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7745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等学校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等学校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等学校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等学校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等学校树立成本意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摘要: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必须树立成本意识,节约开支,加强人力资源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水电成本、科研成本的控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的要求,明确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期间、成本核算内容,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关键词:高等学校,成本意识,内涵式发展成本意识是指节约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是“节省成本的观念并了解成本管理的执行结果。”控制成本可以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树立成本意识,就是要树立“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思想。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

2、,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经费短缺、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希望短时期内依靠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学费标准增加学费收入,解决高校经费短缺的矛盾显然不现实。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高等学校要发展,必须更新办学理念,树立成本意识,重视成本管理,节约开支,在确保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前提下,降低办学成本,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实现内涵式发展。一、高等学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成本意识我国高等学校属于事业单位,虽然也需要消耗资源,进行会计核算,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但不以盈利为目的,办学经费由政府提供,政府不获取经济利益回报,对高校没有利润指标考核要求。高等学校为社会提

3、供的教育服务,产生的效益具有间接性、长期性的特点,很难用货币进行衡量。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及职能部门对高等学校经费使用效率及办学成本不做要求,也没有将成本高低作为办学条件或评估的指标。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大多是教学科研人员,他们站在各自层面,关心的是学校教学、学科、科研的快速发展,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工作完成得更好,至于经费从哪里来、经费使用效率如何,他们没有财务知识背景,不具备财务风险意识和成本核算意识。另外,高校的教职工普遍认为自己只要完成本职教学科研工作就可以了,学校成本管理与己无关;同时高等学校的财务人员成本核算意识差,仍然沿袭传统的“报账型”会计模式,习惯记账算账报账,只管事后核算监督,忽视了会

4、计事前预测、事后分析管理职能的发挥。因此高等学校只管合法合规使用经费,没有合理有效使用教育资源的外在压力,缺乏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考虑问题、作决策“只以成败论英雄”,为达目的不惜血本,近几年高校兴起的“挖人大战”,很多高校不惜重金向海内外求人才,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工资待遇节节攀升;有的内部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体系激发二级单位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的主观能动性,“长流水、长明灯”、千方百计多占公房设备、铺张浪费、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有的脱离客观实际,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兴建大面积人工湖泊、广场与景观带,“豪华校门”“豪华办公楼(室)”“豪华宾馆”和“豪华电梯”等层出不穷。过分强调

5、事情的结果,不管成本、不计代价,造成经费紧张与资源使用效率低共存的局面,得不偿失,不仅各项工作难以推进,而且严重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二)办学成本高目前,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很少考虑投入产出关系,忽视学校各项经济活动的成本核算,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办学成本高昂,经费使用效率低。高校成本意识薄弱、资源浪费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一些高校没有进行校院两级管理人事制度改革,二级单位人浮于事,部分职工拿工资不做事,一个人的事情二三个人做甚至另外花钱请人做,工作效率不高;很多高校为了学科建设的需要,不计成本引进高端人才,安家费、科研启动费、薪酬待遇水涨船高,人力资源成本见涨。2.二级学院追求“小

6、而全”,一个学院一栋楼,不管学院学生人数多少是否有必要;会议室、实验室、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以及教学科研设备重复建设和购置,资源使用不统一管理,无法也压根没有共享的意识,大量设备资产闲置。3.对银行贷款也是疏于管理,缺乏深入分析、科学论证,是否贷款、贷多少全凭主观判断,随意性大。4.水电等能源采用行政管理体制,吃“大锅饭”,全部由学校负担,水电能源消耗多与少与二级单位没有任何关系,水电管理好坏与管理人员的利益不挂钩,节约意识差,浪费严重。5.高等学校的科研项目都有专门的经费,为科研项目发生的支出应该从科研经费中列支,但很多高校一方面没有对科研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的意识,另一方面出于鼓励科研、“放水

7、养鱼”的策略,对科研项目不实行成本核算,无偿为科研项目提供实验室、水电、图书、仪器设备等公共资源,随着科研项目日益增多,学校负担的额外成本也越来越多。(三)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2019年1月1日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前,高等学校除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是否已经收到或付出作为依据,来确认当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是本期已经收到或付出的现金,即使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也应确认为本期的收入费用;凡是本期没有收到或付出的现金,即使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也不应确认为本期的收入费用。这种方法核算简单,期末不需对当期的收入费用进

8、行调整,但是不能正确反映各期的成本和盈亏情况。要进行成本核算,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当期发生的成本费用不管是否支付,都应在本月全部入账,不得延至以后入账。显然,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模式,不能满足高等学校成本管理工作的需要。改革前的政府会计制度注重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预算管理服务,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相融合,没有成本管理的内容,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高等学校还没有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形成符合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等方法,成本管理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一些技术性问题如成本核算对象、会计期间、成

9、本核算内容等还没有达成共识、形成统一意见,不利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二、高等学校成本管理的对策(一)树立成本意识成本与收益密切相关,高等学校履行职责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有收益也有成本,只有收益超过成本才是经济合理的。在既定条件下,成本越低收益越高,要提高收益就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做任何事情都要进行适当的投入,但投入与产出应当保持合理恰当的比例。高等学校只有切实增强成本意识,努力降低成本,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强调成本意识,并不是不加区别一味压缩所有支出,而是要牢固树立效率和效益观念,节约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学发展。首

10、先,高校的领导者要带头树立成本意识,头脑里应该有投入与产出的概念。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树立成本意识,有一种投入与产出的概念,走成本管理之路,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当然,在大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投入与产出没有明确界定,大量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在短时期内有非常明显的回报。但即便如此,成本仍然应该是高校的领导者在制定学校规划、选择项目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二级单位经费分配、资源占用情况要与其回报挂钩,形成二级单位在资源占用方面自我约束机制,千方百计节约开支,堵塞漏洞,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要提高成本控制主体的成本意识。高等学校成本控制的主体是对学校成本费用的形成发生负

11、有责任的影响者和参与者,包括二级学院的院长、副院长等,以及基建处、后勤处、资产管理处、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图书馆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例如,实验设备采购的价格受设备参数、进口还是国产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学院院长、学院实验员、资产处处长、资产处负责采购的科长等的意见可能直接影响采购设备的成本。因此,学校要进行成本管理,应将与成本的发生密切相关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视为成本控制的主体,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校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从而以身作则树立起成本意识和效率理念。再次,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成本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高等学校所有的经济活动完成后,最

12、终都要在财务上进行核算和反映,财务管理强化成本意识,重视成本核算,对高等学校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财务要提高核算工作质量,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科学合理计算出不同专业生均培养成本,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控制办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办学效益。最后,要提高高等学校教职工全员的成本意识。高等学校的经济活动涉及教学、科研、后勤、财务等领域,与教师、学生等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成本费用的形成是学校各二级单位、各个环节的各项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通过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形成的,提高全员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是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提高

13、资源利用率、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有力保证。提高全员成本意识,高校的领导者不仅要带头树立强烈的成本意识,还要营造提高全员成本意识的氛围,对教职工甚至学生开展成本意识的教育,通过培训等各种形式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使每个教职工明白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成本考核、绩效评价等手段从严管理,使教职工意识到成本控制的严肃性;加强节能减排、节约开支的宣传教育,增强师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构建节约型校园文化。201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政府会计制度,重构了会计核算模式,“双功能、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重新定义了报表体系和结构,充分反映了当前政府会计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和

14、结构。与以前相比,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等,行政事业单位包括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体系全面改革。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了全成本核算,资产的折旧需计入日常费用核算,意味着以前“多拿多占”配置资产的观念会导致“占有资产越多,相应的资产折旧费用就越多”,而在评价单位绩效时,占有的资产量多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虽然从表面上看,仅仅只是由于会计核算基础变化导致的会计核算体系变化,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会计核算变化的背后,是对单位负责人管理意识的冲击。(

15、二)加强成本费用控制高等学校要缓解经费短缺,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节约开支,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一是要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政府对地方高校拨款与所招收学生的数量密切相关,与教职工数量没有任何关系。人员经费已成为学校办学成本的主要压力,高等学校要对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根据学生人数合理核定二级单位人员编制,合理定编定岗,控制教职工规模的增长,以控制学校在人员经费方面不断增长的开支。引进人才时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对引进人才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避免为了某个评估或者眼前的利益,作出影响学校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比如目前高校兴起的“挖人大战”,有少数高校为了评估申报项目博士数量占教师比例达到规定的要

16、求,引进博士只重数量不看质量。设置合理的工资结构和奖惩机制,杜绝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经费。二是加强资产成本控制。将资产管理纳入财务预算体系,建立资产的预算分配制度。在对现有的资产存量、使用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资产的购置、分配和处理,遵循够用共享及实用原则,科学合理分配二级单位的资产,避免出现高标准配置资产、重复购置资产及资产长期闲置等现象,提高资产运行效率。强化投入与产出的理念,制定家具公用房等资产配备标准,对二级学院办公用房、教室等,根据学院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核定办公用房、教室的占用指标,当实际占用的面积超过标准指标时,收取资源占用费。重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建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开展服务型收费,避免重复购置仪器设备,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三是加强资金成本控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纳入国库单一账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