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209927729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七)第21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选出下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处(ch ch)_士 好(ho ho)_书画 所宝以百数(sh sh)_曝(p bo)_书画 斗(du du)_牛2.生字词拓展。 (1)“一日曝书画”中的“曝”读作_,意思是_。“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这个含“曝”的成语是_。 (2)“所宝以百数”中的“数”读作_,意思是_。“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这个含“数”的成语是_。 3.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 打击乐器 B.膨胀 C.发动 D.弹(1)锣鼓队的队员们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_ (2)好政策让

2、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_ (3)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_ (4)老师鼓励我们坚持练字。_ 4.解释词语。 志:_巍巍:_少选:_汤汤:_处士:_拊掌:_谬:_然之:_5.下面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C.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问。D.处士笑而然之。6.伯牙鼓琴中伯牙演奏的琴曲是( )。 A.高山流水B.阳关三叠C.十面埋伏D.霸王卸甲7.伯牙为什么“终身不复鼓琴”?( )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

3、自己。8.下面有一句话表述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伯牙、锺子期相传是战国时期的人,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在吕氏春秋列子等书中均有记载。B.“伯牙绝弦”比喻知音丧亡之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以表示悼念。C.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称为“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9.根据课文内容作答。 书戴嵩画牛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最后得出结论“耕当_,_”,即遇到不同领域的事,应当请教_。二、文言文阅读10.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

4、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这篇古文的题目是_,我还可以自己来写题目,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从“处士”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_。 (2)选择下划线字的意思。 好书画。( )A认为好。 B喜欢。 C优良。处士笑而然之。( )A认为说得对。 B然而。 C然后。(3)解释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4)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笑而然之。”这里的笑

5、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5)写出选文说明的道理。 11.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 (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

6、。(填四字词语) (4)如果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三、综合题12.翻译下列句子。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3.读书戴嵩画牛,回答问题: (1).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2).你认为文中的牧童有怎样的性格? 答案一、积累运用1. ch;ho;sh;p;du 2. (1)p;晒;一曝十寒(2)sh;一个

7、一个地计算;数不胜数 3. (1)A(2)B(3)D(4)C 4. 心志,情志;高大的样子;形容极短的时间;水流大而急的样子;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拍手;错误;认为他说得对 5. B 6. A 7. B 8. B 9. 问奴;织当问婢;专业的人士 二、文言文阅读10. (1)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士好画(2)B;A(3)牛在争斗的时候,力量集中在牛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现在摇摆着尾巴争斗,真是不合理呀!(4)正确;正确;错误(5)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1. (1)伯牙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像锺子期那样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知音了。伯牙认为世界上没有知音是件痛苦的事儿,而且再遇知音是很难的,“知音难觅”就是这个道理。(2)真正了解自己;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3)欣喜若狂;悲痛欲绝;深情厚谊(4)B 三、综合题12. (1)琴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2)钟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3. (1)使论据确凿充分、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2)善于观察,率真活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