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习题

上传人:1810****630 文档编号:210663057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影》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竹影》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竹影》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竹影》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竹影》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竹影》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影》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竹影习题 一、基础知识题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_ ( )_ 差( )_ ( )_ ( )_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弥蔓 藤椅 B、闪砾 徘徊 C、依样画葫芦 珠砂 D、惬意 立轴 3、画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眼梢头:条状物的较细的一头。 B、一缕:量词,用于细的东西。 C、佳作:美,好。 D、口头禅:指佛教徒口中念的禅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B、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 C、天好像要下雨的样子。 D、月亮渐渐

2、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5、课文中说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_。 参考答案 1、略 2、D 3、D 4、C 5、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中国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则重在写实。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动作而发抖,上面的竹叶作出萧萧的声音来。这引起了三人的注意,大家仰

3、起头来向天空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我们的眼中。大家赞美了一番之后,我说:我们今晚干些什么呢?弟弟说:我们谈天吧。我先有一个问题给你们猜: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这是什么道理?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我看了好久,果然看见头上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好像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是口里的热气吧?是头上的汗水在那里蒸发吧?大家蹲在地上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徘徊

4、之间,我们同时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同声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华明就拿半寸长的铅笔去描。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华明就收藏了他那半寸长的法宝,改用木炭来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一面谈着: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身起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把拿

5、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一边描,一边拿许多话问爸爸 仔细阅读语段,说说下面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惬意:_ 。 徘徊:_。 说出文中的三个黑体字他各指代谁? 概括选段所写的主要内容。 对文中的人物之一华明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阅读语段,完成习题: 吃过晚饭后,天气还是闷热。窗子完全打开了,房间里还坐不牢。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后的院

6、子里去乘凉。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将光景的视觉感官巧妙地转化为音阶的听觉感官,写得形象而传神,这种修辞叫做_。 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

7、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是一个典型的比喻句,本体是_,喻体是_,比喻词是_,因而从比喻的分类看,它属于_喻。 选段里跳将过来的将是夹杂在白话文中的文言词汇,它的意思是什么? 答:_。 为选段中的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并写出每层的层意。 答:_。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一面谈着: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起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

8、,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一边描,一边拿许多话问爸爸: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现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量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

9、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态,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爸爸的到来为何会使华明感到难为情? _ 说说中国画与西洋画有哪些不同? _ 试用原文的话回答第2段开头所提出的问题。 _ 中国画大都如此一句中如此指的是什么? _

10、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这样的看法指怎样的看法? _ 参考答案 1、 这里指舒服的意思。 这里指来回走动。 第一个指华明。 第二个指弟弟。 第三个指爸爸。 该选段主要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2、 通感 黑影 青蛙 好像 明 将无实义,作助词用 第一层到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描写天空里的光线变化过程;第二层到段末,写华明的到来。 3、 华明感到自己不应把我家的水门汀画脏。 中国画重神似,西洋画重形似;中国画像符号,西洋画像照相。 若用绿颜料,就太像实物了,反而失却了神气。 不去写实,只看重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 只重视神气、神似,不看重形似、写实。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