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3597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摘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任务。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工程,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活动等方面坚定信仰、增强情感、提升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校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课题批准文号:D/2013/01/132)。一、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

2、实意义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1。青年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否将自身价值的实现融入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这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得到人力保障,能否顺利实现。同时,大学生是人民大众中最有文化活力的部分,是引领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思想方向,提供精神动力,影响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在强调科学文化

3、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让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贯穿起来,激发创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完成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促进大学生校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各种文化思潮纷至沓来、相互激荡,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出现调整、利益格局发生变化,这些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机遇。但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现了一系列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从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来看,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和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但是不可否认,凭借经济和科技优

4、势,西方资本主义仍然不断地渗透其意识形态,而广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历练,面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和各种信息的泛滥,难以辨别善恶真伪,受社会思潮和社会热点变化的影响,部分学生出现信仰危机、价值迷失、心态失衡、道德滑坡等价值观偏离的现象。大学生应当成为社会良知和公平正义的代表者和倡导者,应当是科学价值观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应当具备积极健康的核心价值观。高校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更要担负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任,“培养什么样的人,树立何种价值观”,是青年成才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尊重多元价值选择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5、,可以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指明正确方向,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3.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只有在指导实践中才能证实自己,才能深化完善自己,才能焕发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历史的发展的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完善的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的总的观念和价值要求,是全面的具体的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灵魂和精髓,是高度概括的核心价值诉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作为知识水平较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的群体,大学生有能力也有责任去深化和完善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

6、价值观才能得到更深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才能逐步被接受并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融化在大学生的血液里,落实在大学生的行动上,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进而变成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在引领思想、感召精神中实现价值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二、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1.从本原意义上去领会。当今社会,价值的应用频率非常高,何谓价值,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这是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思考价值问题的。这告诉我们,价值的真谛蕴藏在关系中,也就是说

7、,与人的生存和生活关联的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本质上具有价值的意义。正是在关系中,人们不断地认识与改造世界,同时,在对事物客观规律认识和人的需要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形成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即人们关于某类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根本观点。由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的不同,便会产生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价值观,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观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主体的愿望和要求,这些价值观念根据一定的结构组合,便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多元的价值观中,其中居于支配地位、社会长期遵循并相对稳定的、起着统领作用的价值观即是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考察社会主义中的各种物质、精神的客体

8、对于社会主义中的有关主体的有用性,是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它是在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理念,是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统领所有的价值目标、价值观念,保障整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均衡有序发展。2.从内涵实质上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般价值理念,并没有完全定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用“三个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从三个层面上去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确定。也是从国家层面去提出价值目标、从社会层面去确立价值理想、从公民层面去确定道德准则。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明确了国家制度上的价值追求,包含了对中国特色

9、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广大民众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期待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向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归宿。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规定了社会集体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的价值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在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同时,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准则的基本要求,包含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中公民道德理论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在价值层面的社会主义本质,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价值思想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

10、的,所以它的内容是不断更新、丰富的。3.从阶级特点上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阶级性。它是在对资本主义价值观批判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体现了价值观的历史发展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诉求,更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要求,当前所谓的用超阶级的普世价值去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说法,本质上是在怀疑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品质,也是资本主义在为其文化渗透寻找突破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实践性。社会主义是实践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来源于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实践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就是实践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具有人类性。阶级性并不和人类性相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范畴,有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它在继承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应对当今人类共同的问题,它的最本质的要求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的,还应当是全人类的,是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与人类文明基本理念相通的价值追求。三、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路径1.在教学中增强理论的信仰。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绝不是社会自发形成的,而是要在科学揭示其生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理论灌输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加之持之以恒的强化、推进,最终进入人们的思想深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12、,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系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承担着体现理论彻底性和解释力的职能。理论教育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及时准确回应大学生的理论诉求,在指导分析社会现象,解答大学生思想困惑中,提高大学生理性判断的能力,增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解释力。同时,引导青年把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其成长中增强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性的认识。2.在文化中形成认同的情感。情感认同是践行的关键和桥梁。大学就是探寻知识、传承文化、创造文明的殿堂。“大学文化一旦被大学人认同,就

13、会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把大学人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大学人产生并维持积极的行为动机,使大学成员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4结合这样一个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融入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中,以恰当的形式和方法进入文化世界,形成向心力。“大学文化通过将大学文化中的精神、道德、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为个人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使大学成员在同一规范内活动,进行自我管理和制约。”5也就是要将空洞的理论融入具体的工作中,尤其是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中,要通过制度固化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守则、规章制度,化为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转化为大学生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

14、,植根于思想深处,成为价值取向、追求和尺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要积极创设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输入积极健康的文化要素,充分发挥党、团校等组织的文化建设作用,通过组织活动、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方式,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新媒体便利化、多样化特征,通过QQ群、人人网、微博、微信等,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覆盖面,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增强理论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树立长远价值目标,引导广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6。3.在活动中强化践行的能力。丰富多彩的活动构成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

15、有利平台。社团活动中,尤其是一些理论学习型社团,在进行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盐城师范学院的马列小组、“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班”等,成员中吸纳了众多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大学生中的优秀人才,正是他们定期不定期的走向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和街道社区的宣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着科学解读、传播,普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观点,也提升了自身践行的能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志愿服务遵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志愿服务活动中自愿与奉献精神的培育,同时也是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16、体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牢固的基石和力量源泉。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科技文化的普及、生态文明的践行、弱势群体的关爱等方面,都体现着当代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体现着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念、规范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完美融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践行着对民族社会的关注,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建设取得的伟大成绩,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心和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在新疆支教、苏北支农等实践中,大学生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从小我发展的实际中体会国家社会给予的空间和活力,提升自己创业就业本领。在加强创新实践中,大学生发挥出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优势,自觉自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科研水平和人生价值。参考文献: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