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海外分校全球扩张历史和战略研究 四、美国大学在中东地区的海外分校:国家安全和优厚条件驱动美国大学在中东地区海外分校数量的激增有着明显的时间节点,即2001年的911事件据统计,美国大学在中东地区开办的海外分校数量最多,约占所有外国大学海外分校的40%[22]美国大学在中东现有16所分校,除了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各1所分校外,其他13所分校都集中在卡塔尔和阿联酋卡塔尔共有17所美国海外分校,分别为:(1998)弗吉尼亚邦联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2001)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 in Qatar)、(2003)得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2005)乔治城大学外事学院(Georget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2008)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2010)休斯顿社区学院(Houston Community College),(具体时间不详)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共有6所美国海外分样,分别是:(2005)纽约理工学院(New Yo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u Dhabi)、(2007)纽约电影学院(New York Film Academy,Abu Dhabi)、(2010)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Abu Dhabi)、(2007)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Dubai)、(2008)罗彻斯特理工学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ubai)和(2012)霍特国际商学院(Hul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Dubai)。
①中东地区一直都是美国全球战略部署的核心区域,911事件之后,出于反恐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关注迅速升级美国为了缓解与中东的紧张局势,急需扩大与该地区的交流和对话,美国大学海外分校在中东地区的快速增长符合美国的战略布局这些分校间接地充当了美国政府和中东地区的调解者,同时还担负着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迅速觉察当地政治意图,及时调解当地种族矛盾,为美国的外交策略提供合理建议的任务与此同时,美国当局出于安全考虑,加强了对签证申请的管理,严格控制恐怖事件多发地带的签证通过率,中东地区的国际签证通过率大幅度降低,导致中东地区的学生只能在当地上学然而,当地的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满足他们求学的需求,因此美国大学海外分校为该地区创造了一个替代留学美国的教育市场这不仅让该地区学生不用出国就享受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还吸引了海湾地区,甚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学生前来就学当然,中东地区外国大学海外分校的激增,也离不开中东各国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强力支持中东国家国内的高等教育资源非常有限,为了寻求快速发展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它们非常重视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中东国家普遍立法,允许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运营,为国外教育机构的进入创造了条件。
为了鼓励海外名校来当地建立分校,中东各国相继出台了特殊的引进政策海湾国家凭借其积累的巨大石油财富,明确提出将会给世界一流大学海外分校提供优厚的条件,或承诺帮助其在该地区建立教学与科研体系如阿联酋和卡塔尔为了吸引世界一流大学来此建立海外分校,专门规划出专属区域,作为各海外分校的校园园区,并承诺提供相应教学设施设备,且明确规定著名大学海外分校在当地可以享受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学费收入全免税,且收入可直接转回母校对国外学生和教职员工办理签证予以协助,另外还额外给予进驻大学城的海外分校提供丰厚的经费支持但是,虽然中东国家积极出台了各项特殊的引进政策,海外分校可以实行与本国其他地区不同的准入制度,但中东地区政府或是相关的跨国教育管理部门对美国大学海外分校的引进具有严格的遴选标准和审查制度,只有那些具备良好教学和科研声望的大学,并且具备中东国家希望发展的高水平学科和专业,才能获准进入中东地区办学,并享受各项特殊政策[23]五、结语从上文可知,美国大学海外分校的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虽然在不同阶段和地区,美国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不同,但都与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全球战略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在不同的地区美国大学海外分校所采用的投资形式,以及与输入国的合作方式也是不同的。
这不仅与美国的国家战略有关,也更多地取决于海外分校所在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海外分校由美国大学全额投资创建,产权完全归美国大学所有如1983年在荷兰开办的韦伯斯特大学荷兰校区(Webster University,Netherlands),以及1970年在墨西哥开办的阿莱恩特国际大学墨西哥城校区(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Mexico City Campus)这种类型的海外分校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而且要对所有的损失负责,所以这种类型逐渐被抛弃第二种是海外分校采取美国大学与分校所在地政府、企业或个人的共同投资创建共同投资的方式由于更低的风险性而被广泛采纳,分校所在地的投资方也因为投资而获得了海外分校的部分所有权和经营权,如大洋州唯一的一所美国大学海外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澳大利亚校区(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Australia)为了分担成本,共同获益,分校所在地的投资方也越来越多元美国大学在华的海外分校,如昆山杜克大学由杜克大学、昆山市政府、武汉大学合作创立;温州肯恩大学由温州大学、温州市政府、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立。
[24]第三种是海外分校所在地的政府或企业提供所有投资和校园设施以吸引美国大学前来办学如迪拜的智慧村(Knowledge Village in Dubai)和卡塔尔的教育城(Education City in Qatar)这也说明国家的经济支持能刺激产生更高水准的海外分校美国海外分校的实践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海外分校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式,其作用将不容小觑研究美国大学海外分校的发展战略,显然有益于我们深刻理解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环境,有益于我们在相对薄弱的高等教育基础上,引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助力本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输出提供参考注释:①数据来源:C-BERT和OBHE统计数据和各大分校主页以及网络资源整理参考文献:[1]Rosa Becker.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10, Winter(58): 14~15.[2]Stephen Wilkins, Jeroen Huisman. The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 as Transnational Strategy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2012, 64(5): 627~645.[3]C-BERTs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EB/0L]. 2016-09-2.[4]王剑波,姜伟宏.跨国高等教育及其质量监管的比较研究——以跨国高等教育提供国比较的视角[J].东岳论丛,2009,(8):167~171.[5]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88.[6]Cross-Border Education Research Team, Research and News About Transnatioanl Higher Education[EB/OL]. . 2016-09-02.[7]Line Verbik. The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 Models and Trends.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07, Winter(46): 14~15.[8]赵丽.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25.[9]Branch Campus Listing[EB/OL]. 2016-11-02.[10]顾建新.跨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与策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79.[11]菲利普阿尔特巴赫.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J].郭勉成译,比较教育研究,2005,(1):5~10.[12]About Senator J. William Fulbright[EB/OL]. 2016-09-02.[13]Egle Girdzijauskaite, Asta Radzeviciene.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 Framework and Strategy. Procedia-Socai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10): 306.[14]Line Verbik, Lisa Jokivirta. National Regulatory Approaches to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iton, 2005, Fall(41): 6-7.[15]Stephen Adam, Carolyn Campbell. The Recognition, Treatment, Experience and Implications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2002-2003. Report for the Hgskoleverket-Swedish National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3, 7.21.[16]Sergio Machado dos Santos. 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the Directors General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Heads of the Rectors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0, 4.12.[17]叶林.美国大学在日分校的历史、现状和将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27~33.[18]张民选.新加坡案例:拓展国际教育建设世界校园[J].高等教育研究,2004,(2):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