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0674031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规避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现象 摘要:目前,大学学科组织分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伯顿克拉克运用涂尔干劳动分工理论解释了学科组织分化的目的避免组织冲突。但克拉克并未继续阐述的是:涂尔干劳动分工理论中由于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三种失范现象在学科组织分化中也同样存在。为了规避学科组织分化所导致的失范现象,有必要循着克拉克的脚步继续往下讨论。学科组织分化可能产生三种失范现象:分散性失范、强制性失范以及竞争性失范。为了摆脱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状态,需要避免“分散”状态、善用“强制”力量、走出“竞争”思维,以使学科组织达成“有机团结”的理想状态。关键词:学科分化,学科组织分化,失范,伯顿克拉克,涂尔干劳动分

2、工理论学科组织,顾名思义,是以学科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组织,同时也是学科人围绕学科知识汇集起来所形成的组织。广义的学科组织包含实验室、研究所、院系、专业研究机构、图书资料中心以及该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等。狭义的学科组织即大学学科组织,是以院系为层面的组织模式,主要表现形式有学部、学院、学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等。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我们谈论学科组织,通常指的是狭义的学科组织,即大学学科组织。学者在学科组织内产生知识、传递知识,同时也形成学科组织文化、学科话语体系与学科研究范式。自伯顿克拉克从组织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系统后,组织便成了高等教育系统中无法避开的关键词。“高校中的组织问题越来越重要。”1学科组织作

3、为大学内部的基本学术单位,承担着产生和传递知识的作用。并且,“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学科组织模式使得高等教育在跨国化和国际化程度上基本超出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2,这体现出学科组织在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托尼比彻和保罗特罗勒尔以组织文化的视角跨越了知识社会学、科学的社会研究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等几个领域来讨论学科这一学术部落中的知识发展与传承、学者的学术生活等问题3,更引发了学者们对学科组织的密切关注。我国大学的学科组织分化建基于学科分类标准,同时受着各种外部力量的影响与制约。学科组织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门学科的发展,甚至在我国大学学科组织是否成功实现分化已成为衡量一门学科发展程

4、度的重要指标。而学科组织分化产生的一系列现象为我们探讨此问题埋下了伏笔。需要说明的是,学科组织分化是对学科分化意义的再衍生与窄化阐述。学科分化不仅包含学科知识分化也包含学科组织分化,这两者之间既有关联也有差异。学科知识分化与学科组织分化的关联在于,分化过程中,学科知识均为两者必须考虑的要素;而二者的差异则在于,学科组织的分化相较于学科知识的分化而言,显得更为复杂,它不仅包含学科知识的分化,也包含大学系统内部组织的变迁以及组织变迁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学科组织分化名为分化,实则其中隐含的意蕴远远超出分化当前学科知识发展的特殊性导致了学科组织分化往往也伴随着学科组织的合并,因此学科组织分化与合并是

5、我们讨论的前置性问题。基于学科知识的历史梳理,我们可以知道,学科的诞生是人为和知识演进共同作用的产物。以中世纪大学为例,当时的学科组织还只涉及文、法、神、医这四类,而近代以来众多新兴学科组织的产生才使得学科组织分化现象初见端倪,再到现代跨学科组织的诞生又体现了学科组织分化,整合,分化,再整合这样一系列的发展历程。由此,讨论学科组织分化离不开学科组织合并。因而,在讨论学科组织分化的过程中,尽管学科组织分化是我们考察的重点,但也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学科组织合并的相关内容。一、劳动分工理论:学科组织分化的一种理论解释劳动分工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课题,它包含许多支撑其理论框架的具体概念,经由历代思想家发展演变

6、而来。早期,思想家们强调分工的积极作用,认为劳动分工能使每个人各司其职,协作发展,实现劳动生产力利用率的最大化,并促进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古代分工协作理论中,柏拉图强调要合理定位每个人的能力,并通过分工实行协作4。随后,亚里士多德也看到了分工的重要性5,他从治理的角度出发,指出“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中,众多的人一起决断会比一个人更好。同样,多数总比少数更容易留存,比如大量的水就没有少量的水那么容易耗尽。个体容易因愤怒或其他冲动的情感而失控,以至于损害他的判断力;但我们却很难想象一大群人会同时勃然发怒,同时犯错”6。亚当斯密首次尝试阐释分工理论,此外,分工这个术语也是由他最先提出7。他认为“劳动生产

7、力上最大的增长,以及运用劳动技术所表现的更大程度的技巧性、熟练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8。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不仅看到了分工的积极作用,也看到了分工的消极影响,因而他们提出了“消灭分工”的论断9。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并进一步发展了分工理论。涂尔干通过对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研究,指出劳动分工中虽存在消极影响,但也有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在一定情况的运行下,其消极影响也可以转变为积极影响。他剖析了劳动分工理论中核心的概念:“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和“失范”(即分工的“反常形式”)。他指出“机械团结”是在工业社会前期的一种社会团结模式,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

8、体的“相似性”所致的团结。“有机团结”则在工业社会时期产生,它是区别于“机械团结”的一种“新型团结”,是由“分工”所形成的团结。就正常状况而言,分工可以带来社会的团结,但是在某些时候,分工也会带来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即分工的“反常形式”。涂尔干对比了两种类型的团结,即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并把它们联系到分工10。他提出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分工”,避免“反常形式”,促成“新型团结”。劳动分工理论发展至涂尔干时期,分工不再是以往思想家所认为的简单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产物,也不仅仅是导致阶级产生、引发阶级斗争的终极祸端,它更能有效地避免竞争,实现社会有机体的“新型

9、团结”。至此,劳动分工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社会学经典理论视角来讨论学科组织分化,劳动分工是不可避开的关键词。“如果我们要将知识载体系统分解成各个基本要素,我们首先发现的就是劳动分工,即许多人单独地或集体地在一个组织结构中从事各种不同活动。劳动分工是任务的界定和委派划分和组织学术活动的基本方式有两种:根据学科进行划分和组合及根据院校划分和组合。”11在此,我们仅讨论根据学科进行划分和组合的途径。劳动分工是解释学科组织分化的理论逻辑。学科组织分化之所以存在可能取决于知识分类的多样化、社会职业种类的增加以及劳动分工的精细化。学科组织分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是经由知识发展并分类、政策和市场以及人为推

10、动下发展起来的产物,借鉴社会学经典理论来研究,有利于拓宽视角,重新审视该问题。伯顿克拉克指出:运用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分化和体制形式演变的原因的基本思想来解释教育领域内所产生的变化,我们会联想到涂尔干关于社会中的劳动分工动力的经典性论证12。他运用涂尔干的劳动分工理论解释了组织冲突的解决之道:“涂尔干指出不同团体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承认对方的利益是分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有些类似的单位(units)之间有冲突,或者单位中的成员感到冲突即将发生,他们可以通过使类似的单位变得专业化来避免直接对抗。专业化使得可能产生斗争的那些团体(groups)可以将各自的任务分解,从而避免斗争13。毕竟,“神秘学者不

11、会和精神病学者竞争,制鞋者不会和制帽者竞争,泥瓦匠不会和家具制造者竞争,物理学家不会和化学家竞争。既然他们各司其职,他们就能相安无事”14。实则,克拉克在这里所谈到的运用劳动分工以解决组织冲突之道即是对学科组织进行分化。使学科组织越发专门化的方式以避免具有相似学科知识构成的学科组织之间的冲突的方式在于:通过对以相似学科知识构成的学科组织中的人们进行劳动分工,使他们从事更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活动,从而也就避免在一个组织系统内部出现的各种利益纷争。克拉克解释了学科组织分化以避免竞争的现象,但并未继续阐述劳动分工之于学科组织分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失范现象。循着克拉克的研究继续往下推进,我们发现学科组织分化

12、的影响远不止于解决组织冲突尽管这是它的一大重要作用。二、“失范”:学科组织分化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即便是劳动分工有避免恶性竞争这样不可忽视的优点,但却也存在一些不能回避的缺点。虽然劳动分工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在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反应,但劳动分工并不能无休止地进行,如若过度分工,将会导致“失范”,即分工的三种“反常形式”第一,“失范的劳动分工”。即有机体的某些方面,有些社会功能无法相互调和15。奥古斯特孔德和艾尔弗雷德埃斯皮纳均持相同的看法“分工就是分散”,劳动分工凭借自己的特性可以产生一种分解作用,特别是它的专业化功能越强,这种作用就越充分16。第二,“强制的劳动分工”:阶级斗争和外部强制力量的

13、存在,出现有机体外的“某个细胞或器官试图在自己的职责以外去篡夺其他角色的权力”17。第三,“另一种反常形式”:各种功能的分配并不能使个人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如果团结的纽带松散下来,松弛和混乱的状态就产生了18。从学科组织分化的角度看,原本劳动分工的意义是为了避免各学科内部因同质化而产生恶性竞争,但如若分化成为以下三种形式,则不仅不能达到避免竞争的目的,反而会产生不良后果:“失范的分工”表现为学科组织分化后产生的更为精细学科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并且处于相互分散的发展模式,缺乏与“源学科”或知识领域相近的学科跨界交往的可能性;“强制的分工”表现为学科组织分化并不是由学科内部的人们通过纯粹内在的和自发的

14、行动确立更为细化的学科组织,而是由一种外部的强制力量所推动而产生新的学科组织,这种受外部强制力量推动产生的新兴学科组织往往不符合学科组织产生的逻辑;分工的“另一种反常形式”表现为在学科组织分化中,由于各领域为了竞争而争相成立新的学科组织,从而导致知识的划分过于简单化、个体的能力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和发展,也无须与其他学科的学者进行交往,从而不利于学科知识的发展。(一)分散性失范:学科知识专业化程度加深却割裂了各学科组织之间的联系学科组织分化促成了更为精细的学科产生,也意味着这些精细学科以更专业化的形象存在。学科专业化虽有利于学科内部知识系统的深化研究,但学科知识因过于独立而不利于各门科学之间相互联

15、系。对此,涂尔干时代便早有论述:“方法论规范于科学来说就像法律和道德规范于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论规范指导着学者的思想就像法律和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然而,如果每一种科学都具有它的方法论,那么他所确立的就完全是内在的秩序。这种方法与专门从事同一门科学研究的学者所采用的步骤是可以相互协作的,但与这种学科以外的学者却没有什么关系。因此,我们很难找到一种原则可以使各种不同的科学协调起来,达到同一个目标。伦理学和社会科学尤其如此,因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甚至生物学还没有割裂到这种程度。但是,法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史学家则各守一摊,好像它们所研究的各类事实属于许多独立

16、的世界似的。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事实却无时无刻地发生着联系,相关的学科也同样如此。所以有人说,科学领域普遍存在着混乱无序的状况,这话虽说有点夸张,但对那些专门科学而言,却是字真句实的。其实,这些科学就像是几个互不关联的部分所组成的集合体,但这些部分根本不可能相互进行协作。因此,这个整体是缺乏统一性的,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充分地感觉到彼此的相似性,而是因为它们没有被有效地组织起来。”19学科组织分化导致在更为精细的学科下工作的人们的知识涵盖面呈现出细窄化和封闭化趋势。学科的细窄化趋势不仅不利于人们对学科的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学科的封闭化则阻碍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师生跨学科交往,“限制了学科间的综合,人为地切断了各门学科在理论和学术体制方面的内在联系”20。(二)强制性失范:分化源于外部的强制力量而非学科组织的内发力量学科组织分化的内发力量主要体现为学科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