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4529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价格差别策略在高校收费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本文从分析目前收费制度的问题着手,提出实行价格歧视收费制度,并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论证了在收费制度中实行价格差别政策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合理性。关键词:高校收费、效率、公平、价格歧视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全国贫富差距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受教育者经济条件相差悬殊,这使得我国目前实行的政府统一定价的收费体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从分析目前收费制度的问题着手,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论证了在收费制度中实行价格差别政策的可行性、必要性

2、及合理性。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收费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政府统一定价的收费模式。全国各高校收费基本在同一水平上,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收费则完全相同,这种定价模式导致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贫困生问题严重。这种收费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对低收入阶层的受教育者收取过高的费用,从而造成低收入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贫困。其次,这种模式不利于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教育公平是指先天条件相同的个体,应获得相等的教育待遇和安排,同时应按照个人天赋能力的差别而予以相称的分配。目前在校的贫困大学生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巨大压力,对学习和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显然不符合教育公平的精神。再次,统一定价模式

3、不利于政府有效筹集教育资金。目前,由于高校的贫困生比例达到30%的高度,欠费现象严重,这意味着高校在短期内难以使用这部分资金。而且,这种模式不能考虑到各群体支付意愿的不同。从理论和实际来看,不同收入阶层对教育产品的支付意愿和需求价格弹性显著不同,统一定价模式显然不能顾及到此,也不能将产品以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对供给来说,是非效率的。二、高教收费价格差别定价的理论基础及其可行性研究价格歧视理论是高教收费实行差别价格的理论基础。价格歧视是指对相同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理论认为,允许价格歧视,供给的产量是有效率的。具体到高等教育产品实行价格歧视就是将不同经济条件的学

4、生分为若干组群,对各组群实行差别价格。价格差别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供给者要具有较大的垄断性力量,消费者可以根据对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显著不同而分为几个群体,且识别并隔离这些群体的成本不致过分高昂。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基本符合这些要求,实行高等教育价格歧视是完全可行的。首先,相对于低收入者,高收入者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低得多。对教育产品,富人对价格的敏感度更低,弹性更小。实际上,富人往往更加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把子女受高等教育看成必需品,尽量让子女接受好的教育,学费不是问题。而对于低收入者,教育往往已不是必需品。很多经济困难的父母认为,供子女上完中学已经尽到责任。随着高校的扩

5、招,接受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关系已不像十年前那么明显。教育成本已相当高。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教育的产出优势已明显下降。对于极度稀缺货币的低收入者而言,高等教育也就显得可有可无了。低收入者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还表现在对子女受教育的态度上。接受高等教育建立在小学、中学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价格不仅作用于对那些已经参加高考的学生,还要影响到很多更为年轻的父母。读书无用论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父母对培养孩子读大学的消极。其次,近20年来,随着我国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客观存在不同收入阶层。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近40%,按照国际标准,已进入贫富悬殊的国家。我国20%的人占有总共80%

6、的财富。就城乡差距来看,2002年城镇人均收入在7700元左右,农村在2400元左右。由表1可知,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这种趋势还将会继续。第三,区分这些群体的成本不高。我国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比较固定,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博弈如下:首先,学生可能会有提供虚假信息的动机,但这种动机不会强烈,因为绝大多数父母都会愿意为自己培养多年而终于考上大学的子女交纳学费;其次,再实施差别价格制度时,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程序,规范所需证明材料,如单位证明、同事证明等,加强对学生父母的监督;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公布各组群的学生名单,使其接受监督。这种程序将对学生和家长施加有力的道德约束,使提供虚

7、假信息等违规行为有了很高的道德成本,从而有效保证组群划分的真实性。三、高教收费实行价格差别的福利分析首先,实行价格差别有利于增加高校的经济收益。高校作为教育产品的供给单位必须考虑供给的效率,尽可能的实现效率的最大化。价格歧视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实现增加供给方的经济收益。由于高校增加一个学生,不论贫富其成本是一致的。根据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收益原理,由于各消费群体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要达到供给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价格歧视是不可或缺的。其次,实行价格差别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从消费者剩余的角度看,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支付相同价格所获得的剩余是大不相同的,前者要高的多,对高收人群体收取较高的价格,缩小了两者获得

8、的消费者剩余的差距,促进了收费的公平。这种收费方式貌似不公平,实则公平。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通过城市对农村不等价交换、牺牲落后地区和行业的利益,来换取发达地区、城市和优势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让城市、发达地区和富裕家庭的孩子上大学多交一些学费应属理所当然的。再次,实行价格差别有利子国民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高等教育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对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也正因如此,人们对教育素来具有浓厚的兴趣。实行价格歧视,对低收入者收取较低的学费,使他们负担得起,不至于因高昂的学费丧失上大学的希望,因而重新捡起通过受教育摆脱贫困

9、的希望,使上大学成为他们理想的选择。最后,高等教育价格差别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相符。高等教育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具有比较明显的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政府介入高等教育的供给、承担一部分费用是必需的,也是在国际上是相当普遍的。政府在介入过程中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是直接的财政投入,这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但这种资金供给受到财政税收和预算的制约,正越来越捉襟见肘;另一种是通过高校的垄断,采取直接的价格歧视,实现转移支付,这种方式和政府向富人多收税用于教育根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这一过程于其消费过程相结合,因而更加直接有效。从贫富差距特别城乡差距的根源来看,政策性的历史原因是相当主要的,因此,从政

10、策上给予贫困者一定的优惠也是合情合理的。实行教育价格差别就是要使贫困学生不会因为上大学的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放弃对高等教育的追求,从而间接增加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外,实行价格差别策略,可以缓解落后地区的贫困,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四、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综上所述,实行教育价格差别可以弥补我国现行收费制度的一些缺陷,使广大贫困家庭子女不会因为经济负担被迫放弃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大幅度减轻他们的负担,促进教育公平,是解决我国贫富差距的一个理想途径之一。而且对于高校而言,实行教育价格差别实际上并不会损害到高校的经济收益;从高等教育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也意味着政府积极介入高校收费,实行价格歧视是合理

11、可行的。这些都说明,教育价格差别政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一项合理、可行的政策。然而,由于差别定价只能学生按不同经济能力分为少数几个组群,相对于目前高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复杂程度,只能起到粗调的作用。因此,已经实施的奖、带、贷、助、补、减等政策是有效的补充,我国的人才流向呈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秀人才都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集中,而广大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则很难留住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价格歧视政策中附加一定的条件,如对愿意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学生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这也使得价格差别政策有一定的平衡,增加了价格差别政策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李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徐晓文,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