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王斌尧 胡鸾摘要:为了深入探究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及疗效,选取国内近年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医角度,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小儿鼻炎;小儿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综述:R765.21 文献标志码:A :1007-2349(2021)09-0081-04小儿鼻炎是儿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属于鼻腔黏膜以及黏膜下组织的一种炎症,通常根据发病急缓和病程长短划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以及过敏性鼻炎,其中以小儿过敏性鼻炎发病较多国际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协作组织表明,小儿过敏性鼻炎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发病率呈现持续增加小儿过敏性鼻炎是患儿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1]临床多表现为连续喷嚏,鼻痒,流清涕或脓涕,鼻塞等症状,或伴有头痛、头晕等症本病治疗方式很多,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考虑到小儿鼻窦结构发育不完善,进行手术创伤较大,会影响鼻窦、鼻腔的正常功能,同时家属对手术风险的担忧,临床中手术治疗较少,因此多选用保守治疗。
西医保守治疗以抗感染、抗过敏、调节免疫、负压鼻器冲洗及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中医保守治疗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增多,逐渐显示出良好疗效,笔者针对近年中医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小儿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如《素问脉解篇》记载:“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素问玄机原病式》阐明 “鼽者,鼻出清涕也”本病病因病机不甚明确,多认为本病的发生、发展和外邪侵袭、气虚不固、脏腑虚衰等相关外因多为外感风寒、风热引发;内因多为肺、脾、肾功能失调小儿肺脾肾不足,肺为气之主,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风热乘虚而入,肺失通调,津液停聚阻塞鼻窍,遂致喷嚏、流清涕脾为气之源,脾气虚则不能上输于肺致肺气虚;肾为气之根,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风邪乘虚内侵致病[2]有研究也认为本病是营卫失调,风寒之邪侵袭,使肺失通调,津液停聚,或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阻塞清窍,或肾阳不足,肺脾失温煦而致另有学说认为水毒为本病之标,鼻鼽是一种特殊的痰饮病综上,小儿鼻炎的病因主要归为外感风寒、风热,素体肺气虚弱复感风寒,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先天或久病伤肾,肾气虚弱,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病机主要归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阳不足、温煦失职”;“肺经伏热、上犯鼻窍”西医学中小儿过敏性鼻炎又称应变性鼻炎,其病因较为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与遗传、环境、精神、情绪等因素有关另外鼻结构的发育异常如鼻中隔偏曲也可加重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根据发作时间的不同,小儿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两大类前者由季节性过敏原引起,例如花粉症;后者则由常年存在的过敏原引起,多与螨虫、真菌等有关此外还有牛奶、鸡蛋、鱼虾,以及灰尘、动物皮屑、香烟、汽车尾气、某些药物等过敏原,都可能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3]2 中医治疗目前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方法多样,主要有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及穴位贴敷等治疗方法笔者将各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的运用阐述如下2.1 中药治疗2.1.1 专方治疗 小儿过敏性鼻炎与肺关系密切,多因风寒、风热之邪滞留,肺失清肃、鼻窍不利而致,小儿为纯阳之体,外感邪气易从阳化热,因此小儿鼻炎多为肺热之症从该病机出发,目前治疗小儿鼻炎临床常用专方为通窍清鼻汤,方药如下:菊花12 g,辛夷11 g,苍耳子5 g,薄荷10 g,石菖蒲8 g,鱼腥草20 g,白芷5 g,连翘11 g,黄芪11 g,。
根据临床实验显示单用或联合运用该方剂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如储进等[4]选取93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通窍清鼻汤口服,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29%中药口服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西药常规治疗查潇逸[5]将12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仅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联合通窍清鼻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1.2 辨证论治 根据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多从肺脾肾三脏出发,根据临床辨证选择不同的方药治疗,方药的选择有经方的化裁及自拟方两种李素卿教授[6]认为小儿鼻炎主要病机为风邪犯肺、肺脾气虚、邪扰肺络风邪犯肺证,予桑菊饮加减;若流涕加蝉衣、辛夷,咳多痰稠加竹茹,咽紅肿痛加黄芩等随症加减肺脾气虚,予玉屏风散加味;若体虚自汗加乌梅、麻黄根;鼻痒、喷嚏甚加僵蚕、蝉蜕、地龙等邪扰肺络,予过敏煎合苍耳子散加味加减若口干、目赤、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加菊花、蝉衣、银花、薄荷;鼻衄、齿衄、皮肤紫癜、口渴喜冷饮等,加丹皮、紫草、白茅根小儿肺、脾常不足,脾虚易内生痰饮水湿;肺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外感,内外合邪,通调水道功能受阻,故停积为涕,鼻窍不利,为外寒内饮之症,治以小青龙汤加减[7]。
黄长班[8]将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青龙汤联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75%,观察组疗效高于治疗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临床治疗中证型复杂多变,通过辨证常用治疗小儿鼻炎的方剂还有三拗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射干麻黄汤[9]等,均取得良好疗效2.2 中成药治疗 金瑛[10]选取过敏性鼻炎患儿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玉屏风颗粒口服及冬病夏治方法治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药物组成:肉桂、白芥子、甘遂、皂角刺、细辛、延胡索,比例为6∶6∶4∶4∶3∶3,将药物按以上比例混合,调和为直径约1cm的药丸,用胶布固定于大椎、定喘、肾俞、脾俞、肺俞中央每年头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每次1~3 h玉屏风颗粒口服方法:≤6岁患儿,每天2次,每次2.5 g;>6岁≤l2岁患儿,每天服2次,每次5 g;>12岁患儿,每天3次,每次5 g对照组仅采用冬病夏治治疗,方法同治疗组2组均治疗3年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率79.7%提示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值得肯定罗娟等[11]观察苏黄止咳胶 囊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疗效。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2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效缓解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疗效明显,较对照组更优,且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除以上药物,临床中还有鼻渊通窍颗粒[12]、辛芩颗粒[13]等药物运用于小儿鼻炎,疗效均获得认可不能接受口服中药汤剂的患儿可选取该治疗方法,减少服药的抗拒性2.3 针灸治疗 针灸包括针刺和艾灸,现代也将穴位埋线治疗纳入针灸范围中针刺是通过针刺人体特定穴位及施灸于特定部位,疏经通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病的目的艾灸及穴位埋线目前在小儿过敏性鼻炎中运用较少,可能与患儿不易配合及接受有关,但艾灸治疗成人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资料较多,疗效确切[14],穴位埋线在成人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中也显示了明确疗效[15]目前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以针刺为主,具有疗效佳、无副作用、安全廉便等特点,在易于接受针刺治疗的患儿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刘焕鑫等[16]用针刺蝶颚神经节联合四缝穴点刺,治疗43例小儿过敏性鼻炎,7天治疗1次,4次为1疗程。
结果43例患儿中,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90.7%结果显示针刺蝶颚神经节联合四缝穴点刺放血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疗效冯振兴[17]选取过敏性鼻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47例,在给予常规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平衡针刺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稳定,且复发率低2.4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经络腧穴、卫气营血原理,采取特定手法治疗,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经通络、增强体质与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扶正祛邪之效小儿推拿治疗疗效良好、无副作用、施治方便,易为家长和患儿所接受叶兰等[18]选取过敏性鼻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推拿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推拿组予以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對照组予以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结果显示西药组总有效率73.3%,推拿组总有效率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蒲娟等[19]总结了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经验廖教授以宣肺通窍为其基本治疗原则,基本方为:头面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掐耳背高骨),揉上迎香穴,黄蜂入洞,揉迎香穴,擦鼻旁、扳鼻梁等,临床根据辨证加减手法,疗效显著。
目前应用推拿手法或者配合针灸、中药或其他方式治疗小儿鼻炎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疗效,且患儿痛苦小,易于接受,临床已广泛推广2.5 穴位贴敷 穴位敷贴疗法是将药物外用于体表穴位上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已有数据证实穴位敷贴疗法可以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曾庆德等[20]选取过敏性鼻炎患儿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安慰剂采用生姜汁调和的荞麦粉,取硬币大小药物放置在敷贴胶布中,贴于相应穴位上观察组采用三伏天灸辨证选穴治疗,方法如下:于三伏期间,将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按2∶2∶1比例,制成细末混合后,用新鲜生姜榨汁调和成糊状取硬币大小药糊放置在敷贴胶布中,贴敷于特定穴位上;第三,贴在辨证选穴的穴位上,选用大椎、肺俞、志室、风门等穴位,余随症选穴每次选择6~7个,交替贴敷,贴敷时间约0.5~1 h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1.11%,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44.44%,且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较对照组快粱丽霞[21]利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68例将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粉碎为极细末,与生姜汁调和成饼状,约硬币大小,贴敷于肺俞(双侧)、脾俞、膏肓(双侧)、膈俞、定喘(双侧)、肾俞穴位。
3岁以下幼儿贴敷时长不得超过半小时,其他年龄患儿根据皮肤耐受情况,不得超过4 h,1年为1个疗程,治疗3年3年后统计分析显示患儿发病率较前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此法可提高患儿免疫力,降低发病率.以达到预防的目的3 小结小儿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中西医疗法均有针对性治疗方法西医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脱敏免疫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但仍未从根本上治愈,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手术治疗还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方法多样,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只有通过中医治疗来改善、降低过敏反应,纠正患者过敏体质,消除本病反复发作的病因,使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降低,才有望治愈本病中医的标本治疗原则在纠正过敏体质方面有独到优势,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时刻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急性发作期控制症状,缓解期则应从改善患者过敏体质的根本上入手,强调“标本兼治”,即解表散寒、扶正固本和内外兼顾,从根本上控制本病的复发和发展目前因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证型分型不统一,症状复杂多样,临床研究的纳入标准、疗效评判标准不统一,且深入研究治疗机理的文献较少,尚未有明显疗效且治疗规范的方法出现。
多数临床研究仍着重于症状改善上,未充分考虑本病的高复发率因此,仍需要广大中医学者对小儿鼻炎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机理中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运用中医 “治未病”的优势,积极研究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