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_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83653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_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_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问“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摘要:不管是经济理论与实践、政治理论与实践还是文化理论与实践,皆存在着普遍的失谐关系。在中西古今视野中,西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古代中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也存在着普遍的失谐关系。和谐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具有平等性、创新性、短期性、情境性等特征。失谐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则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失谐状态与和谐状态交替出现,不断发展,螺旋式上升。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谐关系,失谐关系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暨河南大学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中国经验研究”(项目编号

2、:2016-JSJYZD-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一直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失谐关系备受关注,但抛开理论与实践失谐关系的普遍性,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失谐的特殊性,恰恰回避了问题的机理性。如果教育学之外的别的学科领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失谐关系普遍存在,如果古代中国和古今西方两个时空范围内,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失谐关系也普遍存在,那么就不必过于在意中国当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失谐。当然,不是要回避失谐的问题,而是旨在说明要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保持合理的预期。教育理论者不必太过悲观,以至于对教育学科失去信心,而应按照理论与实践的普遍规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孜孜不怠。一、何类“

3、理论和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实践哲学的重要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并不是只存在于教育领域之内,也存在于教育领域之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失谐不仅存在于当下中国,也存在于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教育领域。(一)教育领域之外的理论与实践关系1.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的关系经济理论是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几个主要的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理论的创新来自对新经济现象的分析或对旧经济现象的新解释。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看不见的手”的经济理论的创始人,他是古典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回顾英国经济学的发展,从配第到斯密的一百年间,英国经济学理论与英国经济实践不断地互动和磨合着。在斯密之前,几乎所

4、有的经济学家都着眼于经济政策,不大注意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急于对市场进行干预,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对失谐的。正是在吸取洛克、诺思、马西、休谟、斯图亚特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亚当斯密创立了古典经济学体系。他从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这个核心而复杂的问题入手,获得了重大的理论发现,即自由市场机制。斯密建构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体系,强调“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调节作用,为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的阶段性和谐作出了卓越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斯密之后,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就会一直和谐下去。随着经济实践的变化,二战前后,强调“看得见的手”的政府干预作用的凯恩斯主义逐渐走向了历史的前台。阶段性和谐依然“好景不长

5、”。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失业问题突出、发生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受到质疑,时代呼唤新的经济理论。在旧理论遭受质疑,新理论还没有站稳脚跟的中间,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处于失谐状态。即便宏观经济理论能够立得住、行得通,微观经济理论也未必完美无缺,在此意义上,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仍旧处于失谐状态。2.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关系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涉及面较广,分析这对关系不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例。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理论,是指导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科学方法论,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源自实践、服务人民的政治理论。她本身就是科学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磨合的产物。离开对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科学阐明,离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把握,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性的一面。除此之外,没有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没有人民群众对理论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在引进中国后,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一道根据时代特质和形势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长期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时而和谐、时而失谐,失谐为再次和谐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和谐推动了中国革命和改

7、革的长远发展。如“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就分别指导了中国革命和改革的历史转折,为中国革命和改革走向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伟大的阶段性成果,都很好地回答了所在时代提出的实践问题。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终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永远在路上。3.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的关系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不和谐屡见不鲜、司空见惯。文化受制于政治、经济,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失谐,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的失谐加之政治经济理论与政治经济实践的失谐,使得文化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失谐充满了某种必然性。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例,同一部作品被不同的人演绎就有不同的韵味,原因之一就在于指导不同戏曲流派的

8、表演理论有所不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美学家李渔(1611-1680),著有笠翁十种曲笠翁一家言十二楼闲情偶寄等五百多万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被后世誉为“中国戏曲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李渔设立戏班在各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戏曲演出经验,滋养了较为完备的戏曲理论体系。李渔在戏曲理论方面的才能是得到历史公认的,但李渔的戏曲理论与戏曲实践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并不相称,很多人认为前者成就高于后者。按理说,李渔集导演与老板于一身,可以按照完备的戏曲理论体系打造戏曲演出实践,但他最出色之处仍然是较为完善的戏曲理论体系。这就是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之间的差距,即便是理

9、论创建者自己去贯穿自己的理论也未必能做到尽如人意,似乎就更不能奢求其他文化实践者将实践与理论无缝衔接、填补鸿沟。说是无条件的,做是有条件的,这便是失谐的机理性之一。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文化理论与实践可以相得益彰,也无意否认其和谐性。毕竟,李渔理论来自自身的戏曲实践,实践也滋养了其戏曲理论,理论并没有完全起到作用,并不是否定其对自身戏曲实践和别人戏曲实践的指导作用。(二)中西古今视野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索,可以追溯“理论”与“实践”两词的起源。在西方传统中,理论与实践原本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据考证,“理论”(theory)一词来自希腊语的“

10、theatai”(旁观者,旁观之意),其基本涵义是“沉思”,而不是参与到实践中去。理论和实践是西方传统二分哲学中的一对范畴,其对立性远远大于统一性。理论指向永恒和神性,实践指向当下和德性。理论的本源规定了它脱离实践而存在的特点,理论不接触实践但又要超越实践,高扬神性。实践就是实践,实践活动就是目的,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至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和谐与否、理论是否指导实践的问题,似乎在纯粹的理论者和实践者眼里并不是问题。换言之,理论与实践互不勾连,理论者觉得并无不妥,实践者也觉得并无不妥。教育附着于政治,哲学塑造出政治,哲学的理论实践二分复制出教育的理论实践二分。因此,西方原初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1、并不一定非要相关。文艺复兴之后,伴随着人的出场、神的退场,人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人既是理论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一面与相对立的一面相促而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立联系被凸显出来是社会的进步。人的出场把本无多少瓜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变得“剪不断理还乱”。教育理论虽与神性仍有关联,但理论的目的总体上是指向人的。教育实践是人来作为的,虽有终极关怀,但面向真实生活。一个为人,一个人为,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失谐成为真问题。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从哲学中逐步分化出来,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人们一度认为科学就是自然科学的代名词,无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可避免地影响到

12、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教育理论的研究手段都越来越接近自然科学,多采取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西方教育理论的任务更偏向于描述教育事实、解释教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从而发现教育事物的内在联系。因为研究数据来自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似乎变得接近起来,二者似乎又合一了。不过,真理和价值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教育学知识生产乃至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不可或缺。对教育价值的探寻从没有因实证主义旗帜的高扬而停止过。在大历史的脉络中,由于价值和真理的复杂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和谐的。加上受教育学科的制度化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影响,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作为两个不同的职业

13、被分离开来,教育理论者与实践者分别长期处于不同的教育环境中,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明显不同,西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在长时段中处于失谐状态。2.古代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提到古代教育思想,就不能不提及孔子和论语。孔子一生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而论语则记叙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并以孔子言行为中心。教育理论(思想)与教育实践两者处于磨合的状态,连智慧如孔子的人也是在实践检验中不断改进和圆润自己的教育思想。论语公冶长云:“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意思是,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

14、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孔子最初认为根据一个人的话可以判断他的行为,但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个想法是有限度的,判断一个人可否雕琢不仅仅要听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国古代教育家都是在鲜活的育人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如此,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也是如此,朱熹是在不断地与不同学生交流中,在书院活动中,在著述与读者的不断互动中,渐渐丰富自己对教育目的、教育阶段、教育内容和教育(读书)方法的体知。孔子和朱熹思想是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折射,也是失谐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突破。孔子和朱熹都是用一生来探究理论的,他们的理论成果是璀璨的,这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和谐状态的魅力和吸引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失谐与和谐状态交替出现,但失谐是常态。从古至今,从西方到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都是这样一种常态。教育理论是一元的,教育实践是多元的。一元和多元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一对多,不同情境中的对应性肯定是个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不断地从失谐走向和谐,从和谐中衍生出新的失谐。这种和谐与失谐状态的交替并不似钟摆左右轮回,而是不断回应时代需求螺旋式上升。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