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教案(共14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210520870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文学教案(共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戏剧文学教案(共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戏剧文学教案(共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戏剧文学教案(共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戏剧文学教案(共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戏剧文学教案(共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文学教案(共14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科 目: 文学概论课 题 : 戏剧文学授课教师: 陈茜授课班级: 11级高语班德育目标: 让学生了解戏剧文学的独特艺术魅力,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与把握现实的能力。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戏剧与戏剧文学的关系,并且掌握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戏剧文学的特征。教学难点:戏剧文学人物语言的特征。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案例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步 骤教 学 内 容方法及目的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三、新课教学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师生问好同学们,还记得上一周我们在职业技能大赛展示现

2、场观赏的雷雨第四幕么?(学生齐答)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被其深深打动了呢?这就是戏剧不同于诗歌、散文和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呢?(学生齐答)实际上,大家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接触过戏剧了对吧,好,那我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什么是戏剧和什么是戏剧文学。(请两位学生回答) (4分钟)(一)戏剧以及戏剧文学的概念(3分钟)这两位同学已经回答出了戏剧和戏剧文学的基本属性,现在我们用文学理论将他们明确。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是以塑造舞台形象为目的的直观艺术。(幻灯片)戏剧艺术的特点就是直观性、综合性和舞台性。这些属性使戏剧艺术有其独特的长处,但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较多的局限

3、。它只能在不长的时间、不大的空间中表现出尽量丰富、生动、直观的内容来。戏剧文学,是供戏剧演出的剧本,是戏剧艺术中的文学因素,也是舞台演出的依据。一般来说,戏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的文学样式。所以,戏剧文学必然受戏剧艺术特点的制约,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征来。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分析一下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板书)(二)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36分钟)1戏剧文学的场景性(4分钟) 问题:首先请同学来阅读两段戏剧文学中的片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两段文字的特点或作用是什么(幻灯片),骆驼祥子第一幕,玩偶之家第一幕)骆驼祥子第一幕时间: 一九二六年间,夏末秋初。

4、黄昏。地点: 北京。登场人物: 虎妞 小顺子 大个子 刘四爷 二强子 祥子 二强嫂 小福子 小六子 铁旦 车夫甲 乙布景: 西安门大街 ,人和车厂。 舞台所见是人和车厂的柜房,也是刘家吃饭、算帐、接待亲友的地方。有的时候刘四爷和虎妞不在,车夫们也在这儿吃酒、休息聊天。房子是北京一般旧式的灰瓦房,连三间,“勾连搭”。纸糊顶棚。迎面是一排窗户,玻璃擦得净亮。房子年久失修,虽然黄松檩柱,材料地道,却已显得七扭八歪。四壁都烟熏火燎地罩着一层灰暗。 正中是扇板门,通向外面的院落。院里种些不大名贵的花草,如向日葵、草茉莉之类。窗前有个丝瓜架,盘着肥厚的大叶子。通过玻璃窗,影影绰绰看得见临街的大敞门,有拉着

5、车的车夫们出入。 左边房门通向虎妞的卧室。经常挂条大红门帘,看不见里边的摆设。 右边一门通向车夫们的卧室(即车房)。 玩偶之家第一幕一间屋子,布置得很雅致,可是并不奢华。后面右边,一扇门通到门厅。左边一扇门通到海尔茂书房。两扇门中间有一架钢琴。左墙中央有一扇门,靠前一点,有一扇窗。靠窗有一张圆桌,几把扶手椅和一只小沙发。右墙里,靠后,又有一扇门,靠墙往前一点,一只瓷火炉,火炉前面有一对扶手椅和一张摇椅。侧门和火炉中间有一张小桌子。墙上挂着许多版画。一只什锦架上摆着瓷器和小古玩。一只小书橱里放满了精装书籍。地上铺着地毯。炉子里生着火。正是冬天。学生回答明确:好,这两位同学共同说出了这两段文字的特

6、点,简单的说,就是包含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特定的人物关系、特定的事件。那么,用文学理论来概括,就是戏剧文学的场景性。(板书)这是戏剧文学的第一个特征,也是戏剧文学所特有,而诗歌、散文和小说所不具备的。2反映生活的浓缩性(板书)(5分钟)问题:那么单就小说和戏剧而言,两者又有那些哪些区别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学生回答明确:很好,这几位同学从篇幅、描写方式等方面找到了小说和戏剧的主要区别之处。我再来做一些补充。和小说相比,戏剧由于受舞台演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写作时人物不能太多,事件头绪不能太复杂,时间跨度不能太长,场景的变化不能太频繁。它不能像小说那样不受时空的限制,去描写浩瀚的生活和众多的人

7、物,而必须限制在有限的场景中,集中的揭示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和刻画人物形象,这样才能做到反映生活既有一定深广度,而剧情又十分集中。这也就是文学的第二个特征,即反映生活的浓缩性,是指它的人物、事件、时间、场景的高度集中。(幻灯片)(板书)例如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剧本通过一座弄堂房子五户人家的一天经历,集中表现了抗战爆发前夕小市民的痛苦生活。老舍的茶馆只有三幕,却展现了三个时代(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反映了五十年的社会变迁。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

8、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幻灯片)3矛盾冲突的集中性(6分钟) 问题:同学们,在高中阶段,除了曹禺先生的雷雨之外,我们还重点学习了一部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哈姆雷特中,一共写出了几组人物冲突。 学生回答 明确:非常好,是三组。分别是哈姆雷特与以克劳蒂斯(哈的叔父,杀害了哈的父亲,娶了哈的母亲)为代表的宫廷势力的矛盾,哈姆雷特与莱阿提斯(情人的哥哥,误杀的首相的儿子)的矛盾,还有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冲突(生存或毁灭, 这是个必答之问题)。(幻灯片)同学们,由于戏

9、剧要受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所以不允许像小说那样从容不迫地展开情节,而必须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组织尖锐的矛盾冲突,迅速展开情节;另外,戏剧是直接面向观众的艺术,如果没有尖锐剧烈的矛盾冲突,舞台上必然会出现“冷场”,不能唤起观众的审美注意力,因此,戏剧文学的第三个特征是矛盾冲突的集中性。(板书)它包括人物行为动机之间的尖锐矛盾纠葛或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幻灯片)冲突在戏剧中的重要性正如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4人物言语的独特性(21分钟)如果说冲突是戏剧的灵魂,那么人物语言就是戏剧的血肉。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是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和

10、曹禺改编的同名剧本中的共同场景,我请同学来分别为我们阅读一下。其他同学体会小说语言和戏剧语言的不同。小说 觉新回到房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瑞珏。瑞珏也不说一句抱怨的话,她只是哭。她的哭声就是她的反抗的表示。但是这也没有用,因为她没有力量保护自己,觉新也没有力量保护她。她只好让人摆布。在曹禺改编的剧本中觉新和瑞珏的表现是: 陈姨太 (阴沉的)大少爷? 觉新 (望一望低着头的瑞珏,转对克明,痛苦的)三爸,您看(克明毫无勇气的低下头来。觉新转对周氏)母亲,您(周氏用手帕擦着眼角。觉新缓缓转头,哀视着瑞珏,) 瑞珏 (哀痛中抚慰着觉新)不要着急,明轩。(对陈姨太,沉静的)我就搬,(转对周氏)城外总可以找

11、,找着房子的。 通过这两段文字的比较我们看到,在小说里,作者可以利用叙述人的语言来直接叙述生活事件,描写人物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以及介绍、分析、议论人物和事件。而剧本不允许作者出现,一般不能有叙述人的语言,只靠人物自身的言语来展开戏剧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特定的思想内涵。正如高尔基所说的:“剧本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由此可见,戏剧文学中人物语言具有独特性。(板书)人物语言在这里也叫台词,它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幻灯片)离开了台词,便没有了戏剧文学。那么人物语言也就是台词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2、1)人物语言个性化问题:首先我们来读一下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两段对话,请大家认真思考,两个人的台词有什么特点?第一段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第二段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周朴园 侍萍。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幻灯片)学生回答明确: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准确的抓住了这

13、段台词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教养等条件和说话时的环境,揭示出人物的社会本质和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及说话时的心理。这是人物语言的第一个特点个性化(板书)。也就是是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2)潜台词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段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同学们想一想,这段对话又有什么特点?第一段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鲁侍萍我姓鲁,老爷第二段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鲁侍萍 也活着。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你和她是什么关系?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周朴园 哦。(幻灯片)学生回答明确:这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