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盐碱地改良试验报告 (2)

pm****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31KB
约12页
文档ID:210142173
盐碱地改良试验报告 (2)_第1页
1/12

盐碱地改良试验报告 中国盐碱地概况分析 中国盐碱地现状与分布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荒地资源中盐渍土占有很大比重且中、低产地的改造几乎都涉及盐渍土的改良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21世纪盐渍土的持续改良利用仍是一个问题为此了解我国盐渍土资源情况总结过去改良利用的经验为盐渍土的持续改良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我国盐渍土的分布及特征 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5.2亿亩不包括滨海滩涂其中盐土2.4亿亩碱土1299.91万亩各类盐化、碱化土壤为2.7亿亩在5.2亿亩盐渍土中已开垦种植的有1亿亩左右据估计我国尚有2.6亿亩左右潜在盐渍化土壤这类土壤若开发利用、灌溉耕作等措施不当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总之我国盐渍土面积之大分布之广是世界罕见从太平洋沿岸的东海之滨至西陲的塔里木、准葛尔盆地南从海南岛到最北的XX省呼伦贝尔高原从海拔152米的艾丁湖畔到海拔4500米高西藏羌塘高原到处都有盐渍土分布由于盐渍土分布地区生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各地盐渍土面积、盐化程度和盐分组成有明显不同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片 1、东部滨海盐土与海涂我国有长约3000km的海岸线估计在15米等深线内的浅海与滩涂有2.1亿亩。

长江口以北的江苏、山东、河北、辽宁诸省滨海盐土面积达1500万亩滩涂面积则难估计据XX省有关资料报导该省有滩涂980万亩且河口还在不断地向浅海推进仅十几年来黄河河口年平均推进速度为2.77km年平均造陆面积为46.33平方公里即年增6.95万亩土地滨海盐土的特征是整个土体盐分含量高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长江口以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的滨海盐土面积小分布零星但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滨海盐土地处热带、亚热带、年降雨量大土壤的淋洗作用强烈滩地受海潮浸渍而形成滨海盐土通过雨水淋盐逐渐淡化为盐渍化土壤1米土体的平均含盐量小于0.6并且受红树林生物群落的影响而形成酸性硫酸盐盐土盐分组成以硫酸盐为主土壤呈现微酸性或酸性浙江沿海则分布着微碱性滨海盐土ph在7.5左右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 2、黄淮海平原的盐渍土根据八十年代初期的遥感卫星资料的测算黄淮海平原内陆地区大概有各种盐渍土2000来万亩经过近三个五年计划农业开发的投入不断地改良盐碱地盐渍土面积大大缩小程度也明显减轻这里的盐渍土多呈斑块状插花分布在耕地中盐分的表聚性强仅在地表形成1-2厘米厚的盐结皮含盐量在1以上结皮以下上层内盐分含量很快下降到0.1左右。

3、东北平原的盐渍土以松嫩平原为最多据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统计共有盐土和碱土4795.5万亩其中有将近44的面积即2100多万亩已被开垦利用松嫩平原的盐渍土大多属苏打碱化型土体总含盐量不高但含有碳酸钠、重碳酸钠土壤具有高的ph值对植物的毒性大出现不少斑状的光板地这里的盐土、碱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地黏重保水保肥性能好一旦开垦利用作物产量较高 4、半漠境内陆盐土包括内蒙的河套灌区、宁夏银川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准噶尔盆地盐渍上呈连片分布盐土面积大有数千万亩盐土含盐量高积盐层厚盐分组成复杂有氯化物硫酸盐盐土也有硫酸盐氯化物盐土河西走廊的盐土有大量的石膏和硫酸镁累积而宁夏银川平原则有大面积的龟裂碱化土 5、青新极端干旱的漠境盐土包括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盐土总面积约几千万亩盐土呈大片分布面积之大世界少有且土壤含盐量高地表往往形成厚且硬的盐结壳整个剖面含盐量都高 苏打盐碱地综合治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申请号:200910066498申请日:2009年2月3日 发明公开号:101481281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公告号:101481281b公告日:2011年11月23日 授权日:2011年11月23日授权公告日:2011年11月23日 国家/省市:中国长春范畴分类号: 代理机构: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代理人:张晶 代理机构地址:XX省XX市工农大路3286号4楼419(130021) 申请人:XX省新世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XX省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会展大街1108号 邮编:130033 发明人:崔湘浩;赵渊 ipc:c05g3/04;c05f11/02;c05f3/02;c05f5/00 ecla: ucla: 发明名称:苏打盐碱地综合治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的苏打盐碱地综合治理剂及其使用方法属改良中、重度苏打盐碱地化控制剂技术领域综合治理剂由改良剂和有机肥组成,其中改良剂的组分是腐植酸、沸石、酸性调理剂、粉煤灰、糠醛渣;有机肥的组分是发酵鸡粪、粉碎秸杆、木酢液;在耙地插秧前施用,用量是1公顷盐碱地使用13~17吨本发明的苏打盐碱地治理剂的作用机理是集成化学成盐,络合,中和,离子交换,吸脱附,钝化和固定以及防返碱和破乳等物理化学功能为一体,CEC成倍提高,土壤胶体中的盐基、碱基被脱附淋洗,显著降低pH值,可溶性Na↑[+]离子大幅降低,且形成的防返碱犁底层结构,真正起到“隔盐”,“压碱”的作用,当年施工当年种地收获稻子 权利要求一种苏打盐碱地综合治理剂,其特征在于,综合治理剂由改良剂和有机肥组成,其中改良剂的组分按重量比是腐植酸40%,沸石30%,酸性调理剂20%,粉煤灰5%,糠醛渣5%;有机肥的组分按重量比是发酵鸡粪45%,粉碎秸杆50%,木酢液5%;改良剂与有机肥的重量比是1∶1 双组份盐碱地改良剂的制备及施用方法 申请号:03138949申请日:2003年7月31日 发明公开号:1580184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公告号:1245477公告日:2006年3月15日 授权日:2006年3月15日授权公告日:2006年3月15日 国家/省市:中国福建范畴分类号:21p 代理机构:XX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代理人:李雁翔 代理机构地址:XX省XX市长青路191号劳动力大厦五楼(361012) 申请人:丁荣吾 联系地址:XX省XX市XX县区相公巷庄厝埕20号c 邮编:362000 发明人:丁荣吾 ipc:c09k17/40 ecla: ucla: 发明名称:双组份盐碱地改良剂的制备及施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利用红糖、黑粬、白醋、硝酸铵、麸皮、豆饼、骨胶、褐煤等材料制备含溶液A、B及残渣C的双组份盐碱地改良剂将溶液A、B通过管道轮流灌施于土壤中,将残渣C堆施于土壤表层,使改良剂直接作用于土壤深处、植物根系部位使用该改良剂可大大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提高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和激活土壤中的有机磷,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是一种治理盐碱地的理想方法 权利要求:双组份盐碱地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取红糖1000g或薯干2000g在50Kg的沸水中溶解后,冷却至40℃;再加入黑粬20g、白醋50g、硝酸铵100g,保湿在26-38℃之间,让其发酵至PH值≤40.3制得溶液A;(2)选取麸皮1000g、豆饼500g、骨胶100g混合后在50Kg的沸水中煮1小时,冷却至40-60℃,加入褐煤或燃烧值较低的泥炭粉5000g,并加入硝酸铵100g,置于容器中反应至PH值≤50.3后,过滤或沉淀得溶液B及残渣C 中度盐碱地上的彩色柳——盐柳1号 盐柳1号是一个在中度的滨海盐碱地上生长良好的耐盐碱垂柳新品种,生长迅速,树干和枝条呈金黄色 盐柳1号是XX省林科院在东营滨海盐碱地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试验研究,从几十个实验树种中筛选出来的。

盐柳1号来源于沙漠地带的灌木北沙柳,经过培育后已大乔木化,雄性无飞絮,树干较直,侧枝错落有致,枝条细长下垂,在中度盐碱地上生长良好 据试验研究,盐柳1号在0.4%的盐碱地上造林,春季栽植粗度为0.5厘米的容器苗,秋后胸径可长到4-5厘米,2年可长到6-8厘米;在苗圃里,当年苗胸径可达到2.5-3.5厘米,2年可达到6-8厘米,高度6-8米盐柳1号抗性强,适应性强,可耐0.6%的盐碱,耐干旱,也耐水湿,秉承了北沙柳耐干旱、耐瘠薄、抗病虫的特性这些良好的性状,使盐柳1号在多种类型土质上均可栽植 2011年,XX省XX县区一逸林业有限公司与XX省林科院合作,将盐柳1号独家引进自己的苗圃苗圃基地位于XX县区吕望创业园内,土地盐碱很重,土壤含盐量在0.4%至0.6%之间一个生长季过后,基地里仍能看到不少盐碱地指示植物黄金菜,而盐柳1号已长成一片金黄色的柳林,柳树粗度2.5-3.5厘米,高度3-5米,最粗胸径接近4厘米,最大高度5.2米,树干下部的一些侧枝已干枯脱落 盐柳1号在中度盐碱地上不仅生长快,而且树干和枝条呈金黄色,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因此是优良的绿化兼造林用材柳品种。

潍坊:低成本“滨海盐松”扮绿盐碱地还可改良土壤 为了破解盐碱地植绿的大难题,滨海区园林绿化部门与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手,寻来濒临灭绝的野生柽柳品种将其驯化改良,培育出耐寒耐盐碱、生长快的新品种“滨海盐松”,大大降低了绿化成本7月16日,记者在滨海区沿海防护堤大坝上看到,今年春天试种的“滨海盐松”葱葱郁郁长势良好,已经在潍坊北部沿海初步构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对于推进潍坊北部沿海防护林带和生态滨海新城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滨海盐松 “滨海盐松”与盐碱滩上特有植物“柽柳”属同科植物,都属于石竹目柽柳科,是野生柽柳的驯化改良品种柽柳是丛生的灌木或是小乔木,一般都长不高,而驯化改良后的“盐松”成了乔木,可以长到七八米高,树形也非常漂亮,具有较好景观营造作用 “滨海盐松”不仅绿化用途广,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它具有强大的泌盐能力和发达的根系,能够把吸收的盐分通过叶片排出体外,并且它的枝叶落叶后,转化为有机质,增加土壤机构,能起到改善土质的作用 目前,“滨海盐松”的种子还没有培育出来,幼苗是靠扦插完成繁育的,扦插成活率达到80%以上,培育一株树苗需要15—20天的时间,周期短成活率高。

现在,滨海区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耐盐碱苗木实验基地3000亩,繁育“滨海盐松”幼苗20万株,能够确保大量供苗 7月16日上午,记者在滨海区通往旅游度假区沿海防护堤大坝上看到,沿海防护堤的一侧种植了既有点像松柏,又有点像柽柳的植物,这种植物在盐碱地上生长旺盛,绿油油一片询问附近施工修路的工作人员得知,这是一种适合在盐碱地上种植生长的新的绿化色植被----“滨海盐松” “这可不是一般的树木,这是咱滨海人自己培育出的新品种,‘滨海盐松’耐盐碱,生长顽强正在修路的张师傅说,“在盐碱地上搞绿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比市区种树多费好几倍的工夫,而且成活率低而你看到的这些‘滨海盐松’却生活得好好的张师傅告诉记者,沿海防护堤上种植了大量“滨海盐松”,易存活易打理 记者沿着沿海防护堤一直往里走,路上大都是种植的“滨海盐松”滨海区园林绿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滨海区65公里长的沿海防护堤上将通过栽植“滨海盐松”等耐盐碱的苗木,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沿海防护堤是由吹填浅海滩涂泥沙筑成的,碱性土质,栽植‘滨海盐松’对改良盐碱地,营造旅游景观,推进潍坊北部沿海防护林带和生态滨海新城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