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与出路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0671973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与出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与出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与出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与出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与出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与出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与出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与出路 摘要: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推动科研和生产衔接,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我国自从上世纪80年代将科技园引入高校以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化,但是,伴随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不断发展,技术转移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制约,如何实现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转移的提质增效,成为确保科技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此,研究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关键词: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建议大学科技园充分依托高校师资、科研等多方力量,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不仅是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孵化中心,也是大学开展科研、教学以及与经济社会

2、发展相结合的重要窗口。大学科技园如何实现技术转移,使技术更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课题。因此,破解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困境,探索适宜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策略,是推动大学科技园健康发展的关键。1 大学科技园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大学科技园能将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统筹结合,推动了科研创新,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大学科技园与大学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也促进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科技园打造的科技创新平台需要多方协调才能实现健康发展,这些基础性条件主要包含高校、大学科技园人员素质、研究设施等。大学内拥有高层次科研人员、占有大量信息资源,是开展创新的基地。大学中的科研人员

3、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知识创新的结果。在开展创新的过程中,优秀的科研人员、扎实的理论基础,奠定了大学开展创新的优势,但是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也存在资金支持不足等客观因素,对科研创新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大学不同于企业,并未创建技术转移体制,也不具有丰富的市场推广方面的经验,因此,科研人员所获得科研成果短期内难以实现成果转化。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基础地位,所开展的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企业则拥有大量科研资金、具有丰富的产品生产条件、市场推广和技术转移经验,但是企业与大学相比,不具备高层次科研人员,这导致其技术创新水平不高。通过上面的论述发现,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与企业之间关联的纽带

4、,既能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信息资源以及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又能充分利用政府扶持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政策,吸纳社会资金、企业家一道打造科研、技术转移以及产品生产新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政产学研协调发展,实现共同进步。2 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2.1 经费投入机制还需继续完善首先,经费投入渠道还需要继续完善。当前,大学科技园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地方投资。国家也设立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创建了协调机制,并创建了风险投资基金、担保基金与科研成果转化基金,为科研成果提供贷款担保、资金支撑。地方通过多种有效方式适当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政府的大力支持利于大学科技园实现技术转

5、移,但是还应看到,单一经费投入渠道不能实现长期支持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运作。在发达国家,主要是企业与私人资本支持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转移,以英国为例,大学科技园入住企业超过24%是投资者,而私人资本占的比例还要远超企业资本。但是,大学科技园因技术转移盈利能力不高,民间资本并没有实现大规模注入大学生科技园投资体系,参与到科技技术转移中,因为高科技本身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的未来型产业,符合风险投资标准,但是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建设有待完善,风险资本还不能发挥作用。从其他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技术转移的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不仅有政府、企业等主体,也包含风险投资、国外投资等其他主体。这充分表明,我国大学

6、科技园实现技术转移还需要继续拓宽投资渠道。其次,经费投入方向不科学。大学科技园主管部门在企业孵化上也存在“扶大扶强”的情况,喜欢支持相对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属于孵化成功的类别,但是对需要扶持资金的中小企业却不关注,该做法让民营企业筹集经费难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小微企业经费需要自己去争取。在面对资金瓶颈时,小微企业内因为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撑,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转移技术。2.2 高素质综合人才的短板技术转移是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活动,不仅需要广大技术创新成员的广泛繁育,也需要熟悉市场运作的高管积极配合。同时,现代技术也是多学科发展的交集,而与之相符的复合型人才则属于稀缺资源。大学科技园在实施技

7、术转移的进程中关涉多环节,还需要其他方面各类相关人才的积极配合,比如科技型高管,资本运作、物业、专利评估等方面的人才。加之我国高校对科研人员给予人员流动限制,人才已成为制约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2.3 技术转移协调机制亟待加强首先,当前针对科技、产业方面的政策不协调,制约了产业政策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对科技成果吸纳的导向效应,有的企业目光短浅,期望能在短期内依靠技术回笼资金,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其次,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产量、市场潜能缺乏一定了解,不能在短期内投入资源使其尽快转化;再次,企业技术人员不熟悉科研成果、缺乏实践经验,增加了企业对成果的吸收与转化的不稳定性与难度;最后,把握市场的

8、机会很关键,如果将精力与实践用在不正确的位置,就会贻误商机。3 大学科技园实现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3.1 建立技术转移协调运作机制创建技术转移的协调运作机制有利于激发各种资源的活力,加快技术转移的服务进程,具体来说,重点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管理制度层面应创建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技术转移体系,政府出台的政策应保持其一致性、长期性与系统性,在政策制定前开展系统性调研,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其次,创建大学科技园与外部资源间的互动机制,强化技术转移在整个资源配置中的效能,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强化资源的全球流动。在推进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进程中,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要做到

9、审时度势,和国际大企业合作,全面利用好国内外、园区的各类资源,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融入到全球科技发展之中,探索更深层次发展空间与相关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挥科技园在技术转移中的效能,在实施战略转移进程中占据制高点,全面享用国际分工优势,全部融入到全球科技转移与技术循环中,实现资源最佳配置,获取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全面推动大学科技园内的产学研等资源实现互动。人才、知识资源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是必要条件,不断强化大学科技园内的产学研等资源间的联系,创建与高校、中介服务、企业等创新资源互动体系,才能将创新资源转化为创新能力。具体来讲,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研机构提供技术,为确保质

10、量技术转移活动的顺利开展,大学科技园要与企业强化联系,掌握当前市场基本动态,在进行技术转移研发之前,对今后技术市场推广开展全面的考量,适当减少企业今后推广的困难,应用性方面的科研需要适当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与开展生产的可行性,指导市场导向方面的研究;二是技术接收方为提高技术转移方面的能力,既要和科研方积极加强沟通,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借助自身实力消化吸收技术,避免因人力资源匮乏而导致技术转移项目的事变;三是不管是企业方还是科研方,都需要关注社会关系、行业网络的建构,创建分工和协作明确的关系,大学科技园作为高科技企业密集地带,科技产品市场转化快能让园区内的企业信息共享显得更为重要。3.2 完善

11、技术转移的投融资体制为全面缓解大学生科技园资金困境,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适当增加技术转移的资金额,适当拓展金融融资资金吸收面,可以通过给予民间资本优惠措施,确保民间资本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技术转移范畴。一般来讲,大学科技园中的技术转移需依托资本来进行,需创建多个路径的融资体系,以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比如设立技术转移资金、引入国外技术及时消化专项资金等,这对实现技术转移体系的运作是核心因素。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风险投资资本运作,在确保有足够的风险投资基金的情况下,对高新技术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方面的服务,根据需要改造企业组织结构,科学引导企业未来经营方向,也要积极引入风险资本家

12、,通过其关系网,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全面发挥资本的运作效能。3.3 引进并留住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大学科技园在开展技术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并创造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有效引导人才流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失败率高势必会影响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大其思想压力,这就需要为大学科技园内的工作者留出足够的退路,大学、政府需要出台相对灵活的人才准入与退出制度,方便科技园内人才流动。大学科技园也要积极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利于专家、学者开展工作。同时,也要进一步增加人才吸引路径,创建大学培养、人才引进相互结合的人才吸引模式。也就是说,大学科技园人才来自大学,是从高校内选聘

13、的适宜推动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人才,当然也要瞄准国际市场,引进具有前瞻性、拥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这样利于把握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方向,始终保持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的引领水平。3.4 完善信息传输与沟通机制信息传递在技术转移中处于重要位置。重要的信息往往能左右企业能否最终成功实现技术转移。同样,强大的信息系统能全面提升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成功率,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传输与沟通机制显得极为重要。建立相对完备的信息传输与沟通机制,不仅能确保企业在科技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利于抢占先机,而且借助信息的透明化还能尽量减少欺骗行为,建立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诚信体制。传统的依靠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来传递信息的做法已经

14、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需要创建新型信息传输机制。具体来说,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发挥科技中介机构效能,一般意义上的科技中介机构相互联系需要进一步强化,适应当前多领域集成工程技术转移的发展形势,强化科技中介的主体效能,全面调动各方积极性,为技术转移做好铺垫服务,通过国外所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情况来看,根据需要引入第三方中介服务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提升服务质量,大学科技园已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如果想全面发挥其作用,需要全面做好制度改革工作;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协调方式,既要积极创建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又需要建立非正式信息沟通模式,鼓励组织、个人参加到

15、信息交互活动中,创建人与人和谐关系。3.5 培育创新网络与创新文化首先,从理念层面来讲,需要引导大学科技园内的不同主体,建立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该创新文化与创新网络应呈现出长期的、稳定的、一致的特点,并能实现自我发展与进化的创新体系。反观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史不难发现,每一个科学的技术转移模式,都需要独到的创新文化。美国的“硅谷模式”允许失败、倡导积极尝试,新竹园则强调在消化吸收中,提升产品附加值。也就是说,大学科技园内的不同主体,需要拥有自身的特色创新文化,并带动大学科技园融入到创新网络中,发挥大学科技园在技术转移中的效能。其次,为全面强化大学科技园内创新网络的支持,需要引进专

16、业化服务个公司。现代高质量的服务业,推动了分工的专业化、精细化,传统的大学科技园服务体系不能适应园区内企业的发展诉求,这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开创的专业公司,适当补充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这类专业性的服务公司能为企业、大学等主体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营业执照申请、财务管理、公司上市、生产业务等相关的支持服务,和大学科技园内的创新主体建立相互依存的动态化开放体系,该开放系统内的成员包含大学、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在该体系中,大学科技园的主管单位发挥促进、政策导向作用,不同组织各司其职,发挥其特长,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共同体,全面提升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转移率与成功率。总之,大学科技园是科技创新平台,做好技术转移工作,能全面发挥大学科技园自身的产业集群功能,建立并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经济与科技的全面结合,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瓶颈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机制还需继续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