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_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86220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群体特征研究 (三)学术背景第一,学术职称。大学本质是一个做学问的场所,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系统的知识,需要学术精英进行治理。7九校联盟卸任校长全部由教授担任。有学者指出,我国大学目前行政权力具有压倒性优势,教授治校、学术主导迫在眉睫。8由于教授一般都具有高深的知识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超前的创新意识,教授治校可以缓和大学中普遍存在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矛盾,确立学术权力在大学中的主体核心地位,推动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二,学术称号。九校联盟卸任校长中,有12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占样本总数的54.5%,他们当中还有8人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占样本总

2、数的36.4%,说明九校联盟卸任校长大部分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做出过重大成就和贡献,是最优秀的学者。但最近卸任的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和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均非两院院士,打破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校自1998年以来均由两院院士担任校长的传统。第三,学术荣誉。九校联盟卸任校长中有13人获得过国外大学授予的各类名(荣)誉博士学位,占样本总数的59.1%,说明他们在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方面所作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的肯定。第四,社会兼职。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出色管理者,社会兼职可以反映大学校长的综合能力。22位九校联盟卸任校长均在各类科研院所或者社会团体中兼任一定的职务。大学校长从事社会兼职

3、有利于协调大学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关系,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但一位大学校长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过分参与社会事务,追求社会声誉和社会效益,就会忽视行政及科研工作,给大学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于是,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深入解决“四风”突出问题有关规定出台,指出领导干部的社会兼职不得超过2个,兼职时间每年不得超过25天,兼职不得获取报酬,同时向社会公开。9第五,高教研究。22位校长在任期内发表高校管理类论文5篇及以内的有5位,占样本总数的22.7%,发表6-10篇的有6位,占样本总数的27.3%,发表11-15篇的有4位,占样本总数的18.2%,发表16篇及以上的有7位,占

4、样本总数的31.8%。综合来看,发表5篇以内高校管理类论文的校长分别为陈佳洱、王恩哥、林建华、汤洪高和侯建国,除侯建国外其余校长的任期均在5年以内,因此发表的高校管理类论文也会相对较少。发表高校管理类论文在16篇以上的校长有7位,说明九校联盟卸任校长对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还是非常关注的。22位校长在任期内发表的管理类论文占其全部发表论文的比重超过50%的有4位,占样本总数的18.2%,管理类论文的比重在21-50%的有6位,占样本总数的27.3%,管理类论文的比重在0-20%的有12位,占样本总数的54.5%。综合来看,各位校长的研究较多集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管理类论文的比重低于20%的就超

5、过样本总数的一半。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中明确指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0大学校长作为学校的首席行政官,其首要职责是治理学校,这就需要加强对高教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由某一学科领域专家的学者型校长向擅长经营管理的专家型校长过渡是世界大学校长选拔的一个趋势。(四)职业背景第一,工作经历。22位校长中从本校副校长升任校长的有15位,占样本总数的68.2%,从其他高校调任校长的有2位,占样本总数的9.1%,从科研单位调任校长的有1位,占样本总数的4.5%,从政府机关调任

6、校长的有4位,占样本总数的18.2%。九校联盟卸任校长中接近70%从本校副校长或常务副校长升任为校长的。本校副校长的工作经历对校长熟悉本校管理状态以及人事关系非常重要。这种大学校长提拔模式属于高校内部提拔校长的传统模式,体现出大学校长任命中经验传承的重要性。22位校长中有9位自毕业至就任校长始终就职于同一所高校,占样本总数的40.9%,曾在多个单位供职的有13位,占样本总数的59.1%。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校长的职业历程主要是以在同一所大学内流动为主,这样晋升上来的校长更为熟知校情校史,便于管理学校。从其他院校或研究所调任过来的大学校长则有利于促进大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艺术的交流。而像周其

7、凤、杨卫、王树国、杨玉良等大学校长,从高校调往教育部门任职锻炼,再回到高校任职校长,这种“外调回任”的模式11,实际上也是校长培养的一种路径。大学校长是内部提拔还是外部选聘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以及不同大学的历史发展水平,有研究指出,亚洲一流大学采用内部提拔模式选拔校长的大学仍然占大多数12,而据美国教育理事会的相关数据显示,美国高校校长只有约1/4来自本校13,这与美国一流大学的教师选聘制度也有关联,他们为了防止近期繁殖,通常不会选择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此外,历史悠久的大学更倾向于选择熟悉学校文化传统的本校毕业生作为大学的管理者,新兴大学则更倾向于选拔毫无本校学习工作经历、但拥

8、有丰富的海外教育工作背景的管理者。故大学校长是内部提拔还是外部选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第二,任职年龄。22位大学校长的首次任职平均年龄是54.4岁,其中45岁以下的有1位,占样本总数的4.5%,45-49岁有4位,占样本总数的18.2%,50-54岁的有5位,占样本总数的22.7%,55-59岁的有10位,占样本总数的45.5%,60-64岁的有2位,占样本总数的9.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新年龄分段标准,九校联盟卸任校长主要由中年人(45-59岁)担任,比例为86.4%。14而“985工程”大学中年校长的比例仅为47.2%。311-16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

9、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第4点提出:列入中央管理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初任时,提拔任职的年龄一般不超过58岁。15九校联盟均属于副部级单位,其校长列入中央管理,九校联盟卸任校长初次任职年龄也基本符合该项规定。九校联盟卸任校长这样的任职年龄结构,反映出九校联盟需要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学术精英担任一校之长。大学校长的施政显现成效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治学理念及改革创新也需要有足够任期去实现。表8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首次就职年龄统计分析表60-64岁55-59岁50-54岁45-49岁44岁及以下人数210541占样本总数的比例9.1%45.5%22.7%18.2%4.5%平均年龄54.4岁第三,任职年限。对于校长

10、的任期,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党政领导班子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5年,任期届满应及时换届。任期内可根据工作需要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个别调整。领导干部担任同一职务的年限不得超过10年或两届。15而在此之前,对于校长任期,没有相关法律或规章作出明确要求。根据九校联盟22位卸任校长的任期情况,可将他们分为长任期型校长(任期10年以上)、中任期型校长(任期6-10年)和短任期型校长(6年以下),根据这一分类标准,由表9可知九校联盟22位卸任校长中长任期校长有5位,占样本总数的22.7%;中任期校长有8位,占样本总数的36.4%;短任期校长有9位,占样本总数的40

11、.9%。九校联盟卸任校长任期最长的是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的杨士勤,任期18年,任期最短的是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和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任期都是2年,九校联盟卸任校长平均任期为7.5年,这说明九校联盟校长任期相对稳定。一般来说,一所大学能否得到很好的发展,跟其校长的办学理念能否实现有很大关系,大学校长的任期越长,越有利于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能够有较长时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有利于大学校长安心办学,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大学校长的任期越短,容易出现急进的短视行为而不重视学校的长远发展,其领导作用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取得成功的几率就越小。表9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任职年限统计分析表1-5年6-10年11年

12、及以上人数985占样本总数的比例40.9%36.4%22.7%平均任职年限7.5年第四,选任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条规定:高等学校校长,由符合教育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高等学校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16但是这条规定并没有从法律上明确大学校长的选拔产生方式。我国大学校长全部属于党政领导干部,其选拔程序纳入到干部选拔工作程序中来。目前我国大学校长选拔主要采用行政任命制,由于九校联盟全部属于副部级单位,其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由中央组织部任命。以往九校联盟校长任命时一般都是原校长卸任与新校长上任同时进行,但浙江大学校长杨卫2013年2月卸任后,直到2013年6月林建华上任

13、,浙江大学校长之位空缺达4个月之久。2015年1月林建华履新北京大学校长后,浙江大学新校长到2015年3月才上任。2015年1月侯建国到科学技术部任职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位置同样空缺,直到2015年3月中组部才任命新校长。陈吉宁2015年2月到环境保护部担任党组书记、部长时,同时还担任着清华大学校长一职,直到2015年3月清华大学新校长才到任。第五,离职去向。九校联盟22名大学校长卸任后的去向较为多元化,其中许智宏、周其凤、王大中、谢绳武、徐通模、杨士勤等6名卸任校长回到原来工作岗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杨福家、汤洪高、朱清时、林建华仍然继续发挥管理才能,受聘其他高校担任一校之长或党委书记,亦不

14、乏卸任校长到国家部委、科研院所任职。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注重从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培养选拔党政领导班子成员。”172015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履新科学技术部,任副部长;2015年1月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就任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2月任环境保护部部长;2015年3月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转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总而言之,这些卸任校长们都退而不休,很大一部分卸任校长继续追寻自己的科学梦想,也有数位利用自己多年的大学管理经验和理论知识,成为我国其他大学或政府任职的优秀候选人。第六,卸任年龄。我国九校联

15、盟卸任校长绝大多数卸任年龄超过60岁,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为72.8%。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中相关规定,九校联盟大学校长属于副部长级的正职,退休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个别虽已达到退休年龄,但因工作需要,身体又可坚持正常工作的,经组织批准,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暂不退休,继续担任领导职务。18前述“一定时间内”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都不超过三年。同时,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规定第六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19其中,卸任时年龄最大的是清华大学卸任校长王大中,任期9年,卸任年龄为68岁,卸任时年龄最小的也是清华大学卸任校长陈吉宁,卸任时年仅51岁。表10 九校联盟卸任校长卸任年龄统计分析表65-69岁60-64岁55-59岁51-54岁人数7951占样本总数的比例31.9%40.9%22.7%4.5%平均年龄61.9岁第七,卸任原因。从表中可以看出,九校联盟大学校长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年龄原因或任期届满卸任,也有一部分为转任或提拔。近年来,知名学者从政,担任中央或地方重要领导,已成为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2015年1月28日起,清华大学卸任校长陈吉宁担任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2015年1月起,中国科技大学卸任校长侯建国担任科技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进入2015年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