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汉语教育战略特点研究 2.支撑这一汉语教育战略的资金数额庞大美国国防部的项目预算究竟有多少,目前还无法计算出来,但是,根据2006年1月5日美国教育部、国防部联合召开全美大学校长国际教育会议时,拨款1.14亿美元资助“国家旗舰语言项目”(包括“中文领航项目”)可以看出,投入的数额巨大而个别承办的美国大学一般获得资助也在几十万美元左右,例如,2010年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4]获得美国国防部的国家安全教育计划拨款,以资助“中文领航项目”的课程,历时五年,总拨款786840美元3.这一教育战略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为了实现美国的长期战略目标,除了在大学中实行“中文领航项目”,美国政府还制定了从幼儿期开始的外语学习政策例如,为了支持美国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12年级)学习关键语言,曾拨款2400万美元,为了在27所学校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16年级)的关键语言学习课程,拨款2700万美元[5],使学生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机会接受外语教育最近几年,美国政府还出资为学习关键语言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提供暑期到中国及其他国家学习语言和进行社会实践的夏令营活动,高薪聘请美籍外国人作为夏令营的领队,使参加夏令营的学生们对关键语言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还利用在美国的外国学者在美国学校讲授这些关键语言2005年美国亚洲协会在“扩大美国中文教学设施”报告中[6],对中文学习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制定了师资培养的长短期发展计划,明确了资金投入、课程安排、教材使用及教学评估等方面事宜2011年被筛选参加美国“中文领航项目”的学生都是1984年以后出生的其中有些学生是教徒,在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中担任传教士,并都曾赴我国台湾地区传教过(特别是来自基督教学校杨百翰大学的学生)4.参加项目的美国学生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从2011年1月16日毕业的美国第426期参加项目的16名优秀学生的情况看,他们都是美国国籍的学生,尽管起的中文名,但都不是华人,这些人的工作志向最终都是希望到美国政府去工作,甚至有人就公开提出将来要为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工作,来中国既学习汉语又了解中国社会文化,也熟悉关于中国的一门专业情况,这样将来就可能成为美国对华的专业人才和专家,更好地为美国政府服务美国政府评选出来的这些学生来中国除了学习流利使用汉语外,他们的专业多是关于中国问题研究的,尽管研究方向不太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例如,关于中国与亚太研究,关于中美关系问题研究,关于中国的能源安全现状问题研究,关于中国法制化进程问题研究,关于中国男女平等和人权问题研究,关于中国人才外流的问题研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等等。
一些学生来中国前就确定了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和改变中国5.利用中国人的帮助推动实施汉语教育战略充分利用孔子学院的师资服务于“中文领航项目”截止2016年12月,孔子学院总部在美国共建立110所孔子学院、501个孔子课堂,注册学生近30万人,其中包括承担“中文领航项目”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罗德岛大学、俄勒冈大学和西肯塔基大学等同时,还充分利用中国赴美留学学者和学生帮助实施“中文领航项目”计划近些年来,根据美国一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反映,美国一些承担了“中文领航项目”的大学每年都在大规模地招收和培训美国籍学生,然后再派往中国进行为期两年的汉语和中国专业学习,并且专门招聘来自中国大陆的教师和学生为这些学生进行来华前的汉语和适应中国社会的生存培训三、“中文领航项目”对我们的启示通过对美国“中文领航项目”实施的原因和特点以及项目目的的分析可以发现,“中文领航项目”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交流项目,而是美国国家安全项目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从美国实施对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个项目,认识到这一项目对中国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高度监控和跟踪这个项目在中国和美国的进展情况一)尽快制定国家安全语言战略,应对美国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渗透2007年11月中国教育部创立了“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致力于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理论研究、语言国情的对策性研究和国际语言战略的研究。
2011年11月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外语政策研究中心”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其宗旨是为国家制定外语政策,并为外语的使用与管理规范提供咨政服务在此基础上,应从国家安全战略的视角,针对美国等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实施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我国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安全与发展;根据国家安全部门的工作需要,“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及国际维和、护航、反恐、跨境执行警务工作和联合军事协作等需要,尽快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各种语言的需求、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尽快确定“关键语言”,制定全方位的国家语言发展战略及实施计划,并及时落实二)提高国家公派留学生外语水平,快速培养国家急需语言人才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近几年持续走高,2015年已突破50万人,其中自费留学生的比例较大公派留学生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外语能力相对较强提高国家公派留学生外语水平,既可使其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又可在短时间内解决外语人才缺乏的窘境据国家留学基金委发布的数字,我国公派留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2012年派出1.9万人,2015年派出2.5万人,2016年派出2.9万人,2017年将达到3.25万人。
在这个庞大的公派出国留学队伍中很少能看到外语人才,其原因在于外语人才的培养不在优先资助之列目前,国家优先资助《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的国家战略和重要行业发展急需领域的项目外语水平只是获得公派留学机会的必要条件,但正如中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王洪才所说:“目前国家在公派留学方面还存在重形式审查轻实质审查、重派出不重管理的情况,这影响到派出的实际效果比如出国外语培训的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可以考虑取消因此,很多公派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语水平却因人而异尤其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尽管与国家签订了回国后为国家工作两年的合约,但是绝大部分公派留学生回国后并没有大学和科研院所接收,有些人甚至在出国时就已经与工作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公派留学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造成公派留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得到有效监管,不仅造成国家投入的大量浪费,也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回国两年之后再出国的不在少数,为国家服务两年的合约形同虚设众所周知,语言技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依赖于语言环境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时间有3-6个月的,也有1-2年的,甚至3-5年的。
因此,加强留学生国家安全语言意识教育的同时,建立并完善对公派留学生外语水平的考核机制,为公派留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外语水平,既可以使其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前沿技术和学术理论,更能够使其对目的语国家的国情、人文地理以及风俗习惯等有较深的了解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间的合作与谈判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更需要了解对方文化和心理的智囊型人才三)明确孔子学院定位,扩大汉语国际影响力自2004年在韩国首尔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至今我国在全球已开设511所孔子学院,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拥有中外专兼职汉语教师4.6万人和近210万汉语学习者13年来孔子学院(包括孔子课堂)通过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更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的全球延伸和辐射带动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孔子学院的发展,扩大了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同时,语言的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美国“中文领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孔子学院的汉语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地培养美国的汉语精英人才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大学与我国的一流大学相继建立起更高水平的合作,即研究型孔子学院的建立,使孔子学院的定位从面向目的国普通大众的汉语教学,走向高端的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1]布什要求美国人学习外语以推广美式民主[EB/OL]. [2]美国CIA紧缺阿拉伯语与汉语翻译人才[EB/OL]. [3]Remarks by President Bush to the U.S. University Presidents Summit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EB/OL]. [4]美国防部资助旧金山州大开中文课明年正式开学[EB/OL]. [5]王建勤.“美国关键语言战略”与我国国家安全语言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7-11.[6]美国亚洲协会扩大美国中文教学设施报告[EB/OL]. 作者简介:韩丽君(1964-),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文化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