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上传人:cc****pp 文档编号:209973315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煤矿火灾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煤矿火灾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煤矿火灾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煤矿火灾专项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煤矿火灾专项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煤矿火灾专项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煤矿火灾专项应急预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指导思想2二、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救工作指挥系统3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四、矿井火灾危害程度分析4五、应急工作原则6六、矿井火灾灾害处理注意事项:7七、预防与预警9八、预警行动10九、应急响应11十、处置措施12秀华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火灾隐患的危害比较严重,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井下的 环境比较复杂,施救条件有限,给井下火灾事故的抢险工作带來很多 不利因素,而且火灾事故是属于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发生的,也 是经常被忽视的。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角度必须制定火灾应急 救援预案,下面主要针对我矿井下火灾事故如何采取有效实施应急救 援工作;必须加强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和

2、学习,并认真贯 彻执行,提高对火灾事故严重性的认识,同时制定井下火灾隐患及其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井下火灾事故的发生和规范井下火灾事故的预防 和管理特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安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针对煤矿井下火灾事故突发性强、情况复杂、救灾困难的特点,集中 煤矿和社会各部门和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井下重大火灾事故救 灾应急处理机构和其他有关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和器材,快速 反应,迅速出动,全方位做好井下重大灾害事故救灾处理工作,使事 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二、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救工作指挥系统成立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组长:田忠贵

3、副组长:吴黎明成员:安财亮、天景谋、李永杰、李小向、李斌、林泽恳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1矿井火灾灾害的类型(1) 内因火灾煤炭由丁受埋藏深度、煤层赋存条件、煤质、通风环境等方 面因素的影响,或由于上分层工作面或相邻区段工作面在开采过 程中遗煤较多,且不均衡,加之工作面沿空布置,漏风通道发育, 供氧积热条件较好等造成的自燃发火事故。一旦发生内因火灾,其危害程度严重,可造成矿井停产,烧 毁设备,危及现场工作人员和着火地点回风侧工作人员生命安 全,属于矿井重大事故。由于受埋藏深度、煤层赋存条件、煤质、通风环境等方面因 素的影响,可能出现自燃发火灾害。(2) 外因火灾a.因溢煤堵皮带或司机失

4、误造成过卷,引起火花造成皮带着火;b.不及时更换防爆性能差的设备,一旦失爆,发生电器爆炸, 口J能引起火灾;C.采区变电所配电点,因电器失修,可能发生火灾;d. 漏电继电器、电焊、综合保护失灵,接地系统不符合规程 要求,当发生短路故障时,不能立即切断电源,易引起火灾;e. 井下动力、照明等供电线路遍及各类巷道,由于井下潮湿、 绝缘老化、机械外伤、吊挂不当、保护失灵等方面的原因,使电 缆线路产生火花引起火灾;f. 烧焊不按措施执行,不留监护人,遗留火种不清除,易发 生火灾;g. 在采掘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放明炮、糊炮、装药密度过 大或过小、封孔炮泥长度不够或用可燃物代替炮泥h. 因其它原因而引起火

5、灾。一旦发生外因火灾,其危害程度严重,可造成矿井停产,烧 毁设备,危及现场工作人员和着火地点回风侧工作人员生命安 全,属于矿井重大事故。矿井火灾危害程度分析矿井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如果不能及时 发现和处理,往往可能酿成恶性事故。据统计,世界煤矿重大恶 性90%以上属于外因火灾。但是外因火灾的燃烧火源早期往往 是在表面,如呆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还是易处理的。矿井火灾如果未及时发现或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一旦 发展开去,凡是烟流所流经的巷道,由于热对流和热辐射等传热 作用,高温烟流预热下风侧可燃物,使其升温燃烧从而使燃烧带 蔓延。在火源蔓延和烟流传播区域,由于空气温度高,密度下降,

6、 因热能转变为机械能产生两种作用,一是因体积膨胀和燃烧生成 物的加入引起通风风阻增加的“节流作用”;二是产生热风压而 出现的“上浮作用”。节流作用增加巷道风阻,减少风流流量。 烟流温度愈高,节流效应愈强。炽热烟流“上浮作用”对通风风 流的影响视环境条件而定。矿井火灾产生的热效应即浮力和节流 效应的综合应用,引起矿井风流状态三种形势的紊乱:风流逆转在浮力和节流效应共同作用下,反抗机械风压的 影响致使矿井某上结巷道风流方向发生变化,称为风流逆转。逆 转主要发生在其反向热风压大于正向机械风压的旁侧支路(主干 风路是指从入风井经火源到回风井的通路,旁侧支路是指除主干 风路外的其余支路)。烟流逆退在浮力

7、和节流效应分别作用下(取决于巷道倾角), 加上巷道纵、横断面方向温度、压力梯度的影响,在着火地点火 源上侧,新鲜风流继续沿巷道底部供风的同时,烟流沿巷道顶部 逆向流动。风流逆退可能发生在着火地点及其相连接的主干风道 0烟流滚退在火源下风侧节流效应和巷道断面温度、压力梯 度影响下,在新鲜风流沿巷道底部按原风向流入火源的同时,火 源产生的烟流沿上风侧巷道顶部逆向回退并翻卷流向火源。在一 定条件下,这种现象也可能发生在下风侧。逆转以同种流体单向流动为主,逆退是不同流体(烟流与新鲜 风流)异向流动,滚退是在同一断面上,既有新风和烟流的异向 流向动,又有烟流翻卷引起的同种流体异向流动。滚退是逆退和 逆转

8、发生的先兆。上述风流紊乱的发生,不仅使井下风量减少,容易产生的易 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蔓延到非着火巷道,扩大火灾烟流影响 范围,还会将这些气体回流到火点加剧燃烧甚至爆炸,严重影响 灾害的抢救。五、应急工作原则3.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即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 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两个事故损失控制的关键点,把遇险人 员、受威胁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不准放弃一丝 解救遇险人员脱离险情的希望。同时,要确保抢险人员的安全, 不准有新的人员伤亡。3. 2坚持在对灾区人员实施救援时先生存者后遇难者的原 则。3. 3坚持防止事故扩大

9、的原则。3. 4坚持保护环境,有利于灾后重建和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六、矿井火灾灾害处理注意事项:瓦斯矿井处理火灾吋,除了高温烟流及火焰对人员造成威胁 外,另一个最难解决的难题是会发生瓦斯爆炸。及产生一氧化碳、 因此,在瓦斯矿井处理火灾时,对灾区要进行合理的通风,防止 瓦斯爆炸的发生(合理的通风对此有决定性作用)。在火灾处理过 程中,必须监测掌握瓦斯、一氧化碳的变化,合理调度风流,其 原则是有助于控制火势,又能冲淡瓦斯,及吋将瓦斯排走。不能 随意减少或中断灾区供风,必耍时(瓦斯浓度上升)还应增加火区 供风量,加强巷道维护,防止冒顶堵塞巷道,增加巷道阻力,风 量减少而瓦斯聚集。1)上下山和运输平巷

10、发火时,如果在火源的上风侧有掘进头和 废巷,应将积存瓦斯的巷道严密封堵。在火源的下风侧有冒顶、 废巷和掘进头聚集瓦斯时,对灭火人员威胁最大,为防止瓦斯爆 炸应呆断封闭火区,或进行局部反风,将这些瓦斯封闭后,再组 织人员灭火。2)处理巷道高冒处火灾时,必须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迫使火 源局限在高冒处),在火源的下风侧设水幕,然后在高冒处两端 用水枪灭火。3)处理瓦斯矿井独头巷道火灾时,不能停风,要在保持正常的 通风或大风量的条件下处理火灾。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如人员 撤退时停掉局部局扇或火焰烧断风筒),风流中断或风机停转时, 应检查巷道中瓦斯和烟雾情况,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1%、 氧 化碳浓度不超过

11、0、0024%时才可以进入救人灭火。特别是上山 独头煤巷发火,如果风机已停转,在无需救人的情况下,严禁进 入侦察或灭火,应立即在远距离封闭。对于下山掘进煤巷迎头发 火,在通风条件下,一氧化碳、瓦斯浓度不超过规定时可直接灭 火。若在下山中段发火时,无论通风与否都不得直接灭火,要远 距封闭。当直接灭火无效或不可能时,应封闭火区。在瓦斯矿井封闭 火区是相当危险的工作。应根据瓦斯涌出情况,通过加大风量将 瓦斯浓度降至1- 5%以下,于火区进风侧和回风侧同时建造防 火墙,并在三分之二高处留有通风排气口,然后在统一指挥下同 时封口。这种封闭方法,不易产生瓦斯爆炸,即使燃烧,人员安 全系数也很大。这是因为防

12、爆墙建毕后,火区氧气消耗快,可生 成大量CO2,有助于抑制火势,同时瓦斯上升慢,不易达到爆炸 浓度。24小时后在防爆墙掩护下建筑永久密闭,完成火区的封 闭工作。如果人力物力不足时也可封闭火区进风,但密闭墙的位 置应尽量靠近发火点,并且保证墙体绝对严密,否则由于风侧空 间过大或密闭质量不好,积存大量瓦斯极易造成爆炸。当在多头 巷道封闭时,应先封闭困难大的风路及分支风路(风量小的风路), 然后封闭主要风道(风量大的风路)。进风侧封闭后,等待1至3 天,待火区稳定后再封闭火区回风。实践证明,火区进风侧封闭 后十多小时,回风侧的烟雾减少70%,温度下降50%,瓦斯浓 度也有明显降低,这种封闭方法也是比

13、较稳妥可靠,只是要强调 进风侧密闭要距发火点近和严密不漏风,否则会产生爆炸,同时 在砌墙的过程中(如有条件)注入惰性气体会更安全。封闭采区内的火区时,还应考虑某巷道封闭后,是否会造成 临近采空区内瓦斯被大量吸出通过火源引起爆炸。另外还必须强 调任何情况下,不准先堵回风、后堵进风,否则会发生火烟逆退 或瓦斯爆炸。七、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监控预防认真落实公司防火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一通三 防”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防止火灾事故。 防止火灾事故可采取如下安全技术措施:(1) 合理开拓开采及通风系统在开采自燃发火严重的煤层时,可以将运输大巷、回风大巷、 采区上下山、集中运输平巷

14、和集中回风巷平巷等服务吋间较长的 巷道布置在煤层底板的岩石中;尽量采用长壁式采煤法。矿井通 风网络结构简单,风网阻力适中,主要通风机与风网匹配,通风 设施布置合理,通风压力分布适宜。矿井以中央分列式或两翼对 角式通风方式为好,采区应采用分区通风。(2) 防止漏风及时封闭采空区,维护好密闭等通风设施,尽量减少漏风。(3) 预防性灌浆将水、浆材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制成一定的浓度的浆液,借 助输浆管路送往可能发生自燃的地区,以防止自燃火灾的发生。(4) 阻化剂防火阻化剂是一些吸水性很强的有机盐类,当它们附着在煤粒的 表面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煤的表面形成含水液膜,从而阻 止了煤与氧的接触,起到了隔氧

15、阻化作用。(5) 均压灭火法设置调压装置或调整通风系统,以降低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 差,减少漏风量,达到抑制口燃的目的。(6) 惰性气体防灭火往火区注入氮气灭火。(7) 在一般的矿井条件下,氧浓度是满足的,只要可燃物有引燃 热源就有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因此,须加强对火灾的监测, 一旦发现火灾,立即发布事故预警,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八、预警行动1、矿井各施工地点及各ill同室安设直通调度室通讯电话,当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班组长、安监员和施工人员,立即 电话汇报调度室,汇报清事故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灾区人 数,危害程度及现状。2、矿井事故汇报程序矿内汇报程序%1 井下人员一旦发现或接到灾害通知,必须迅速报告矿调度 室,并按通知要求行动。%1 当事故发生后,现场管理人员要详细了解事故的时间、地 点、火灾灾害的范围、受堵或埋压人数、通风及瓦斯涌出状况、 生产系统的破坏情况,并立即与调度室联系。%1 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必须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向 矿长、总工程师报告,并根据灾情及时向集团公司调度室汇报, 向矿山救护队报警。九、应急响应6. 1响应分级火灾事故响应分级同综合预案5. 16. 2响应程序火灾事故响应分级同综合预案5.26. 3应急结束当矿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排除后, 已经进入恢复阶段,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应急状态可以终止 时,向应急救援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