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0641769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名师出高徒”看博士生培养 一、当代博士生培养中的师徒关系及其演化趋势博士生教育的特殊性。使博士生导师及其弟子的“师徒”关系非同一般。从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历史和现状看,现代名师与高徒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下列三种:第一,名师出高徒。国外的如美国著名物理学费米和他的学生杨振宁、吴健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和他的弟子法拉第;国内的如复旦大学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院士与他的高足谷超豪,谷超豪和他的弟子李大潜,南京大学著名物理学家冯端院士和他的学生闵乃本。有时名师是一位,而高徒却是几个或一批,如发现电子的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一生培养出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清华大学的张维院士,他所培养的学生中,有11名院士。第

2、二,严师出高徒。高徒并非全都出自名师。名师出高徒,固然几率大一些,但事实上,高徒中的相当一部分不是出自“名门望族”,就像世界冠军的教练并非都是世界冠军一样。那些看似普通的导师,之所以能培养出高徒,靠的不是名气,而是自身独到的言人方法,“严”便是其中之一。故而人们也常说“严师出高徒”。南京大学天文系陆琰教授不是业内顶尖名家,但他迄今培养毕业的7位博士中,有3人进入中科院“百人计划”,有2位获得“总理基金”,有2人成为中科院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他的育人成就,令国内诸多同行名家难以望其项背。第三,名师未必尽出高徒。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是绝对的。孔子有“弟子三千”,但“贤

3、者”只有七十二。可见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个人先天因素等的差异,造成每个人后天发展的差别,即使都长期受教于同一名师,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差别。名师出高徒是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是相对的,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科技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当代博士生培养中传统的“师徒”关系在逐步发生变化:一是适应现代科技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趋势,现代名师已逐步据弃“作坊式”一对一的育人方式,转而借助集体即导师群体的力量,甚至依靠多个不同国家或不同学科的导师群体来共同指导博士生。被誉为“20世纪创新的思想家之一”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创立量子力学理论就是典型的例证:二是师徒间教学相长,

4、一方面,师徒间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与他的学生在哥本哈根大学形成的师生间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的“哥本哈根精神”。他们在总结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和鲍利的“不相容原理”基础上,创立了著名的“互补理论”。另一方面,师徒间还存在学生的科技“反哺”现象。在实际科学研究中,学生的智慧火花和灵感往往成为许多名师重大科技发现的“导火索”。三是名师将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培养高水平的弟子结合在起,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产生高水平人才。这在“二战”后的美国博士生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实践表明,国内外在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方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总结、继承和完善传统的“名师出高徒”的育人方法,对提

5、高博士生的培养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二、“名师出高徒”的教育学特征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名师出高徒也不例外。这里所说的名师,既是科学大师也是教育大师,他们不仅因科学贡献而著名,也因善为人师而闻名。高徒则特指那些具有过人的天赋、才智、水平和成就的优秀博士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说“名师”在先,而“高徒”在后:古今中外,名师能出高徒,但出法各不相同。用教育学眼光审视,这些异曲同工的育人方法、蕴含着某些共同特征。1深邃的科学眼光,前沿的研究工作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是一个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物理的著名物理学实验室。长期以来,该室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学科前沿地位,成为世界

6、最重要的科学中心之一,并且产生过格里克、沃森和派尔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与历任该室主任的著名科学家“极富远见”的科学眼光分不开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冯端院士认为,要培养出色的科研人才,必先重视培养科学家的眼光。“画工与画家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有手,而后者既有手又有胆,就显得高明多了”,“做第一流科学研究工作所花的力气不一定比做第二流工作要多,差别在于眼光即判断力和鉴赏力。”这样,科研人才才能脱颖而出,向科学大师接近。2慧眼识才,因材施教名师能出高徒,既源于他们非凡的“相马”功夫,又源于他们高超的“养马”、“驯马”技艺。科学巨人法拉第14岁时,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教育,一个偶

7、然的机会他被著名化学家戴维看上并聘用,在戴维日后的精心指导下,法拉第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坚持破格录取一名既没有学过化学,也没有攻读过硕士学位的博士生,在戴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该生不仅获得所在学科全国最高科研奖项,而且开创了我国计算机化学的崭新研究领域。名师出高徒,核心在于“出”,即科学的教育、培养方法。3道德高尚,人格超凡研究表明,在培养博士生过程中、导师的精神风貌。思想作风、爱国心、正义感以及顽强、求真、谦逊等非专业、非智力的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使中国排版印刷业走进“光”“电”时代的王选教授,凭着对科学的执看

8、追求和无私奉献,夜以继日地工作18年,终于获得成功。他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至今仍深深感染、影响着他的学生和工作在方正研究院的年轻学人。意大利出生的费米教授酷爱科学,崇尚正义。1938年他在注意到纳粹德国有生产原子弹的危险后,不久即亲自赴美参与组织、研制第一枚原子弹(曼哈顿计划)。可见,师承不仅是学生从导师那里继承知识,而且还有对导师科学研究方式、方法的传承和对其行为方式、道德准则的继承。4.学术民主,博采众长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平等交流是许多世界名师发展现代科学、培养顶尖高徒的共同做法。在科学的前沿地带,导师的权威性不断受到来自新学生、新信息和新知识的姚战:卢瑟福创造的“茶时漫谈”、巴甫洛夫主

9、持的“星期三例会”、闵可夫斯基主持的“联合讨论班”等独具风格的学术讨论交流形式,使博士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增长知识、拓展思路、开阔眼界、激发灵感。所以,杨振宁博士说:“从广义上讲,我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三、加强博士生培养的若干构想教育界、科学界把“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的教育现象、称做“苏步青效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苏步青系数”较高的师徒群落,才有可能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到达世界科学的前沿。因此,为实现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的质的飞跃,必须在博士生教育中着力提高“苏步青系数”,切实有效地扭转普遍存在的“名师不名”、“高徒不高”、“博士不博”状况。1努力提高博士生指

10、导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和素质,造就一代世界级名师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科学研究整体水平不在同一层次,致使我国博士生导师目前的科研水平成为制约培养世界级高徒的“瓶颈”。因此,当前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引进世界一流水平的专家、学者充实我国博士生导师队伍,大力开展各种方式的人才引进工作,吸引世界各国优秀科学家来华进行短期讲学、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或联合培养博士生。同时,要借助国家科研机构的力量联合培养博士生。另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导师遴选机制,注意招聘国内外年轻的顶尖学者充实博士生导师队伍,优化其知识结构,推进导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从而为培养一代胜过一代的高徒奠定厚实的师资基础。2大力改善高

11、校科研条件,建设一批能够持续培养拔尖人才的高水平学科基地首先应建设一批研究型的世界高水平大学,这是名师出高徒的基础。研究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绝大多数都是出自世界一流大学,我国绝大多数两院院士也是出自国内外名校;大学作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基地,其特有的产品是知识和人才。名校出名师,名师出高徒,高徒成名师,名师进名校,这样的良性循环符合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其次要开展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这是名师出高徒的摇篮。学科、实验室是培养博士生的立足点。国外名牌大学都有若干世界顶尖学科以及文撑这些学科的实验室,这些学科大多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代表和主导着本学科的世界潮流。为此。我国要在现有国家

12、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评估的基础上,按照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和建设、力争使一批优势学科、实验室,成为具有世界影响或世界级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再次应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行重点投入。这是名师出高徒的催产素,美国博土生教育最成功的做法之一,是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投向重点高校、这样能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相比之下,我国科学研究总量投入不足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长期分立的状况,导致了大学导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嗷嗷待哺”的现象长期存在,就是重点大学也未能幸免。如果国家今后将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有意识地逐渐向高校倾斜,相信中国自己的导师培养出世界级人

13、才乃至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决不是“天方夜谭”。3围绕培养科技精英人才,进行培养机制、培养方法和培养制度创新(1)机制创新。在人才选拔上,注意录取具有科学家家族背景的学生。在科学史上,N玻尔和他的儿子A玻尔同获诺贝尔奖,类似于这样的家族科学研究智力接力的例子并不鲜见,应当引起重视:据美国统计,获诺贝尔奖者有54%的人出生于高级专业人员家庭。在培养过程中,引进质量机制,加大竞争激励和筛选淘汰力度,奖优汰劣。要将在校生淘汰率提高到国际上的10%15%,提高优才率。并逐步做到优才优奖、优才优用。在科研上建立风险选题机制。鼓励开创性研究,允许失败。在质量评估中要突出创新、创造性。(2)方法创新。在指导方法上

14、要因材施教,对特殊人才进行特殊培养,精雕细刻,注重个性化。在知识的传授上也要改变陈旧的“填鸭”方式、代之以前沿性的启发式和讨论式,变单向被动研究为师生双向互动的学术切磋。提倡导师群集体培养以及与国外名校、名师联合培养。同时注意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构筑博士生金字塔型的知识结构。(3)制度创新将单一的学制和培养模式改为灵活的弹性学制和多种培养模式,如实行住读学分制,培养“课程硕士”、“论文博士”等,在人才评价上要破除重分数轻研究的陈规,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就说道,“名科学家考第一的很少”。在国家博士生教育拨款制度方面,要改革按人头招生拨款的办法,将拨款与评估相结合,实行按研究课题分科、分级竞标招

15、生拨款。大力扩充博士后流动站,拓展博士后研究领域,使之成为中外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吸引国外优秀科技人才的基地。4.加强博士生科研素质,培养博士生科研兴趣,加大对博士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博土生的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要培养其对科学的敬业和献身精神。其次要培养博士生科研兴趣,因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对我国学生能否做出创新性成果尤其重要,而想像力、想像思维在创造力的众多因素中,又起到核心作用。爱因斯坦把“人在地球上”任意地、理想地置换成“人在元线上”,这种纯粹的想象思维使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校博士生的有效科研时间问题。科学研究的

16、突破,往往有赖于研究者个人长时间、连续性的智力劳动。因此,全时工作十分必要。我国博土生有效科研时间平均约为4045小时周,扣除熟悉研究设备和其他活动的时间,实际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折算为全时工作日与国外差距很大。对优秀博士生而言,自觉地有效利用点滴科研时间。增加连续性的全时工作日,是他们日后迈向科学之巅不可或缺的保证。高水平人才是我国未来科技竞争的领军人物。通过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组建一支国家科技“梦之队”,这关系到我国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成败,也是早日实现世代中国科学家“诺贝尔”梦想至关重要的前期基础工作。21世纪“是一个需要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伟大科学家也一定能够出现伟大科学家的时代”,中国的科学名师要持续培养一批批不断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