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0671182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生论 摘要: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是以道德的内在需要为主要特征的,随着道德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道德自律日趋重要,如何建立个体的主体道德,实现个体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是大学生追求一切自我完善的根本。关键词:道德主体;内在需要;意志自由大学生的个体道德是自身与社会保持联系的根本纽带,也是评定自身价值的重要尺度。因此,个体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以及满足他们个性全面发展需要的根本内容,如果漠视对个体道德的深层次追求,或个体道德表面化、手段化,那么,大学生的一切追求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个体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个体道德作为后天社会关系、道德生活的反映,在大学生身上是怎样发生的呢?在

2、这里我们略作论述。一个体道德是以个体的道德主体为主要特征,是以实现道德主体的道德自由为目的独立的个体活动,道德主体是独立、自主、自由的,是以此主体的方式来把握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否以此方式合理地、有效地把握好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体独立的标志。也是个体成熟的表现。大学生的个体道德存在着以下客观条件:(一)主体意识的确立。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意识、是对自己与自己周围其他人、事物之间关系的意识。大学生自我意识正处在深化与发展的阶段,他们能够自觉地约束本能、任性的自我,试图以客观的社会规范为尺度来要求自己,评价他人。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个体、他人、社会的独立存在,能够区分个人与他

3、人的特殊利益及其关系存在。这都表明大学生独立于社会的主体意识将相对确立,个体活动不再受自在主体意识支配,而试图以自为主体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大学生个体道德建立的心理基础。(二)对人类本质的理性感悟。随着个体思维水平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觉悟,大学生对个体存在的认知不再完全从“自我中心”出发,而开始以社会为背景,将自己与他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来认识,个人是社会的成员,都应该遵循普遍的社会准则和要求,人的个体本质是由社会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讲:“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表明,个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身的生产劳动,离不开与他人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个体

4、的自我认知也是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个体必须实施必要的自我约束,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和生活规则,自觉实行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相互统一。大学生普遍认同个体依赖社会而存在的生存意识。他们把不劳而获或以权谋私,依靠掠夺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视为耻辱。人必须充分认识各种社会关系,才能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因此,社会是个体存在的重要依据。(三)个体的道德需要。大学生对道德的追求已经体现在内在的需要上,属高层次精神追求,它表明此前道德的习得教化已经得到了显现。这种需要是把社会的道德要求经过内化,进而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道德要求的表现,道德的动机已不完全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出于个体的内在道德动机。“

5、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恶是非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知道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规范体系”。这里,特别强调了个体在道德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个体是道德法则的积极活动者,道德作为社会行为规范,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和行为,道德就无法实施,道德包括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依据,个体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表现,社会道德只有转化为个体道德,道德才有意义。对于个体来说,必须经过个体的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的个体化的过程,“一方面扬弃社会道德的外在性,把外在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要求,一方面扬弃社会道德的抽象性,把社会道德的一般要求与具体的道德情景相

6、结合,形成符合个体个性特点的自主的道德主体”。只有这样,独立的个体道德才能成立。个体道德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个体的他律道德需要;二是个体的自律道德需要,外在道德向内在道德的转化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前提。大学生的个体道德也是如此。虽然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完成个体的道德自律,但是在大学生身上却存在着实现自律道德转化的可能性条件。大学生追求道德的内在的动机和需要,虽然尚未超越他律的界限,但道德自律的转化已出现了契机,大学生已经自觉地塑造个体的自为性道德主体,并希望获得真正的个体道德自由。二大学生个体是自我道德发生、发展的积极发动者和推动者。以个体实践活动为中介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在心理机制与个

7、体道德发动的外部(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因素的互动影响是大学生个体道德主体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首先,个体的他律道德需要阶段,在内外互动关系中,外部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体对道德的感性认知、道德内化来自于个体周围的一切社会因素。(一)家庭环境是外部动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中父母是个体道德的第一任教员,许多研究者认为,个体幼时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1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了个体有关自我隶属于何阶层、何群体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获得了自我对事物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增强

8、了自我的情绪体验,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自贱,为个体从事社会道德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了重大影响。2家庭的文化教育。父母的文化素养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家庭的文化氛围,为个体创设了天然的文化背景,他们模仿父母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父母用语言、行动指导和纠正个体的行为和态度,被父母肯定的评价被个体吸收养成了习惯,否定的评价被个体忽视,而后扬弃了。父母在待人接物方面的态度和方式都对个体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家庭的影响使个体养成了早期的人格模式。因此,弗洛伊德曾认为,童年期的社会化奠定了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人格中包含的道德内涵深刻而又稳定。3家庭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人类最初的社会关系就是家

9、庭关系,家庭成员是以血缘辈分为基础的长幼关系,包括相互间的情感关系,个体幼时在家庭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父母注重个体幼时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个体自我建立责任意识和行为控制,品德素质往往取决于个体的生活习惯,早期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往往能成就一个人的志向。另外,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容易形成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友好而善待他人。(二)社会环境是他律道德形成又一外部动力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受家庭的影响逐渐减少,自在性主体作用不断突出,接受社会环境的直接影响居于重要地位。这主要包括:1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是与家庭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系,个体以独立

10、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学生。个体通过与学生之间、与老师之间产生互动关系,来塑造个体的角色行为。其中,个体要体验自己所处的地位、履行的角色义务、扮演该角色的行为模式以及角色具备的思想、品格素质。教师对个体学生角色的扮演起到了他人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在传道、授业、身教中,教师道德素质的优劣,不仅影响知识、技能的传递,还能将其品德因素默化到学生个体的内心和行为中,促使个体学生的行为模式中生成稳定的道德特征。2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同学之间的伙伴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由于他们年龄相同、经历相同、情趣相同,因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影响作用也非常大。个体常

11、把自己所持的观点和态度与同伴们的观点、态度进行比较,并以对方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观点和态度。在同伴互动中,所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的同伴之间注重以扮演学生角色为目标或动机,以吸取同伴身上的积极态度和行为来发展自己,有的同伴之间则以非学生角色为目的,从同伴身上吸取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并消极地影响自身行为。其中,个体同伴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道德行为的互动过程,个体的道德观念、品德修养都在同伴之间的互动中或者强化、提高,或弱化、消蚀。3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自个体出生到生命结束始终存在着。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

12、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态度的影响主要是有选择的,让个体了解或接触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某一类,要求个体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态度,这种影响也表现出一种持久性,不断地对个体产生作用,甚至伴随个体一生。个体的态度反映了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它可以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有的本身就具有道德意义。通过个体自在行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作用,使得个体的认知、情感、思维、意识已经转化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具有了一定的道德思维、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并能根据具体的道德情景,自觉地选择个人的道德行为。他律道德的内化促使个体能够支配自我的道德行为。但是,个体的道德行为

13、还不是出于道德的理性理解,道德的力量也非道德本身,而是处于满足社会对道德的需要。正如康德所说:“要使一件事是善的,只是合乎道德规律还不够,而必须同时也是为了道德而做出的有时候并非出于道德的理由,也可以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而更多情况下确实和道德相反。”三个体的他律道德需要,随着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关系的范围日益扩大和复杂化,尤其是大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个体的内在动因将开始起决定性作用,道德的自律性不断增强。由于大学生感受到了自身地位的变化,感受到这一社会角色的责任重大,进而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要求。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受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社会角色)之间的距离,期望实现自我完善。通过对社会的认

14、知和人类本质的认识,体认到个体不再是唯我的或是无足轻重的,主体决不是任其随心所欲,自由任性,主体只有承担社会角色责任,通过意志活动,才是主体的自我。而道德的内在需要不仅是客观的要求,也是实现个体自主需要的主观要求,主体只有将道德作为目的,一切事情都由自我的道德做出,道德力量完全出于个体本身,道德主体既是道德的载体,也是道德的归宿,个体完全变成了自为的道德主体,完全能为自己做主时,我们说,这样的道德主体“我”则在承担道德责任、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实现了道德意志自由。这对于个体大学生来说,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既是现实的动机,也是理想的追求。只有深入的道德实践体验和社会认知,将促使大学生尽快获得道德的

15、意志自由,其途径如下:(一)要客观地分析、调整现实道德我与理想道德我之间的个体道德距离。在个体履行道德义务的同时,不仅要做到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选择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就是道德的体现,放弃对他人的责任也就是放弃自由,离开责任的自由就是任意和妄为。具体分析各种事物中的道德成分,哪些是受自我支配的,对自我与他人的影响以及有利程度如何?从小事做起,从良好的习惯做起,培养有效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毅力,实现个体道德自律中的意志控制。使个体道德完全摆脱外在道德力量,而受自身内在道德力量的驱动,即“道德律令不是外在于道德主体我的绝对命令,而是发自我的心中,主体不仅是被动地必须这样做,更重要的是主动、自觉地这样

16、做。”(二)能够自由地调整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充分了解人的社会本质和道德的社会历史本质。随着大学生人际关系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越来越显著,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日益尖锐起来,对利益的选择和判断能力,直接反映了道德主体的道德水平,当个体将道德责任作为自己的精神需要时,道德则不是相对于他人的自由,而是相对于自我内心的自由,明确个体的道德地位,在与他人的利益关系处理上能做出自由的选择,对道德意志产生的结果,既不会感到自得,也不会感到失落,这样,主体本身就由自在的主体变成了自为的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完全出于主体的自觉,在责任意识的支配下,通过主体的意志自律,完成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