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计量检定的风险分析及误判对策 林景超 余良军摘 要:针对计量检定的风险分析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误判应对策略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难以有效把控工作质量,因此做好检定风险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有着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具体实践,总结影响计量检定的因素和应对方法,共享给行业人员关键词:计量检定;风险分析;误判对策:F273.2 :A :1004-7344(2018)21-0276-02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因为标准、被检仪器测量具有不确定度,极易发生误判的情况,比如将符合技术指标的误判断为不合格,或者将不符合技术指标的误判断为合格若想有效的规避误判风险,需要从产生误判的原因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的把控策略,进而保障检定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1 计量检定或者校准结果的判定1.1 检定结果的判定检定结果的判定:无论计量器具示值误差最大值表示,采取的是何种方式,计量器具都要严格按照颁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开展检定工作,检定结果的误差必须要处于最大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即测量仪器是否达到技术指标要求,若能够达到要求则判定为合格;若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在进行判定时,通过对比被检计量器和对应的计量标准,在检定的量值点上,获得被检器具的示值误差,将其和最大允许误差进行对比分析,判定被检测仪器是否合格。
1.2 校准结果的评定在校准计量器具时,要严格按照计量检定规程或者校准技术规范进行,同时要依据最大允许误差,对示值误差,进行符合性判定,对获得的示值误差,开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若在各类条件下,被检测的计量器具,其校准结果都能够达到符合性判定,则为合格符合性判定依据如下:①判定条件U95│MPE│,判定方法为│MPE│,判定结论为合格/不合格在判定的过程中,不考虑U对校准结果评定的影响②判定条件U95│MPE│,判定方法为│MPE│-U95,判定结论为合格;判定方法为│MPE│+U95,判定结论为不合格;判定方法为│MPE│-U95│MPE│+U95,判定结论为待定在判定的过程中,不考虑U对校准结果评定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测量仪器特性判定》(JJF1094-2002)相关规定,若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即U95或者k=2时的U,其和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比,若不能够达到小于或者等于1:3的要求,则要考虑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给评定结果造成的影响如果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评定处于待定状态,也就是无法判定为合格或者不合格,则需要送到高一等级的技术机构,开展检定或者校准,由技术机构使用精准度更高的计量标准,并且改善检定环境条件,调整计量检定的方式方法,进而降低U95,使其和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比能够达到小于或者等于1:3,再开展符合性判定。
2 计量检定的误判风险分析通过计量检定的误判风险分析可知,误判概率始终存在,即便是标准示值和被检测器具示值完全相同时尤其是标准示值正好处于被检测器具不确定度指标St时,无论TUP大还是小,此时将不合格设备评定为合格设备的评定风险最大标准示值正好处于被检测器具不确定度指标Sk时或者周围,单纯依靠增加TUP,难以有效避免误判,因此需要采取系列措施[1]3 计量检定结果误判风险的应对策略3.1 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若想实现对计量检定结果误判风险的有效控制,要分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①对新设备,要重点考虑如何规避误判为合格的风险把控设定SL为被检测器具UUT允许误差极限的绝对值,TL设定为UUT测试极限的绝对值,设定判定指标TL=SL-U,其中U指的是校准设备的不确定度,若示值誤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TL,判定被检测设备为合格产品,否则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能够降低误判为合格产品的风险②若想降低将合格误判成不合格的概率,可结合运用不合格测试限定判定法若示值误差的绝对值大于等于SL+U,则判定结果为不合格,可完全忽略误判为不合格的概率[2]案例:在计量鉴定工作中,验收1台型号为34410A的数字多用表,使用5720多功能校准源,进行数表的检定。
数表1A量程1A直流电流时,示值显示为0.998900A,被检SL值为0.0011A,获得的示值误差绝对值是0.0011A,基于上述分析,此时误判的风险较大,因此不可以轻易断定为不合格,要采取对应的误判对策,控制误判风险因为此器具为验收设备,主要考虑减少误判为合格产品的风险,因此采取对策1,进行风险把控经过综合分析,获得判定结果为不合格[3]3.2 规范计量检定工作3.2.1 实施计量检定规程若想实现对误判风险的有效把控,单纯的依靠风险应对策略,难以全面保障风险有效防范基于此,在具体工作中,要实施计量检定规程,保证计量检定工作有效开展检定规程内容,主要包括计量器具的性能和检定条件以及检定方式等其为技术性文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统一测量方式实施检定规程,目的是提升计量检定的精确性通常来说,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为统一标准,在具体实施中,各个地区可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计量检定规程[4]3.2.2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和标准进行,积极接受上级计量标准以及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传递,健全技术标准,完善计量管理工作制度,结合实施本单位相关标准,做好计量检定的质量把控。
数据是影响判定结果的主要因素,而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计量误差,要做好计量检测设备以及仪器等的测试以及校对,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利用计量检定技术可以为质检工作人员进行各种产品信息的提供,进而为产品生产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监督通过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大对误判风险的把控,最大程度上保证检定结果的真实性[5]4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进行计量检定的风险分析,明确了风险最大的基本条件,提出了风险应对策略文中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误判风险应对策略的运用形式和方法除此之外,考虑到误判情况的出现,受到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较大,因此从计量检定工作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参考文献[1]李 响.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途径及意义[J].黑龙江科学,2016,7(4):130~131.[2]何 英.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途径及意义探讨[J].民营科技,2016(1):127.[3]陈青兰,符超贵.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J].科技风,2014(13):211.[4]张 岩.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分析[J].魅力中国,2017(35).[5]韩江芳.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大众标准化,2017(6):42~44.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