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及應對策略探析

cc****pp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KB
约7页
文档ID:210194341
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及應對策略探析_第1页
1/7

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及應對策略探析摘 要:本文分析瞭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和風險,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減小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的應對策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風險類型;應對策略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7-4392(2011 ) 09-0068-02我國中小企業已成為支持國民的重要力量,和大型 企業一樣,中小企業投資時也面臨著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等系 統風險由於存在種種不利因素,中小企業投資承擔著較大型企 業更大的風險一、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我國在全部4 0 2 1萬個工業企業和生產單位中,中小企業約占3 9 8 0萬個,占9 9・2%o中小企業以其機制靈活、相對技術、相對區位等優勢越來越多地活躍在對外直接投資的舞臺 上據統計,截至2 0 10年底,中國已有海外投資企業在全球1 7 0多個國傢和地區設立瞭境外企業(中資類金融企業除外)7 4 7 0傢,協議投資總額1 5 0多億美元,其中中方協議投資額1 1 3 . 2 7億美元在7 0 0 0多傢的海外投資企業中,投資規模在3 0 0萬以下的中小企業占將近6 0%的比重,它們已經成為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敗會直接影響到 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二、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風險類型及原因分析(-)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類型對外直接投資風險有多種分類方法,如按風險發生的原因、 風險發生的對象、風險能否投保等標準進行劃分。

按照風險發生 的原因為基準分類,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的類型主要有: 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經營風險、政策風險、社會風險、治安風 險、市場風險等(二)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產生原因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風險產生原因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與企業自身有關,外部原因來自東道國、母國或整個國際環境仁內部原因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可控資源數量有限在激 烈的國際競爭中,這種資源的限制降低瞭中小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也使它們在與同行業大企業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一是資 金短缺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中 小企業吸引外部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比較困難二是管理資源 匱乏對外直接投資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決策過程,有許多偶然事 件發生並需要及時處理,使中小企業十分有限的資源管理顯得不 足三是缺乏國際經驗缺乏國際經驗是大部分國內企業在進行 國際化所具有的通病這類問題包括選擇不適當的投資場所或合作夥伴,生產不適當的產品,忽略有利的法律規定以及無法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等四是追求短期目標由於自身規模較小,對外 直接投資所占資源的比重要比大企業多得多,所面臨的風險也更 大,所以它們總是希望盡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這是擴展自身規模的必要過程。

五是競爭優勢轉移困難通常情況下,對外直接投資的中小企業都是同類企業中的佼佼者,已經在國內市場上確定瞭自己的競爭優勢然而它們在國外設立分廠後,經常發現在2 •外部原因與大公司相比,中小公司更易受到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這些不利影響有的來自母國幹預,有的來自動蕩的國 際局勢,更多的來自東道國限制一是利率的升降利率受國傢 宏觀財稅政策、金融政策及市場行情等因素的影響,經常處於不 穩定狀態,或升或降,引起投資企業的收益波動起伏二是購買 力的變化這是由於通貨膨脹造成投資企業的投資到期或中途出 售時,所獲現金的購買力下降而帶來的三是被投資方因素企 業將自己的資金、資產等投資於被投資企業,希望獲得較好的收 益,但由於被投資方經營管理不善而出現經營性虧損,或無法按 期向投資企業支付紅利或償還本息,勢必給投資企業帶來風險,造成經濟損失四是東道國對中小企業直接投資行為的控制大多數國傢,外國投資者要建立新投資項目或並購本地廠商,須得 到批準大多數發展中國傢和少數發達國傢還建立瞭系統篩選外投資行為五是東道國客觀因素的制約基礎設施落後交通設 施不完善,缺乏現代化的通訊手段,銀行及金融機構效率低下, 沒有安全的法律保障等。

政治風險這裡的政治風險是各種政治 力量使一個國傢商務環境發生劇烈的變化並影響具體企業的利 潤及其他目標的實現特別是那些缺乏國際經驗的中小跨國企 業,由於不能對政治風險進行正確評估和預測,它們無法把握政 治風險中存在的商務良機,卻往往成為風險中最無力的受害者三、中小企業對外投資風險應對策略(-)建立企業融資風險管理機制對外直接投資企業要靈活運用各種融資渠道和金融工具,降 低融資風險盡量在東道國融資,尤其是境外企業所需短期流動 資金,應盡可能爭取在東道國當地解決當地融資,當地使用, 當地償付本息,使用同一幣種,可以回避匯率變動的影響跨國 企業應善於利用國際金融界所提供的各種創新工具,對境外融資 風險進行積極的防范利用遠期外匯或外匯期貨交易;利用互換交易,包括利率互換、貨幣互換等,通過互換交易增強跨國企業 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還可以推廣運用國際項目融資和國際租賃融資來降低融資風險際項目融資是一種有限追索權的融資方式,由於貸款抵押物僅限於項目本身的資產,因而能減少項目舉辦國政府的直接債務或擔保義務,降低籌資風險因此,應該盡快推廣運用這彳際融資方式(二)建立完備的監管組織體系一方面針對目前管理混亂的局面,建議建立專門的海外投資 管理機構,加強對外直接投資的宏觀管理。

海外投資機構總部可 以設在國內,在其它國傢依托駐外國的中國大使館,設立相應的 分支機構海外投資管理機構可以集規劃、立項、審批、協調、 管理、咨詢、服務於一體另一方面建立海外投資審計與績效評 估機構建立單獨的審計與績效評估機構的目的在於,可以使審 批和審計職能分開,以利於相互制約;中國目前的對外直接投資主體是國有企業,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很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必須加強對這些國有企業的監i(三)進一步加強監管制度建設要加強對外直接投資方面的法制建設,應盡快制定一部保護、 鼓勵和管理海外直接投資的綜合性基本法即《中國企業海外直接 投資法》該法應明確規范政府部門對各類海外直接投資的管理 權限以及投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同時應表明政府對海外投資的 基本態度和應采取的激勵或限制性措施在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 中,要做到實施的可行性與實際需要相結合比如當務之急應確 定對外直接投資具體的量化審批標準,如可以擬訂企業綜合評價表,通過一系列財務指標衡量企業所得分數,規定超過一定分數 的企業才可以投資某一項目,對大宗海外投資項目應限定一些必 要條件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企業在國內獲得對外直接投資項目的審批和使用外匯的審批需經過繁雜的行政程序。

中資企業在對外投資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如商業策略、融資渠道、品牌發展、信息管 理和人力資源等問題各級政府應針對中國企業的切實困難,建 立完善的服務體系,包括政策咨詢、商機發佈、規劃立項、項目 審批、協調運作、融資扶持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國外市場信息的 咨詢服務和必要的技術幫助(五)培育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體系依照投資額計算,在全部對外投資中,初級加工制造業、服 務業等技術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占主要地位,貿易型 投資比例高,產業結構高級化尚未成為主要的投資,反映出我國 對外直接投資產業結構層次水平低,我國企業的整體競爭力還比 較弱政府在資金、政策等方面要給予大力傾斜和扶持,以技術 創新為主要抓手,培育龍頭企業,形成支柱產業,逐步形成一定 規模的行業體系,提高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⑴林木西、張菁,《後金融危機時期東北地區中小企業發展 的難題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1.(6)[2]劉德學、范兆斌,《天生全球化與中小企業的國際化活動》 [J],《世界經濟研究》,2 0 0 9.( 9 )[3]王宏新,《“十二五”時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管理體制創新的政策建議》[J],《國際貿易》,2011.(2)(責任編輯秦亞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