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的四个度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0672035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阅读的四个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生阅读的四个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生阅读的四个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生阅读的四个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生阅读的四个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阅读的四个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阅读的四个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生阅读的四个“度” 摘要:本文以大学中文系学的学生为例说明,大学阶段的阅读要有广度、深度、难度和温度。只有这样多维度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阅读和学习的效果。关键词:大学,阅读,中文系大学阶段的学习当然离不开课堂,但自主学习也很重要。自主学习包括阅读。大学有资料室,有图书馆,有指导老师,阅读的条件比中小学好多了。更为重要的是,大学阶段,自主时间比中小学阶段多,这些时间若是被浪费而不是被用来大量阅读,实在可惜。毫无疑问,大量阅读是必须的,也是有价值的它不仅直接推动自主学习,还能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促进课堂学习。但如果阅读不得法,又会影响到阅读和学习的效果。那么,大学生究竟如何阅读呢?本文以中文系

2、的学生为例,拟从四个方面谈谈大学阶段的阅读,希望对大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检查阅读进度、提高阅读和学习效果有所帮助。一、广度所谓广度,就是指阅读的广泛性。这一点,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也许不是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反而容易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大学期间是分专业学习的,所以很多人觉得看看专业书籍(包括学报等专业期刊)就够了,不再需要强调阅读的广度。如果这样来认识大学的阅读,就显得有点偏颇了。实际上,大学的阅读(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仍然需要广度。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专业性仅仅是相对而言的。很多相关专业虽然不是我们的专业,但也属于我们阅读的内容,比如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读点心理学的书进行自我调节,有什么不好

3、呢?就中文系的学生而言,文学、语言学方面的书固然要读,史学、哲学方面的书,甚至艺术方面的书也需要读。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研究美学,是不是只要读几本美学专著就行了呢?不读文学作品能行吗?肯定不行。朱光潜毕生从事美学研究,但他不会只读中外美学家的美学著作实际上,他读过很多古典文学作品,所以国文基础很好,他的美学成就与这个基础密切相关。这就告诉我们,要学好美学,不仅要看美学著作,也要看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是,研究美学仅仅读文学作品就行了吗?恐怕还是不行。假如我们研究中国古典美学,除了要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古代的书法、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艺术也应该有所了解。严羽答吴景仙书:“盛唐诸公之诗如

4、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这是著名的“盛唐气象”这一概念的出处。要了解诗歌美学史上著名的“盛唐气象”,我们最好知道一点颜鲁公的书法,否则对严羽的话体会不深。学文学的人固然要读很多跟文学有关的书,学历史、学哲学甚至学科学的人不也要读文学方面的书吗?比如研究唐代历史的人,不仅要读新唐书旧唐书等史书,也要读全唐诗全唐文,因为全唐诗全唐文里有很多宝贵的史料。冯友兰的女儿宗璞说:“父亲最关心哲学,但不限于哲学。”冯友兰不仅懂哲学,也懂文学。他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在这期间,清华文学院成为一座极有特色的文科学府,至今为学者们所怀念(参看宗璞三松堂岁暮二三事)。苏步青、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

5、但他们的文史功底(包括古典诗词)都非常深厚。这些例子都很好地说明大学阶段的阅读不能限于专业书籍,而应该是专业性与广泛性的结合文科学生应该这样读书,理工科的学生也应这样。其次,退一步说,即使我们只读专业书,也存在一个广度的问题。中小学阶段不分专业,是全科学习,所以各门课都要学,与之相关的书都可以看,所以在中小学阶段,我们容易接受广泛阅读(准确地说,是广泛学习)。而大学阶段是分专业学习的,再加上专业书籍也很多,这就使很多大学生以为读读这些就足够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的确,大部分人在大学只读一个专业,表面上比中学的科目少多了(中文系的学生再也不用学数理化史地生),但实际上,每个专业里面有很多分支,能

6、把其中一个分支搞懂就不轻松,而要搞懂其中一个分支,不仅要看那个分支的书,也要看其他分支甚至其他专业的书,要学习的内容和要看的书比中学多得多。拿中文系来说,至少有两大板块需要阅读:文学与语言学。语言学里面至少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块。文学里面分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又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领域,外国文学包括的也很多,如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日本文学、印度文学、拉美文学、阿拉伯文学、非洲文学等。当然,文学还可以从别的角度来分类包括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作品里又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不同体裁。不论哪一个领域都有读不完的书,可见大学阶段

7、即使只读专业书,也有一个广度的问题,有时甚至觉得要看的专业书几乎和非专业书一样的多。要把专业学好,就必须有广泛的专业阅读。就中文系的学生而言,哪怕是专门研究现代汉语,也不能只看语言学著作,还得看看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能提供很多语言素材作为研究对象。同样,一个专门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在阅读本领域的书籍的同时,不能不具备目录学、校勘学等文献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训诂学、音韵学等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得关注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籍。需要提醒的是,到了研究生阶段特别是博士生阶段,我们的阅读面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窄,这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阅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种局限性难以避免。但在大学本科阶

8、段,我们一定要坚持阅读的广度,不能因为追求专业性而丢掉广泛性。当然,泛泛地强调大学阅读的广度,意义不大,因为在大学阶段谈阅读的广度,不能不结合专业学习来谈。丢掉了专业,广泛的阅读就失去了立足点,成就未必高于不广泛的阅读。二、深度一提到深度,很多人就想到理论性书籍,比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的哲学著作,以及刘勰的文心雕龙、丹纳的艺术哲学那样的文学理论著作。的确如此,在大学阶段,每个专业都有很多理论书籍。理论性的增强,本来就是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我们必须面对。中小学阶段学数理化等课程,常常要做很多难题,但这些难题在理论上未必高深,基本上来自课本上介绍的原理、公理、定律,只是运用起来复杂

9、一些。我们在大学阶段不仅要学具体的知识,还要接触到很多的理论书籍。比如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历史代表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从历史中抽象出的一些原则,对我们认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启发汤一介的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即受其启发。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研究的虽然是西方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但也足以启发我们思考中国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立精神家园,汤一介思考“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家精神”这一重大课题、余英时撰写学术著作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都受到了韦伯的影响。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理论性强,肯定比中小学阶段读的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之类的书深多了,但在大学阶

10、段不读这些书,我们对历史和社会的认识可能就比较肤浅,甚至仍停留在中小学阶段,那就失去了读大学的意义。就中文系而言,本科阶段都要学“文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美学基本原理”等课程,很多学生有点不适应,原因就是这些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其实,理论书籍虽然有点难懂,但看多了,对我们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思维水平很有帮助,这比纯粹的知识接受更为重要。但要说有深度的书都是理论性书籍,那也未必,不少文学作品就属于有深度的作品。明清有很多才子佳人小说,情节雷同,通俗浮浅,但红楼梦就很有深度,远远超过同类型作品(读上百部才子佳人小说,也比不上读一部红楼梦)。当代小说中有浅显的作品,也不乏有深度的作品琼瑶、王朔、韩寒、

11、郭敬明的书没有什么深度,但史铁生、王小波、阿城、阿来的小说就有一定的深度。现代散文里面,朱自清的散文相对浅显一点,鲁迅的杂文就显得深刻一些。中国古典诗歌当中,骆宾王的鹅、贺知章的咏柳属于浅显之作,屈原的离骚、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有深度的作品。外国诗歌当中,拜伦和雪莱的诗歌可能浅显一些,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就显得很有深度了。外国小说当中,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小仲马的茶花女属于通俗小说,可能没有什么深度,卡夫卡的变形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显得有深度。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书看上去浅显,好像没有什么深度,其实未必,那可能是你读得浅,书本身未必浅。比如唐诗,它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如果我们只

12、看到它的浅出,没读出它的深入,就是在糟蹋唐诗。想一想,春晓逢入京使等诗,是不是就是字面上那一点意思呢?我们不能刻意求深,偏要在作品中找微言大义,但也不能忽略作品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再比如红楼梦,虽然“可以浅读,可以深读”(木心文学回忆录),但如果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仅仅看到里面的爱情,而看不见更丰富和更深刻的内容,未免读得太浅了要知道,即使只看小说中的爱情,我们也可以从爱情的描写中读到很多超越爱情的内涵,更何况红楼梦描写的内容绝非只有爱情。我不敢说有深度的书籍都是经典,但经典的作品一定有深度。当然每个人对深度的感受不一样,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所得不一,但一定有所得,这是有深度的作品跟浅显之作不同

13、的地方。相对于浅显之书,有深度的书读起来可能要费劲一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全力以赴,再加上循序渐进。所谓“全力以赴”,就是把思考力、想象力、感受力,甚至人生阅历都动用起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先读自己喜欢读的、能读懂的书,再读更深一点的书,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我们可以先读具体作品(原作),再去读一些有深度的研究性著作,这样就可以较好地解决阅读的深度问题。比如读完红楼梦,我们可以看看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王蒙的红楼启示录;读完金瓶梅,我们可以读读孟超的金瓶梅人物;读完水浒传,我们可以读读孟超的水泊梁山英雄谱或者萨孟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看完西游记,我们

14、可以看看林庚的西游记漫话;读完儒林外史,我们可以读读陈美林的儒林外史人物论;读完聊斋志异,我们可以读读马瑞芳的幽冥人生:蒲松龄和聊斋志异。读唐诗,我们可以先读唐诗三百首等作品选,作品读多了,进而读唐诗杂论(闻一多)、唐诗综论(林庚)、唐诗风貌(余恕诚)等唐诗研究专著。这些高水平的研究著作,可以加深我们对经典作品的理解。三、难度接下来想沿着深度来谈难度。在我看来,大学阶段不能贪图阅读的速度或者阅读的快感,而一味地读那些容易读的书,尤其是那些娱乐搞笑的书,而应该适当地读一点有难度的书。我们要有克服难度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这里说的“难度”,与前面说的“深度”有关系。但有深度的书不一

15、定都难,有难度的作品也不一定都有深度比如杨雄的作品不大好懂,但其难懂不是因为深度,而是因其故意仿古造成语句的古奥难懂,所以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批评杨雄好为艰深之辞。有些现代派或后现代的作品,读起来有难度,但未必都有深度,那些作品的难度有时是作品本身的晦涩导致,晦涩不等于深度。可见,难度与深度两者有交叉的关系,但不完全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分开说。阅读有难度,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书本身,一个是读者本身。书的难度有的来自语言,有的来自内容。语言的难度,有的是时代原因造成的文字古奥,这尤其体现在古代作品中(如史记比上下五千年肯定难读一些;至于尚书,就更为难读,连韩愈都说它“佶屈聱牙”),有的是外来语造成的(如外文原著),有的来自文体(相对于小说的阅读而言,诗歌的阅读难度要大一些)。内容的难度,有的是因为作品的理论性比较强(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阅读的难度本来就不小,再加上它是用骈文写的,理解起来更为困难。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有一定的学术性,肯定比明朝那些事儿难读,尽管它们都是用白话文写的),有的是因为作品主题深奥甚至朦胧、晦涩(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登乐游原或许不难理解,但锦瑟就晦涩难懂,以至于元好问为它感叹:“独恨无人作郑笺”)。有些阅读的难度来自读者。如果是读者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容易读的书也可能显得有难度。比如一本浅显的外国文学作品(原著),在外国的中学生那里就能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