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90KB
约3页
文档ID:210330743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_第1页
1/3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郝思文 段广德 李英杰摘要:本文从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植物园的实践入手,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植物园规划理念、定位、服务人群、功能及布局特点的探索,探讨富有地域特色的高校附属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方法关键词:高等学校;附属植物园;地域特色;规划设计一、高校附属植物园概况本案将高校附属植物园定义为附属于高等院校、以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教学、科研功能为主要功能的植物园哈佛大学植物园、加利福尼亚大学植物园、牛津大学植物园、挪威大学植物园等皆为国外营造较为成功的植物园我国近代第一个大学植物园为浙江大学植物园,武汉大学树木园、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等为我国营建较成功的高校植物园二、项目背景及现状(一)项目背景内蒙古农业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有“塞上明珠”、“花园式学府”之称学校整体规划以打造“园林化、生态化、数字网络化校园”为理念,力求建成一所具有草原民族特色的自治区重点高校学府校园内现有种子植物54科155属243种,木本植物主要以蔷薇科最为丰富,木犀科、豆科次之二)场地现状本案规划用地位于学校东北角,城市主干道展东路与学苑街交汇处地块西临展东路,北靠学苑街,东面巨海城九区。

东西直线距离150米,南北約305米,总面积约4.2公顷现状场地较为平坦,场地中央偏北有部分微地形场地北侧与西侧皆通过栅栏与道路空间相区分场地西侧栅栏外已有成系统的道路绿化带故与城市空间的衔接也需在规划设计时得以体现三、项目定位(一)发展目标场地所在呼和浩特市有呼和浩特市植物园、国花牡丹园等植物园场地西两公里处为树木园为进行差异化发展,更好的为师生提供专业化的场地,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草业科学、风景园林等学科特色及学校总体规划,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植物园以打造内蒙古地区沙生旱生活体植物库为发展目标主要种植内蒙古自治区常见沙生旱生植物二)功能及服务对象考虑到场地规格等问题,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植物园主要以相关学科教学功能为主、兼顾科研、植物保护、科普教育、景观游赏等功能故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植物园主要服务对象也以学校师生为主四、布局特点(一)布局特点本案提取了草原景观意向,并将山、草原、林等草原景观要素结合场地现状布置形成景观视轴,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分布及地形,形成了林带环抱草原、河川林间蜿蜒的草原景观格局植物园整体景观结构为“一环两轴双心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其中一环为主要景观环路,配合规划季相行道树种形成四季景观大道。

两轴”为园区的南北空间轴及东西文化轴双心”为园区中央文化中心区及园区北侧科普区,“多节点”为园区各处分布的特色景观节点二)功能分区植物园总体上分为3个一级功能分区及16个二级功能分区一级功能分区将植物园分为:中心植物园区、生态防护林区、科普办公区等三个区域其中,中心植物园区为核心展示区域,在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形成不同的景观空间类型,为不同的植物生长提供条件,形成植物展示的主要区域科普办公区负责日常教学科研、科普展示、园务管理等活动生态防护林区主要为核心园区提供环境隔离的作用,并为植物园提供了不同的配套服务设施和补给功能中心植物园区主要分为12个亚区,按照内蒙古自治区9市3盟不同的植物特点进行植物展示科普办公园区主要分为雨水花园区、园务管理区、教学科研区、入口景观区4个亚区设有景观长廊、集散广场、季节性雨水花园、教学苗圃、玻璃花房等节点五、重点改造区域及设计特色(一)土壤图书馆位于文化展示区利用玻璃种植池让学生观测不同土壤层的结构种植池内设有传感器,可以实时反应土壤湿度等信息二)蒙元植物模纹迷宫位于文化展示区中央将具有内蒙古农业大学特色的蒙古冰草、加拿大披碱草等植物按蒙古族图腾进行种植,形成迷宫。

迷宫本身也作为学校草业文化的展示区三)临街空间处理临街区域主要利用借景手法将园区与临街绿化带相连,并通过乔-灌-草的搭配进行植物造景的视觉引导四)植物选择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植物园主要以沙生旱生植物为主,其主要植物如下:绿化乔木:核桃楸、臭椿、蒙椴、紫椴、沙地榆、旱榆常绿乔木:阴山桧、白皮松、沙地云杉、彰武松观叶乔木:沙枣、胡杨、金丝柳、蒙古栎、辽东栎、落叶松、黄栌、元宝枫、茶条槭观花乔木:山荆子、刺槐、文冠果、柽柳、红柳、合欢观果乔木:枸杞、火炬树防护类乔木:花椒、杜梨、山楂、酸枣、皂荚经济类乔木:梭梭、蛋白桑、龙桑、果桑观果灌木:石榴、沙拐枣类、忍冬、沙棘观花灌木:溲疏、山樱桃、欧李、山杏、黄刺玫、玫瑰、胡枝子、花棒、羊柴、蒙古扁桃、柄扁桃、绣线菊、紫穗槐常绿植灌木:沙冬青防护类灌木:白刺类、沙木蓼、锦鸡儿类、鼠李、虎榛子、沙柳、黄柳、乌柳主要藤本植物:山葡萄、北五味子、蛇葡萄、杠柳主要草本或地被类植物:霸王、驼绒黎、红砂、藜麦类、木地肤、黑沙蒿、草木犀、沙打旺、甘草、四合木、绵刺、麻黄、猫头刺、百花蒿、百里香六、结语高校附属植物园多以园中园的形式出现,但由于其独特的隶属性,高校附属植物园往往在建设资金及场地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在高校附属植物园的规划设计中,我们既要从经济性及适用性角度出发,利用有限的场地及资金尽可能的发挥高校附属植物园的教学、科研功能,又因充分集合地域特色及场地特点,考虑能够体现所在地及所在高校的地带性植物特色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文研究旨在抛转引玉,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学习中进一步完善参考文献:[1]鲍滨福,马军山.两“园”合一 学用并举——浙江林学院植物园规划设计探索[J].中国园林,2006,22 (05):25-29.[2]孟兆祯.相地合宜 构园得体——深圳市仙湖风景植物园设计心得[J].中国园林,1997,13 (05):2-5.[3]胡文芳.中国植物园建设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05.[4]刘圣晶.高校植物园规划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园为例[D].福建农林大学,2014.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