亲深沉的爱而感动。故乡的木桥,它是引我走上最初的人生的桥,我的前面一定还有更为艰险的桥,但故乡的木桥那指引我蹒跚学步的桥,将给我温存的抚慰、无穷的力量。啊,架在我心中的“母亲桥”,将伴我一生,将引我走向成熟。1. 读句子

9、,理解加点的词语。(3 分)(1) 一天,小路堵了,我只好战战兢兢走上了桥头。“战战兢兢”说明。(2) 哪有母亲不疼儿女的,但生活之路是靠你自己走的。“哪有”的意思是,说明。2. 短文第一自然段中“几根锈黑的长条钉子紧紧咬着它们”一句中“它们”指()(1 分)A故乡的木桥B倾斜的桥身C圆木柱搭成的桥面3.细读第四自然段,理解画“”词语的意思。(3 分)6/11(1) “险滩”“恶浪”指。(2)“更为艰险的桥”指。(3)“母亲桥”指。4作者在文中叙述两次过桥时都写了自己的哭,如“号啕大哭”“哭喊”“抽泣”请再写出几个与哭有关的词语。(至少写三个)(3 分)5.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1 分)

10、A写木桥的外形特点及作用。B. 主要写了“我”小时候两次过桥的经历,以此说明人生之路需要自己亲自去走,去探索,只有经过险滩、恶浪的洗礼,才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C. 主要写了小时候“我”过桥时,母亲不管“我”,因此,“我”长大后,回忆往事,对母亲的行为感到一丝怨恨。6.本文抒发了作者( )之情。(1 分)A对故乡木桥的喜爱B对故乡木桥的怀念和对母亲的感激C对故乡木桥的喜爱和对母亲的赞美十三、习作展示。(25 分)泪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喜悦,或激动,或悲伤,或懊恼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我们走过的历程。请拿起你手中的笔,选择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流泪,写下来吧。7/11要求:内容

11、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 400 字。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一、fngoxngmnfigu二、瀑布谚语伸缩酱油嘴唇楼梯帐篷瓦蓝三、1.Ffng 或 fng纟十fngfng2(1)C(2)A(3)B四、胞饱苞抬治苔襄嚷攘油袖抽五、六、1.一尘不染2.眉飞色舞3满满当当4.理直气壮七、1.这是小站。2. 示例:我就像多缠上一道线的陀螺,被搞得晕头转向。3. 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4. 示例: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5. 示例:我穿上雨衣,系好扣子,戴好帽子就飞快地冲进了雨中。八、1.2.4.5.九、1.2.3.4.十、示例:写作

12、之前先审题,确立好作文的中心。有了主题之后,围绕主题寻找和组织素材。把素材分类,分好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作文的中间部分详细写,开头、结尾简明有力量。十一、1.bnpio2“。”,,?3A4“我”并不是真的想给妈妈买酱油。“我”这样说是想借着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漂亮的新雨衣。十二、1.(1)“我”非常害怕过故乡的木桥(2) 没有母亲很疼爱“我”,一切为“我”着想2C3(1)人生中的挫折和磨砺(2)未来生活和前途中的不顺及困难挫折(3)母亲对“我”人生的指引4示例:啼哭痛哭流涕失声痛哭5B6.B十三、思路点拨:伤心时、激动时、高兴时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选择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次流泪,把事情的经过具体地写出来,注意抓住事情发生过程中的细节来刻画。例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