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国家版的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五大综合类门户网站的研究_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83363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纲要》国家版的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五大综合类门户网站的研究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规划纲要》国家版的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五大综合类门户网站的研究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规划纲要》国家版的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五大综合类门户网站的研究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规划纲要》国家版的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五大综合类门户网站的研究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规划纲要》国家版的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五大综合类门户网站的研究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纲要》国家版的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五大综合类门户网站的研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纲要》国家版的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五大综合类门户网站的研究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规划纲要国家版的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五大综合类门户网站的研究 舆情分析根据民众关注的排名前十位的热点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义务教育:解决择校问题根本是教育公平,减负要举全社会之力针对最受关注的择校问题,一些专家发表了自己的建议。中央教科所所长、规划纲要起草组成员袁振国分析解决择校问题最主要的是把普通学校都建好,减少学校之间的差异,其次要促进教师流动。国家督学、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最迫切、最难解决的是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指出均衡发展不是完全平均发展,应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社会也应对均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从具体操作看,地方政府应解决教师编制和学科的结

2、构性问题。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建议,教育收费和学校脱钩是解决择校难题的关键。他认为,最大限度达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有两个途径,第一是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要满足学校基本的费用,同时投入应均等化;第二,对所有的教育收费,应彻底和学校脱钩。此外,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一直以来是个难题,而且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中入学率已经很高的情形下,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似乎并没有减轻的迹象,有些地方甚至越来越严重。许多专家建议,减负要举全社会之力,建立全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学校、社会、家庭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切实把“减负”贯穿到教育教学和校内校外各个方面。(二)高中教育:应追

3、求“绿色升学率”,缓解升学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是网友们对高中教育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一些专家提出了“绿色升学率”这一概念,这是此次专家建议中的一大亮点,成为了各大网站对于此问题关注的关键所在。这一观点认为,GDP讲要绿色的GDP,升学率也要讲“绿色”,就是说把升学率作为一个结果,而不能作为唯一的目标,出发点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高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非常复杂,特别是我们国家现在就业压力非常大,导致升学压力也非常大,因此想办人民满意的高中不考虑升学率肯定是不行的,但要把关系处理好,并不是反对升学率,而是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三)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多样化的办园体制

4、,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尚待时机民意调查显示,68.6%的民众认为,要解决学前教育相关问题的根本是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制中。但对于这一呼声,许多专家给出了否定的态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学前教育不可能纳入义务教育,未来也没有必要纳入,其理由一是义务教育本身是一种范式教育,所有人学习同样的课程,但在幼儿阶段不适合;二是因为不同幼儿个性不同,不同区域观念也不同,因而政府需要做的是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并从政策上落实。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则认为,根据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程度和经济条件,学前教育不应该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因为目前义务教育的重点在于巩固教育成果并提高其教育水平,并

5、无更多需要发展学前教育。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也表示,政府要满足财政对学前教育的基本投入,但是政府的投入是低水平和广覆盖的,所以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鼓励多样化的办园体制,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四)高等教育:加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渐去“行政化”高等教育“去行政化”问题是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为“高校是否应该取消行政级别”、“是否应该教师治校”、“高校能否去行政化”。许多专家呼吁高等教育“去行政化”,他们认为高校是学术单位,不该有行政级别。学校行政化的后果就是使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限制了学术生产力,使创新人才“难产”,对学校科研和教学质量造成损害。南

6、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授治校、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是大势所趋,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教授代表着学校学术发展方向,应该形成崇尚知识和作为的大学文化,而不是崇尚权力和地位。”也有专家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指出,“有人说高校行政人员太多,什么事情都是行政人员说了算,这不符合事实。高校工作有学术和行政两大类,行政为学术服务,大学里的行政工作必须要有,这些工作包括人财物的分配、安全保卫、后勤等。”总之,高校一定要开启“去行政化”之路,但不能盲目的“去”,首先要弄透“行政化”的意义。另外,“去行政化”不能仅在教育领域单打独斗,需要社会机制、体制的改革和相关行业的

7、共同努力才能成功。(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育公务员制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针对当前我国教师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的现状,一些学者倡导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修改教师法或对公务员法做出补充规定,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获得教师职位的公办普通中小学教师的身份确认为教育公务员,从法律上保证公办普通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待遇与公务员一致,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社会地位,进而提高其整体素质,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教学条件,实行农村教师岗位补贴,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针对教师工作负担过重问题,民众呼吁能够切实减轻教师,特别是农村教

8、师的额外工作负担,使得他们能从生活老师角色中解放出来,专心从事教学工作。(六)继续教育:提高继续教育的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此次规划纲要对继续教育给予极大的关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明确界定了继续教育的概念,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各种要素,并在继续教育的体制机制运行方面提出了一些举措,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契机。一些专家也针对继续教育的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指出,改革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继续教育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9、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调整录取名额分配指标、改革自主招生和分类录取在提供考试招生制度建议时,以法学界、教育界专家为主,普遍认为国家不应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办学,而应该让不同层次的大学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平等竞争,一方面通过国家财政对部属大学切实履行中央义务,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通过自己的办学业绩和社会贡献吸引广泛的民间支持,通过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减少乃至消除部属大学的地方依附。在调整名额分配指标方面,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光谦认为,学校的目的是教学而不是升级,他提出应该取消高校招生的批次,建议划定一个最低分数线,各校同时录取,这样“差生”就有了同样的受教育平台,优者则会更优。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

10、研究中心张千帆教授等学者认为,高考“按地域分配招生指标”的制度使不同地区考生难以平等竞争,并呼吁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以促进高考公平。关于自主招生,一些学者对现行“自主招生”制度的欠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中央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逐步改革招生指标体制,建立统一考试制度,在确立公平录取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大学招生自主;同时,应完善招生纠偏机制,对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招生给予优惠。专家对“分类考试”问题也谈了自己的想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齐认为,高职高专的入学考试,可完全放开,以学校自主招生为主,而不必再由省统一命题。他认为,目前每年的高考升学率已达到60%,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升学的竞争主要集

11、中在本科层次,而高职高专有条件进一步放开。综上所述,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录取方式,根据学校的实情和需要决定考试,体现高校在招生上的自主权是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八)职业教育:改变办学模式,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一词在此次规划纲要中格外引人注目。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认为,“大力发展”不是一句口号,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在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一些专家建言: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要向校企合作发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指出,在校企合作中,要解决“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不仅要给企业提出必须承担的教育责

12、任和社会责任,倡导企业为职业教育发展尽一份力量;同时,还要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共赢。专家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尤其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培养新型农民,职业教育既责无旁贷,又大有可为。谈到职业教育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时,周稽裘指出,职业教育应当主动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针对农业发展中的现代化、产业化、高科技化等问题,特别是如何培养新型农民,比如农业经纪人、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着力改革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改革招生制度。(九)保障经费投入:兼顾均衡,注重效益专家建议,尽管规划纲要提出保证教育

13、投入占GDP的4%,国家在分配教育经费的同时,要注意财政性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能继续延续重城市、轻农村做法,而应该在均衡配置的前提下,向农村地区重点倾斜。此外,教育经费的增长,不应完全从增量上打主意,还应该从存量上想办法。要注重教育经费的利用效率,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但目前教育效益很难进行量化评判,因此,需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加强监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评价考核体系。(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关键是机制的改革创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应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

14、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指出,国务院1985年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当时就提出了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在随后的20多年中再也没有出台过类似规定,此次将体制改革在规划纲要中单独列出来,说明了未来十年的改革方向;而且在规划纲要中,改革和发展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数还是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现实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改革单单在基础教育领域就有近700种,因此教育改革的关键说到底,还是机制的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实践中应体现多校化、多模式、多层次、多元化等特点。舆情应对上述问题是规划纲要出

15、台以来社会各界关注度最为集中的领域,是矛盾的焦点,同时也是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政府执政能否“得民心”的方向。为了帮助民众学习和理解规划纲要,提高公众参与管理国家未来教育改革的能力,舆情应对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应在统筹其他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在上述各领域予以应对。第二,政府应在公共治理方式和价值理念上进一步转变,加强行政和公共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意识。这就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提供公民有序的决策参与途径,建立健全公众和政府的双向互动关系,使政府的网络视频和网络传媒真正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作用。第三,增强对网络视频舆情的监测,充分利用网络传媒优势,切实掌握网络思想理论工

16、作的主动权,建立突发性公共治理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并完善舆情监督的科学体系。第四,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向外界公众澄清和解释规划纲要在此方面的政策措施,使公众明晰具体改进的方向,树立教育公平的信心,了解纲要内容的真实性、可行性和公平性。第五,融合各类平面和网络媒体,实现主流报纸、电视、网站的强强联合,扩大民众对规划纲要的了解,促使更大范围不同阶层民众都能够积极参与,促使更多的现实教育问题浮出水面。总之,既要合理疏导民情,正确调节民心,又要使问题真正暴露,使安定和效率并存。参考文献:1 Downs,A.(1972).Up and down with ecology:The issue-attenti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