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全面“注册入学”假设下高职院校应对策略-教育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50KB
约10页
文档ID:210773356
关于全面“注册入学”假设下高职院校应对策略-教育_第1页
1/10

关于全面“注册入学”假设下高职院校应对策略论文摘要:“注册入学”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积极影响主 要表现在:一是使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二是促进高招公平公正;三 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至少在短期内会对高职 院校的声誉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其生源;二是至少在短期内会不可 避免地带来招生的混乱,给高职院校原有招生秩序带来冲击;三是会 使人们对高职的教育质量产生疑虑假如全面实施“注册入学”,对 高职院校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契机,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个 转折点,深入改革,实现飞跃一是科学设置“注册入学” “门槛”, 使其成为有条件选择;二是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构建更 加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三是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情 况,积极探索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引 导和督查,促使“注册入学”后的教育质量真正得到保证论文关键词:注册入学;高职;应对2011年年9月,江苏省高职院校迎来首届“注册入学”学生 作为一种全新的重大的改革举措,到目前,江苏省的“注册入学"试 点在全国高职教育界还是个例,还是一种前驱性的探索,其他省市高 职院校还不能切身感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但是,江苏的做法或将代表 一种改革的趋势,不久的将来,“注册入学”或许将在更大范围内展 开届时,高职院校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将如何积极应对?在此,试 以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行“注册入学”为前提,对此进行粗略的探讨注册入学”的积极意义 “注册入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改革创举,对高职教育来说,其影 响是双重的对于积极方面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们普遍认为 并抱有较高期望的有三点:一是使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 书•教育卷》这样定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 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应该是为实现人 生价值,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保障但在传统的高招制度下, 一切都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学校的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往 往成了一句空话注册入学”使学生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桎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公平选择的平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追求,选择一个 符合其本人学能、潜力、专业方向的教育机会,在公平竞争的氛围下, 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发展自己,去实现人生价值在这样一种高招制度 下,素质教育才有循序渐进的实施条件二是促进高招公平公正2007年恢复高考30年之际,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中国青年报》做过一个大型公众调查,95.7%的人认为全国统一考试的高考制度是现阶段最公平的制度之一。

但是由于高 等教育优质资源的稀缺、社会监督体系的脆弱,现有高考招生制度中 一些举措,如优秀生保送、自主招生、特长生加分等,都有可能因为 权力、金钱的渗透,而影响高招的公平公正注册入学”则可有效避免这一点传统的高招模式下,录取学生的主动权全部掌握在学校手上,而“注册入学”,是考生和院校实 行“双向选择” o考生可以同时申请注册两所学校,如果考生同时被 两所院校预录取,则由考生从两所院校中选择一所进行确认,考生最 终确认的院校就是该考生被录取的学校这样,更能促进招生的公平 公正三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注册入学”使学校和学生的位置发生 了根本变化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学校的自主性办学特色鲜明、教 学质量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学校,学生才会选择相反,办学墨守成规、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就业率不高的学校,必然 不会受到学生欢迎招不到学生的学校,也必然面临生存的危机生存的危机感,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只有实行真正的改革,培养出高质量的、为社会所欢迎的学生,学校才有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注册入学”把学校推上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促使学校明确办学思路,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主动更新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实 现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注册入学”给高职院校带来的弊端假如有一天,包括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高职院校都实 行“注册入学”,那么,从短期影响而言,第一感觉是弊大于利具 体表现在:(一)“注册入学”至少在短期内会对高职院校的声誉有较大影 响,从而影响其生源“注册入学”意味着高职院校取消了高考分数线门槛,学生到高 职院校读书不需要比拼高考分数,想到哪个学校只需去报个名就是 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会影响学生内心的荣誉感,从而影响他们选择高 职教育以往高考分数线高低对不少家长来说,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当考生和家长面对众多的高职院校,无法评判高下的时候,他们会有 一种从众心理,会通过高考分数线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校,从而做出 选择因此,从某个意义上来说,高考既是保证高校招生秩序的一个 途径,也是在公众面前体现一个学校地位和荣誉度的途径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 高的声誉,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高考录取的学生文化素质越来越高, 这从高考录取分数线中也可以反映出来以湖南为例,这几年国家示 范性高职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会高出控制线一百多分,通过高考 录取的学生绝大部分超过了三本线如笔者所在的湖南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今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文理科均超过三本线二三十分。

对一部分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不管是进哪所高职院校,或 许已经有很深的失落感了,但进了一所要上三本线才能录取的国家示 范性高职院校,在失落的同时,心里还是会有一份荣誉感如果实行 “注册入学”,取消高职院校的高考分数线门槛,这部分学生或许会 有沦落的感觉,他们或许宁愿去复读一年,然后再考一个需要凭高考 分数录取的学校,而不愿选择什么努力都不需要,想去读就可以去的 学校高分学生的流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仅是高分学生,低分的也如此江苏“注册入学”首次招生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江苏参加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校中,全部完成计划的11所,完成计划50%〜99%的12所,有3 所学校招生计划完成不到一半这固然有生源自然减员等诸多原因, 但与考生和家长普遍认为"便宜没好货”,没有入学“门槛”的大学 读了 “没意思”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实行“注册入学”, 使学校拥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只要想要的学生都可以顺利录进 来”,这种良好的愿望,由于学生和家长不“领情”,并未能达到预 期的效果相反,学生和家长对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不认可,影 响了高职院校的生源二)“注册入学”至少在短期内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招生的混乱,给高职院校原有招生秩序带来冲击按照目前的高考统招体制,为了实现本地高校生源保护,各省市 可以采取限制外地高校招生的方法来进行生源封锁,而实行“注册入 学”的高职院校,其招生真正实现了由考生和招生学校自行做主,原 有的生源封锁无法产生作用。

因而,假如全面实行“注册入学”,高 职院校没有了跨省招生的限制,高职院校会想法设法争取跨省生源, 不同省份的高职院校之间自然会竞争加剧即便在同一省份,原高考统招体制下,按批次进行招生录取的高 职院校,也会因录取批次、统一的省划分数线取消,自主决定招生录 取条件、方式、时间,而展开更加剧烈的竞争在高职生源日益萎缩 的趋势下,生源大战更加不可避免为了抢生源,各校会各显神通, 使出各种招数,招生混乱更加难以避免 对于在原有高考统招体制下,生源较少较差的高职院校来说,假 如全面推行“注册入学”,他们必然会凭借更加灵活的招生方式,来 尽可能地争取生源,切取“市场蛋糕”而对于在原有统招体制下处 于“上游”的高职院校来说,因为他们争抢生源的意识相对来说比较 淡薄,可能一时”船大难掉头”,在失去原有的招生政策优势下,难 以适应新的招生形势招生市场就更难规范了,不公平的、不合理的 竞争可能会愈演愈烈 上一页12下一页(三)“注册入学”会使人们对高职的教育质量产生疑虑人们对于“注册入学”的担忧,教育质量是否能得到保障是重点 之一从2007年开始,在国家示范性院校中开始施行“自主招生” 试点,通过自主招生进来的学生不需要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但是, 几年的实践下来,“自主招生”招录的学生与统招学生相比,学业水 平上有较大的差距却是不争的事实注册入学”取消了对高考成绩 的硬性要求,可以预见,其招录的学生文化素质会差别很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很难兼顾到文化基础悬殊的所有学生的需求,势必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不满意,教学质量必然大 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如果仍然坚持对学生学业的较高要求, 必然会有一部分学生毕不了业,拿不到毕业证,这就违背了学生和家 长求学的初衷,必然对学校之后的招生造成影响为了保证学校的招生,高校自然会降低毕业的门槛,高职的教育 质量自然也就随之下降因此,人们对“注册入学”,难免会有“宽 进宽出”的担忧这种担忧,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消除的,而是必须经 过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实践,当人们从当初以“注册入学”形式进入高 职的毕业生身上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同样具备较高的“质量”的 时候,“注册入学”的教育质量才能得到认可,疑虑才会自然而然地 消除三、全面实施“注册入学”的应对策略综合上述种种因素,假如全面实施“注册入学”,将会给包括国 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内的高职院校带来较大的阵痛。

但是,这又是一 种挑战,一种契机,高职院校要抓住这个转折点,深入改革,实现飞 跃一)科学设置“注册入学” “门槛”,使其成为有条件的选择 从江苏的首次“注册入学”实践来看,虽然一再强调“注册入 学”不是无条件的随随便便的录取,但在生源求大于供的大势之下, 实际操作中,其"条件”也只限于“参加当年高考”、“填报志愿”, 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没有任何要求实质上是“没有门 槛”这在方便了少数差生的同时,却在无形中深深“伤害"了更多 的学生,致使很多希望就读高职,在传统招考体制下会选择高职的学 生,因为不愿意与“差生”为伍,而选择了复读重考、弃学就业或境 外求学因此,在取消全国统一高考“门槛”的同时,各高职院校有必要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自己的“门槛”,如可以根据学校对学生 的文化知识要求,组织学校自己的文化知识考试,可以针对学校不同 专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组织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测试等科学设 置注册入学的“门槛”,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声誉和吸引力, 而且更有利于保证生源素质,提高办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二)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构建更加完善的理论和 实践教学体系由于“注册入学”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较大,使 得原有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情况,因此,必须进行 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

一是摸清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构建学生学习专业所需的基础知 识平台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会给教学工作 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给教学工作找到一个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 “平衡点”,必须摸清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教 学的需要,构建学生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平台因此,在选拔学生之 初,对其实际知识水平有必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对招收的学生的基 础有一定的了解二是围绕培养目标,建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体系教材建设是 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现有的教材体系是在基于学生知识基础的高度 比较一致的前提下建立的为应对“注册入学”这种招生方式所带来 的教育对象的新变化,高职教育必须要在明确办学方向的基础上,对 教材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构建若 干层次的教材体系,以适应分类教学的需要三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学生职业专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