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共15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210352037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共1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共1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共1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共1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共1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共1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语文课标卷(余闻)(共15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余闻全国卷课标卷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显示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五香反映带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显示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边县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艺术上的“变形”氛围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

2、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不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湖带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

3、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怒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

4、清启蒙美学之特征)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观物象在显示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择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

5、B。本题意在考查对于文中的重要概念“变形”的理解。从原文来看,“变形”指的是艺术“变形”。文章主要从艺术“变形”的实质、艺术“变形”在美学范畴的意义、艺术“变形”的广义狭义划分以及艺术“变形”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和功能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变异,虽然与文章中的艺术“变形”相区别,但是原文在谈到他们时也说“这些变形”,可见,这种变异也被一些人称为“变形”。因此,B项的表述“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是不正确的。 A项的表述,第一句是原文中“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的转述,其他文字则与原文意思相同,因此,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C项的表述,与原文文字基本相同,只是更

6、加明确地将“变形”放在艺术美学的范畴中描述,因此,C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D项的表述,是原文第二段文字中对应文字的另一种表述,意思并无任何改变,因此,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参考

7、答案】C【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的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C。A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相对应的语句是“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从中可以看出,原文虽然没有说到“黛色参天二千尺”,但是联系上下文,这一句又显然包括在句子中的“这类”之列,“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则是原文“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的换一种说法。因此,A项的理解符合原文的意思。B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

8、是“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很显然,这种丰富和增强有利于戏曲的发展。因此,B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C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照原文,可知这一项的表述实际上将原文中的“常”换成了“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条件关系迥异,也就将“变形”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绝对化了。因此,C项的理解也不符合原文意思。D项的表述,原文中与其内容对应的语句是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后两句话,D项的表述是对这两句话意思的概括,因此,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9、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A。A项的表述

10、,“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是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正确归纳;但是“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则脱离了原文的话题背景,偷换了概念,因此,A项的分析是不正确的。B项的表述,是对文章中核心概念艺术“变形”在广义、狭义上的内涵之间关系所作的归纳和概括。原文说“广义的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指的是“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而狭义的“变形”指“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从文意看,这种“改变”当然是广义的“改变”中的一种,可见,B项的归纳也是正确的。C项的表述,是对原文中王观国的态度的归纳,也带有评价的成分。沈括对杜甫的批评,

11、在于他认为杜甫诗中对物象所作的“变形”不合理;王观国对沈括的批评,则表明王观国对杜甫诗中的“变形”的肯定,将这归纳为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当然是合理的。D项的表述,“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来源于沈括、王观国的认识所具有的时代意义;“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则来源于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脸谱等大量而有意识的“变形”,因此,D项的分析,也是正确的。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关于嵇绍的这段文字,节选自晋书嵇绍传。嵇绍是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的儿子。他本人因以身卫帝被贼人杀死,后世推为忠君典范。嵇绍传原文约千余字,根据命题的需要,删节成500余字的文段。阅

12、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

13、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

14、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节选自晋书嵇绍传)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涛领选,启武帝 启:禀告。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 堪:能够。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 器:看重。D时人许以远致 许:答应。【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解析】本题采用传统的考查方式,即选择四个实词,分别给出解释,要求选择

15、不正确的一项。A项中的“启”字,在古代本指开门,又可指萌芽、开导、开始、陈述、禀告等意义。阅读材料中是指嵇绍对武帝说话,用“禀告”来表述是正确的。B项中的“堪”字,在古代的意义是胜任,又可指经得住、忍受、可以、能够等意义,结合阅读材料的上下文,这里“乃堪为丞”的“堪”字正表示“能够”的意思,因而也是正确的。C项的“器”字,除表示器具外,还可表示“才能、本领”,如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从“才能、本领”又可引申为“认为有才能”、“器重”,例如后汉书刘陶传“以雅德知名,独深器陶”。阅读材料中将“器”字释作“看重”,正与“器重”同义的另一种说法,也是正确的。D项中的“许”字,在魏晋期间是对人进行评价的常用词,表示称赞、期许等意义,而阅读材料中用“答应”来进行干扰,是不正确的。因而这一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