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4)

上传人:pm****9 文档编号:209910766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一、*概况 *市下辖9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风景区管委,282个行政村,人口62万,面积908平方公里。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全国科普示范试点县(市)、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河南首批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35个扩权县市之一。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财政收入完成5.8亿元,增长4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增长49.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8784元和4557元,分别增长14.9和14.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7亿元,比年初增长12.8。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XX省第

2、5位,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位居第118位。 二、农业和农村基本情况 *是XX省的特色农业县市之一。全市农业人口49.5万,可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平原区可耕地45万亩,另有可耕用黄河滩地10万亩,河阴石榴、万山冬桃、*柿子等特色农产品名扬天下。近年来,我市瞄准建设现代农业、把*建成XX市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观光农业基地的总体目标,按照“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总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优质粮、林果、蔬菜、畜禽养殖等四大优势产业,培育优质农产品产业带,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力拉动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

3、45万亩优质粮、24万亩无公害复播露地蔬菜、2.5万亩日光温室蔬菜、2万亩河阴石榴、2万亩*柿子、1.2万亩万山冬桃、3万亩脱毒红薯、6万亩小杂粮、13万亩经济作物及生猪存栏23.94万头、禽存栏620.6万只、牛存栏3.84万头、羊存栏19.53万只的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等十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7.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是“XX省畜牧强县(市)”。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到13家,带动生产基地50.26万亩、农户14.2万户。农产品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农业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总数达到97个,会员达1万余人,得到了农

4、业部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20xx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1.7亿元,增长6.3;农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4557元,增长14.2。 目前,我市有282个行政村,1339个自然村,2290个村民小组,现已全部实现村村通汽车、通电话。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835.99公里,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高等级路面(包括沥青路、水泥路)。拥有省级卫生村7个,XX市级卫生村7个,279个行政村建有集体卫生所(不含个体诊所)。现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23所,在校农村中小学生80791人。90乡镇建成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市农村敬老院达到14所。民主法治示范村达到42个,其中省级2个,XX市级

5、5个。拥有民间业余文艺团体259个,40个行政村建有文化大院,其中20个已经通过市级达标验收,另有16个行政村建有村级文化室。共有170个村党支部达到“五好”党支部标准。 三、新农村建设情况 (一)具体做法。启动“试点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实施“六大行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试点示范、百村整治 在群众自愿、民主推荐、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市确定30个行政村(约占全市总数的10)作为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其基本建成能辐射带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同时选择包括乡镇政府所在地在内100个行政村进行村容村貌、镇容镇貌的集中整治,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

6、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按照错茬推进的原则,我市拟在20xx20xx年推进建设第二批20的行政村;20xx2013年推进建设第三批30的行政村;20xx2016年推进建设第四批40的行政村。 2、六大行动 (1)实施产业富民行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培育优质粮、蔬菜、林果、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巩固建立优质粮、大葱、无公害蔬菜、河阴石榴、柿子、无公害生猪、蛋鸡、奶牛、食用菌、水产养殖等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标准化农业和创汇农业。高村乡官峪村依托扶贫项目带动,投资20万元建成温室大棚50座,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每年每棚收入都在

7、1.2万元左右。今年该村准备再投入20多万新修一条道路,新建一个菌种室,再发展大棚50个,扩大食用菌种植面积6000平方米,逐步将官峪建成*市扶贫产业化开发基地。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等形式,发展订单农业或依托市场外销。像郑州博大面业限公司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第2页 市政府的积极扶持下,现已滚动发展成为年加工小麦近10万吨,年产系列挂面4万吨,总产值和年销售收入均超过1.8亿元,完成利税300万元,带动2.5万农户增收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今年公司将斥资1.2亿元建成16条挂面产品生产

8、线,项目完成后将新增年产量12万吨,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人就业,年消化优质小麦23万吨以上,利用订单带动10万农户增收,并可有力带动印刷、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 三是发展壮大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离土致富。豫龙镇槐西村依托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企业,该村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郑州光华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郑州煤机综合配件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21家,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8家。城关乡李克寨村充分发挥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全村现有各类企业85家,其中年营

9、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建筑机械行业成为支撑该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仅年上交税收200余万元,而且有力带动了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每天清晨成百上千的农民骑摩托车上班成了远近闻名的一景。广武镇桃花峪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依托旅游资源,正积极组织农民规划建设以餐饮、休闲为主的“农家乐”,既完善了景区服务功能,方便了游客,又拓宽了农民就业创收渠道。 (2)实施金色阳光行动,使更多支农政策惠及千家万户 继续落实免除农业税、良种补贴、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种粮补贴及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全部免除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书作费;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全市1000名五保户实行财政集中供养,

10、在豫龙镇、环翠峪、高村三个乡镇开展农村低保户和住房困难户连片居住试点工作,其它各乡镇选择1个村开展集中居住试点工作。其中环翠峪首批安置40户双困户集中居住的“阳光新村”建设工程已于3月23日奠基,7月份这些双困户即可搬进由政府给他们建设的水、电、路、沼气齐全的新家。 (3)实施家园建设行动,建设美好家园 一是搞好村庄规划。按照“村庄布局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协调一致、房屋建筑整齐新颖、基础设施完善配套、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各类资源高效利用、生产生活方便舒适”的要求,8月底前完成村庄规划,并根据各村村庄规划,为群众免费提供13种户型建筑模式,供农民建房时参考。根据规划引导非城中村农民建造庭院式新居和改

11、造旧居,城中村纳入市区统一规划,以建设农民社区和公寓楼为主建造农民新村。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通电、通路(有条件的村实现自然村之间村村通油路)、通班车。广播电视、电信电话网络户用率达到90。实施安全水工程,试点村自来水、方便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质量标准。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40以上。城中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三是改善人居环境。清垃圾、清路障、清沟渠污水、清废弃房舍,实行规模养殖场与农民居舍科学分离,对垃圾进行集中转化处理,实施农田林网化、农户庭院园林化和田边、河边、路边、街边、宅边全方位绿化。试点村每年进行一次“村容村貌”整治评比活动,乡镇政府

12、所在地行政村20xx年全部完成集中整治目标任务。 京城办事处曹李村突破常规发展模式,克服等靠要思想,大力进行城中村改造,垫资812万元,准备打通广武路、演武路和塔山路三条市区断头路,同时疏管道、清垃圾、改旱厕、绿街区,并组建了日常卫生清扫保洁队伍,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4)实施农民知识化行动,培育新型农民 一是加强守土生财技术培训。依托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站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沃土工程”等,使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二是强化离土致富就业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使9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每人掌握12项劳动技能

13、。三是开辟多渠道的综合素质培训。发挥教育、扶贫、科技、妇联、工会、司法等部门的培训优势,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法律、道德、健康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培训。 (5)实施文明村镇创建行动,塑造社会新风 以“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农户、文明村镇争创活动,提高农民道德素质。以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丧事简办为主,倡导文明新风。建设村级文化大院和文体活动场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繁荣农村文体事业。王村镇西大村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大力倡导社会新风,以文明促和谐,以和谐带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该村投资20多万元建成综合性文化大院,包括老年活动中心、棋牌

14、室、图书馆、门球场、文艺礼堂等活动场地,组建了盘鼓队、舞狮队、门球队、戏迷协会等业余文化活动队伍,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村民精神面貌为之一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为发展经济创造了优良环境。该村规划中的工业园区尚未开工,已有多家企业明确表示了进驻意向。 (6)实施强基固本行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以选优配强“两委”班子、进行干部综合素质培训、开展农村党建“双联双增”活动为主要内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五好”村支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广武镇党委始终把村级组织建设做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着力点,目前,全镇40个行政村,“双

15、强”干部已占80以上,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更是发挥“双强”支部和高素质“两委”班子的重要作用,早动员、快动手、细规划、实行动。该镇董庄村做为我市依靠调整种植业结构带动农民致富的典型,新的农业发展规划已经出来,该村还要继续扩大蔬菜面积,引进推广高效益的精细蔬菜,扩建蔬菜市场,使全村70以上的农户通过种菜、销菜走上致富道路。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丁福浩、市长杨福平任组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32家局委行政正职和15个乡镇党政正职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均成立相应机构,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力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抓农业的副市长李文岭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及*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暨组织机构职责分工的通知,并于3月8日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 2、实施四大班子领导联点、市乡干部包村制度 为动员、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市委决定,市、乡两级抽调500名干部分包试点村和整治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人力支援。首先,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联系第一批30个试点村,帮助试点村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