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玉林至铁山港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精)

上传人:pm****9 文档编号:210021838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铁路玉林至铁山港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建铁路玉林至铁山港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玉林至铁山港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精)(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铁路玉林至铁山港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精) 国环评证 甲字第3210号 新 建 铁 路 大理至瑞丽线工程变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四年四月 1项目概况 大理至瑞丽铁路地处XX省西部地区,工程所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沿线区域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滇西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国土资源的开发,发展滇西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族团结,加快边疆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新建铁路大理至瑞丽线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项目之一,也是我国西南进出境通道之一的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2、项目的建设对填补滇西地区的路网空白,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构筑滇西地区与内地交流的主通道,改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建铁路大理至瑞丽线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项目,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0号)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07】 7号关于新建铁路大理至瑞丽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进行了批复。2008年6月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133.66km)开工建设。保山瑞丽段尚未开工建设。 由

3、于大瑞线地质地形复杂困难,经加深地质工作后,2013年8月完成新建铁路大理至瑞丽线补充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可研对线路方案从地方规划、工程地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工程变更后线路位于XX省西部地区,东起广大铁路终点大理站,向西经漾濞、永平、保山、潞西等市县,跨越漾濞江、顺濞河、银江、澜沧江、怒江等,西至瑞丽,线路长329.545km。全线隧道共44座,总长216080km;全线桥梁108座,长36.335km;全线设置车站26个。工程总投资266.52亿元,施工总工期7年。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线路经过地段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荒草地和耕地为主要;生

4、态环境现状类型以高原山区森林生态系统、荒草地生态系统平坝的农田生态系统为主,其中高原山区的林地生态系统主要在长大隧道顶部地段;沿线区域人均耕地面积少。 2、经过路段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为半常绿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灌丛等。评价区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具有一定的次生性。 4、沿线野生动物的种类虽然相对较多,但是各种动物的种群数量较少。 5、铁路经过的县、区水土流失侵蚀强度以轻度、中度为主。 6、线路经过区域分布有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洱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漾濞石门关省级风景名胜区、保山博南古道省级风景名胜区、德宏大盈江瑞丽江国家级风景

5、名胜区;苍山国家地质公园等生态环境敏感区。 2.2生态环境影响 1、工程占用土地类型为耕地、草地、林地等为主,不会对沿线土地利用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 2、工程占用土地导致土地生产力的损失,主要影响保山及芒市坝子地段。 3、工程建设不会对沿线植被类型造成毁灭性破坏,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植物物种多样性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拟建铁路大多以长隧道形式通过,尽可能减少对地表植被的扰动,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植物多样性。 5、由于本工程大量采用隧道工程,铁路工程建设不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在项目施工期间,野生动物(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大多数会通过迁移及飞翔来避免项目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施工期

6、间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大。而当项目施工期结束后,迁移出项目区的动物中的一部分会返回原来的栖息地。大部分会在项目区周围的临近区域重新分布,因此项目施工结束后在整个区域动物的多样性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6、大瑞铁路跨桥河地段不涉及鱼类“三场”分布。 7、对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工程开工段主要以隧道、桥梁、车站形式经过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工程造成了保护区的自然植被面积的少量减少,不会对保护区的功能、保护区的结构完整性造成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XX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建设单位正办理相关法律手续。 8、对苍山洱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影响 工程主要以隧道形式穿越风景区,

7、距离游客集中的大理古城、三塔、蝴蝶泉及苍山游览区距离大于10km,线路与旅游线路无交叉,工程建设不改变山体地貌,不破坏景观,对风景名胜区的结构完整性无影响。 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XX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建设单位正办理相关法律手续。 9、对苍山国家地质公园 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地质公园南部自然生态区,穿越段总长8.483km。隧道穿越段未涉及地质公园保护区和重要地质遗迹点,隧道进出口均在地质公园范围外。线路穿越段对整体地质景观影响较小,不会对地质公园产生影响。 国土资源部已行文同意大瑞铁路穿越云南大理苍山国家地质公园。 10、对漾濞石门关省级风景名胜区影响 工程以隧道形式由景区马尾水游览区西南

8、角穿过,景区内工程线路长1.0km。工程远离风景名胜区景点与游览线路,工程建设不破坏景观的连续性,同时也不影响风景名胜区结构的完整性。 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XX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建设单位正办理相关法律手续。 10、对保山博南古道省级风景名胜区影响 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博南古道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水寨景区及XX县区中心XX县区景区,景区内工程长1.776km。铁路工程不会对风景名胜区景观造成破坏,进出风景区道路位于铁路隧道顶部,铁路工程建设对景区影响轻微。 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XX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建设单位正办理相关法律手续。 11、对大盈江、瑞丽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影响 风景区内工程总长度

9、7.825km,分别涉及大盈江、瑞丽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畹町及瑞丽江两个景区。 线路以隧道形式穿越畹町景区的二级保护区,隧道进出口均不在景区范围,工程建设对畹町景区无影响。线路以桥梁及路基形式沿既有320国道进入瑞丽江风景区的二级保护区,与320国道距离100400m,景观包括河流、农田植被及村庄,工程在施工期对该景区有一定程度影响,但施工完毕后,由于该区域光热降雨条件好,非常适宜植物生长发育,路基两侧可以较快形成绿化带, 铁路工程对景观的影响将降低到轻微。 建设部已行文同意线路穿越大盈江、瑞丽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2、对文物古迹影响分析 大瑞铁路以隧道形式穿越松山遗址保护区规划控制地带,距

10、离其平面直线距离为51m,隧道埋深1030m。该地段施工不会影响地面文物的安全与稳定,工程建设不会影响地面景观。 2.3防治措施与建议 1、前期管理措施 (1)合理调配工程土石方数量,减少工程取弃土石方数量;(2)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进行基本农田占补平衡; (3)贯彻环境保护设计理念,从环境保护角度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 2、施工期管理和工程措施(1)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2)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力度; (3)对取、弃土场采用浆砌片石、植树种草绿化等措施,控制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及时对取、弃土场地进行复垦、绿化; (4)对铁路用地范围内进行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设计。 3、运营期管理措施 (1

11、)在项目区内设置告示牌和警告牌,提醒大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 (2)加强对项目区内的生态保护,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法; (3)建成投产运营后,运营单位重点要加强对沿线林草植被的管护,确保沿线植被的恢复和水土保持功效。 3声环境影响分析 3.1声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范围内共分布有78处敏感点,其中居民区69处、学校7所、医院2所。沿线环境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 3.2声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施工期间,推土机、挖掘机和打桩机等施工机械对施工场地附近居民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重大桥梁、隧道工程,由于施工周期较长,施工人员较多,施工机械

12、多,对附近居民区噪声影响较大。 工程建成运营后,铁路沿线噪声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铁路边界处,昼夜预测值均满足gb12525-90修改方案铁路边界噪声限值70/60db(a)的要求。4b类区昼间预测值近期达到4b类标准要求;部分预测点夜间超过4b类标准。2类区昼间预测值近期达到2类标准要求,部分预测点夜间超过2类标准。 3.3防治措施与建议 施工期声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有。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噪声大的施工机械远离居民区布置;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昼间,施工工艺要求必须连续作业的,应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加强施工期环境噪声监测等。 运营期设置声屏障、通风隔声窗、功能置换或拆迁等措施

13、。建议采取合理规划及建筑物布局、控制铁路两侧用地、加强铁路管理、提高铁路装备技术含量、加强铁路两侧绿化、建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等措施进一步减低铁路噪声。 4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4.1振动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范围内共有敏感点58处,其中居民区54处,学校3处,医院1处。沿线敏感点其昼间监测结果均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相应标准要求。 4.2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距离线路中心线30m处及30m外振动预测值昼、夜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铁路干线两侧”昼间80db/夜间80db标准要求。 4.3防治措施与建议 对强振动施工机械要加强控制和管理,在敏感点附

14、近要控制强振动作业。根据隧道施工断面与建筑物的距离、隧道的岩性以及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合理选择施工方式,按照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在爆破影响距离内控制或不进行爆破作业,保障地表建筑物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及时与居民沟通,时刻监控施工对建筑物及地表的影响。若建筑物出现异常,应立即对人员、财产等进行疏散,对损坏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按照损坏情况进行合理赔偿。 建议沿线地方规划部门参照本报告书,严格控制新建住宅等敏感建筑物与本线之间的距离,从规划建设开始就避免铁路振动影响。建议按照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要求,将距铁路较近的敏感建筑结合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逐渐拆迁或改变其使用功能。运营期要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轨道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旋轮工作,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 5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5.1电磁环境质量现状 本工程沿线城镇居民收看电视主要采用有线方式,农村居民则多数采用卫星天线接收卫星电视信号。铁路沿线除靠近大理附近的敏感点电视信号较强,采用普通天线收看效果较好外;大部分敏感点地处山区,广播电视信号场强很弱,采用普通天线无法收看。 5.2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后大部分居民收看电视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