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7411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分析 摘要:通过对重庆市七所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从总体上看,青年教师对从事的职业基本认同,但在其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经济收入、身体健康、职业发展环境、科研任务、培训交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高校从改善评价机制、优化绩效政策、加强思想引导等方面采取措施。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西部地区,生存状况,职业发展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高等学校权力运行与权利保障实证研究”(编号:13YJC880013);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复杂性思维视域下教

2、师教学智慧生成机制研究”(编号:13YJA880015);重庆市社科规划培育项目“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体系研究”(编号:2014PY74)。“大学的成功取决于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这是著名教育学者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和玛利亚尤登尼奇(Maria Yudkevich)等在其2015年新书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教师中凸显的核心观点15。青年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在世界各国教育领域都是一个重要主题。一、研究目的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数迅速增长。据2014年12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为1 496 865人,其中40

3、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为866 880人,占高校专职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了57.6%2。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对各个高校乃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关心青年教师生活、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研究如何激发青年教师潜力等问题成为各个高校工作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有关高校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也出现了不少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极大的国家,因此有关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研究结论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作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地区,其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又如何呢?与全国尤其与东部、南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高校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又有哪些差异呢?为了加深对这

4、些问题的了解,以西部地区重庆市为例,通过对七所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不同类型高校,以问卷调查的实证方式,揭示和反映中国西部地区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和职业发展状况,力图为相关管理、政策决策及教育研究提供一份可信的参考。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重庆市高校的青年教师(40岁以下)。选取在重庆市有代表性的七所高校,包括重点大学(“985”、“211”)、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专业院校等。每所学校随机选择来自5-8个学院的4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315位青年教师。(二)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的设计采用问卷法。此次采用的问卷是在借鉴已有类似问卷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自编问卷。问卷共有41个题目,其中封闭式

5、题目40个,开放式题目1个。以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与职业发展为考察点,旨在探寻高校青年教师目前的生存状况以及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基本情况,因此问卷主体内容包括两个指标体系,即青年教师的生存现状与职业发展状况。生存现状涉及四个维度:工作状况、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健康状况;职业发展状况涉及三个维度:发展的环境、发展的内容(教学和科研)、发展的路径。问卷调查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315份,回收312份,回收率99%,有效问卷共301份,有效率为96.5%。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被测教师基本情况从回收的301份有效问卷来看,男性青年教师占32%,女性青年教师占68%。可见,在性

6、别比例上女性青年教师占多数。其中,刚进入高校任教不到一年的占2%,任教2-5年的占16%,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工作时间超过了6年,占82%。由此可见,这些青年教师在高校工作的时间不算太短,他们的人际关系与岗位已基本稳定。在职称方面,6%的青年教师为助教,讲师占64%,其他的30%为副教授或教授,可见讲师的比例占大多数。发放问卷时尽量做到不在同一学科选取对象,统计结果发现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数为文科类,而理工类与艺术类教师合占40%。另外,有些青年教师还兼任了行政职务,其比例占总人数的10%。(二)青年教师生存现状及问题分析1.职业状况:青年教师对自身职业基本认同,但工作压力特别是科研压力较大青年教师的

7、职业认同度是其生存状况的基本方面。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基本认同自己从事的职业,在对“职业认同度”的回答中“比较认同”的占总数的42%,“一般”的占44%,这两类占总数的86%,“非常认同”和“非常不认同”的比例都只有4%,还有6%的人选择了“不太认同”。这说明多数人对自己的职业是认可的。在工作压力方面,调查显示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有71%的人选择“工作压力较大”,还有13%的人选择“压力非常大”,这两类选项占总人数的84%,说明青年教师普遍感觉工作压力较大。关于“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有高达62%的青年教师认为主要来自“科研”,而认为“教学”是主要压力来源的只有18%。反映了高校青年教师

8、在科研方面的任务不轻、发表学术论文难、科研经费短缺等问题,也折射出高校在教师评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另有10%的教师选择的主要工作压力来自行政管理,这应该与部分青年教师担任了行政职务和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有关。2.人际关系状况:青年教师人际关系总体上比较和谐,但多数教师交际面较窄人际关系是考察人的生存质量和社会融入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人际关系维度主要涵盖了领导关系、同事关系、集体娱乐活动、社会交往范围等方面。调查显示,62%的青年教师认为和领导“相处愉快”,37%的青年教师觉得“相处一般”,75%的青年教师认为和同事人际关系“比较好”或“非常好”,只有1%的青年教师认为和领导或和

9、同事的关系“比较差”。说明高校青年教师与领导及同事之间的相处总体上是比较和谐的,这有利于青年教师以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但还是有37%的青年教师认为与领导“相处一般”,24%的青年教师认为与同事相处也“不是很好”。表明在与他人交往中,高校青年教师可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改善。在问卷的开放问题中,发现有的青年教师认为与领导及同事相处的好坏并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因而他们不太重视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建立。可见,在讲求协同合作的今天,对少数青年教师加强人际关系的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从“每年参加集体活动的次数”的回答可以看出,多数(84%)青年教师能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有16%的青年教师“参

10、加休闲娱乐类集体活动”的次数是0次,说明少数青年教师有些自我封闭,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在“人际交往范围”问题的回答中,有67%的青年教师交际范围仅限于工作圈子,32%的青年教师“基本上没有与学校外的人交往”,只有14%的青年教师“在学校之外有广泛的人际关系”,这反映了多数青年教师的交际范围较窄,人际圈子主要围绕着学校工作关系而建立。3.家庭生活状况:生活压力较大,收入总体偏低,但多数享受了“经济适用房”优惠301名青年教师中,已婚的占89%(267人),未婚的占11%(34人)。在已婚教师中,已经有小孩的占75%(201人)。调查显示,45%的青年教师认为生活最主要的压力还是经济收入或住房,

11、34%的青年教师认为最主要压力是工作,另有12%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家庭,6%的青年教师选择了人际关系,3%的青年教师选择了“其他”。就“年均收入”而言,57%的青年教师年收入是3万-6万,36%的青年教师年收入是6万-9万。年收入能超过9万的青年教师只有6%。这样看来,青年教师的收入的确不算“体面”,更不用说这些青年教师中有43%拥有博士学位、51%拥有硕士学位,对比今天的消费水平,那么这个收入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寒碜”。在关于“福利保障满意度”的调查中,满意度“一般”的接近一半,占48%,而表示“比较满意”的有24%,仅有2人表示“非常满意”,有22%的人表示“不太满意”,还有6%的人表示“非常

12、不满意”。在关于“住房问题”的调查中还发现,有68%的青年教师所在学校提供了“经济适用房”之类的价优实惠住房。这一点与西部其他高校甚至中东部高校有较大差异,可以说是重庆市高校教师一项较大的福利。在重庆市教育发展特别是在推进西部新城建设大学城的过程中,为鼓励高校教师扎根新区,重庆众多高校为教职工修建并提供了价格优惠的经济适用房,这一点在分析青年教师生存状况时应予以考虑。4.身体健康状况:多数青年教师平时缺乏锻炼,健康状况特别是可持续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健康的体魄是积极工作、快乐生活的基础。在青年教师身体状况的调查中,多数(58%)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比较健康”,30%的青年教师认为身体“

13、一般”,12%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身体“不太健康”,这似乎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数据。但选取的对象都是40岁以下年轻力壮的青年教师,因而这一乐观的调查结果肯定要打折扣。再结合平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就能发现青年教师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甚至有些令人担忧。在关于“每周体育锻炼次数”的回答中显示,56%的青年教师每周只锻炼1-2次,只有14%的青年教师每周锻炼3-4次,每周锻炼5次的青年教师仅占2%,令人惊讶的是有28%的青年教师每周锻炼次数为0次,这反映出相当多的青年教师缺乏体育锻炼,健康问题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了极少数人是不爱体育锻炼外,绝大多数人表述是“工作太忙,没时间锻炼”。年轻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

14、上升期,面临评职称、组建家庭和抚育孩子等多重任务,每天都要忙于教学、科研及领导安排的各类临时工作等,在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下,很难有时间参加身体锻炼,这其实是在透支自己未来的健康与生命。因此,总体上看特别是从可持续性角度看,青年教师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三)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文中的教师职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它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本文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从三个维度展开,即发展的环境、发展的内容(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途径。1.发展的环境:青年教师对职业发展总体环境不太满意,对职业发展

15、平台和政策有更高期望从总体上看,青年教师对自己目前职业发展的条件不太满意。关于“职业发展条件的满意”问题,38%的青年教师表示“不太满意”,有14%的青年教师表示“非常不满意”,两项加起来超过总人数的一半(52%)。只有18%的青年教师表示“比较满意”,没有人觉得“非常满意”,有30%的青年教师觉得“一般”。这反映出多数青年教师对职业发展条件不满意,青年教师一般怀有自己的梦想与抱负,而在初入职场后因为经验不足、资历尚浅,在教学、课题申请、论文发表、评优评奖等方面感觉到现实与理想有诸多差异。在对发展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的归因中,青年教师更多地归因于发展条件特别是发展平台与政策方面。关于“职业发展平台

16、和政策”的调查,分别有48%和46%的青年教师对自己目前职业发展平台满意度和相关政策激励作用看法是“一般”。对职业发展平台,有40%的青年教师表示“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这反映了相当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目前的职业发展平台和激励政策不够满意,期望有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2.教学和科研: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教学、科研是高校教师最主要的两项工作内容。对青年教师来讲,他们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调查发现,青年教师每学年完成300课时以上的占52%,其中400课时以上的占20%,还有18%的青年教师每学年要完成200-300课时的工作量。由此看来青年教师的教学量不少、任务不轻。高校教师上课对内容深度要求较高,教师备课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课后还要批改作业等。而在上课之余,教师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科研,这是与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