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研究(上)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1127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研究(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研究(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研究(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研究(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研究(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研究(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研究(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研究(上) 摘要 本文通过描述一个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案例,分析如何利用一个创新、高质量及学习者主导的教学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和投入。该课程由香港一所大学提供,每学期约有180名非计算机系本科生修读。作者以各种远程教育的优良实践方法和基准作为基础,对此课程的不同层面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学习情形、行为表现、学习成果及对课程的评价进行了两次追踪调查访问。结果显示,学生在学期中及学期末的行为表现有显著的差异。例如,他们使用自评练习的时间由期中考试前的平均每周1.27小时增至期终考试前的2.63小时;考试成绩较好及较差的学生都分别根据其学习成果调节自己的学习态度及方法。本文就调查结

2、果,进一步讨论及确定了一些适合本地技术辅助教育的实践方法。关键词 在线远程教育;质量保证;课程评价一、介 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网上学习正逐渐成为全球化教育和培训的趋势。这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够有效的降低学习成本,而且可以使学习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另外,应高等教育日增之需求,大多数在香港的教育机构,不管是传统或非传统大学,都开始提供不同形式的网络课程。虽然现代技术大大改善了非传统课程的前景 (Novak,2002),但教育的质量仍须得到保证。这些课程应维持传统的质量标准,同时建立一套透明化及容易开放于第三者作出评估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3、此外,对网络课程进行评价亦越来越变得重要。评价不仅是网络课程设计的一部分,而且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者的反馈及评价有助于不断改进并确保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完善。Chickering和Ehrmann(1996)就实施优质远程教育提出以下七项原则:鼓励并加强学习者与导师之间的联系促进学习者的互助及彼此的合作关系增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性为学习者提供及时和详尽的反馈重视学习者实际投入学习的时间为学习者的表现制订较高的标准尊重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提供适应的教育机会以上这些原则可借助适当的技术应用于实践 (Chickering和Ehrmann,1996),透过网络通信工具如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学生

4、可随时与导师联系,而导师亦可有效地分发信息、记录和监测学生的学习表现;除此之外,其他异步通讯方式也有助于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促进彼此合作。学生更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按照自己的能力及进度使用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学习。2000年,美国的高等教育政策所(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确认了24个有关远程网络教学质量保证的基本要素。该标准包括七个类别:院校提供的支持:此类别关注校园的基础设施,共有三个准则(Novak,2002),涉及妥善的系统、安全、可靠性、容量及应变计划等。所有院校应贯彻执行这些准则,以建立及维持一个优质的网络学

5、习环境。课程开发:此类别着重课程设计的质量,并且要求制定最低标准及对这些标准作定期的检查。教与学的过程:这个类别的重点在于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与Chickering和Ehr mann(1996)所提出的第一项优良实践原则一致。更重要的是,导师需向学生作出及时的反馈及提供适当的指示。课程结构:学生的学习准备度,如学习动机、可使用的设备的可及性及充分性是这类别的首先需要考虑的内容。其他相关的事项包括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目的、纲要和预期结果等)、教导他们如何使用图书馆资源及与学生共同制定提交作业的期限。学生支持:着重对学生加强服务,如提供学科资料、入学资格、经济援助、所

6、需教材和技术要求等。教师支持:教师们也需学习网络教学的技巧,所以向他们提供教学设计及课程开发等技术支持是相当重要的。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不仅是网络课程设计的一部分,而且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者的反馈及评价有助于不断改进以确保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管理完善。此类别就包含了学习效果的评价及网络课程成本效益的评价。上述质量保证的方法是目前较受注意及被视为较全面的标准。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Yeung (2003)邀请87名曾修读网络课程的本地大学生以李克特式5点量表(5-point Likert scale)对高等教育政策所(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

7、cy,2000)所确认的其中20个基准进行评分(当中不包括4个“教师支持”类别基准)。调查发现被访者普遍给予很高的分数(平均由3.37至4.1)。得分相对较低的只有技术支援(3.37)及学生培训(3.48)两个基准。这可能由于香港大部分的学生对计算机及互联网的运用已有相当认识。总而言之,这些准则大致上适用于本地的高等教学环境。由于香港至今还没有就改善远程网络教育的质量制订一套标准,故本文以上述假定作为讨论基础。二、课程背景简介本计算机初级课程的目的为提高非本科生的计算机基本技巧,每学期有近180名学生选修。此课程也是这所大学以试验性质开发的首个网络课件,希望通过一个创新、高质量及学习者主导的环

8、境让学生培养学习主动性,而最终能以最有效、最低成本的方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尽管如此,本课程每周均设有由导师面授的导修实验课。由于本课程为入门性质,故将来若要传递给更多的学生也相对容易,而这些学生对利用技术来学习相关课程的接受程度也应较高。另外,从这个课程获得的经验也有助其他网络课程的开发。本课程的开发是由一个特别工作小组负责,成员包括大学教员、教学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师和网络专家。课程共有25个单元,其中13个单元讲授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而另外的12个单元则以实用技巧为主。为节省下载时间,所有单元均以Macromedia Flash编写,广泛应用了多种互动式多媒体教材,如自评练习、录音及录像片段

9、,超链接和动画演示等,并通过LeamingSpace 3.0网络学习平台传递给学生。三、分析方法本研究为个案设计,具有描述性与解释性的目的,并以多元方法搜集资料及做深入分析。不同的研究者对个案研究方法有不同的理解。 Stake(2000:xi页)认为个案研究是一个探讨问题的策略,旨在了解某个案在特定情境下的活动性质,以检视它的独特性及复杂性,而个案本身应是一个有界限的系统(a bounded system)。Bromley(1990: 302)则指出它是“对一件事或一系列事做出系统性的探究,籍以描述及解释其重要性”。Yin(1994: 13)采纳了一个较宽泛的定义,他认为个案研究方法所探索的是

10、当前的现象,发生在真实生活里,且现象与情境(背景)往往无法清楚分割或界定。在进行实地研究之前,有理论命题指引研究所要观察的范围,并借着各种数据搜集及分析的方式,对有界限的系统,如个人、团体、事件、机构等作深入详实的描述、诠释与分析(Yin,2001)。本网络课程的对象是一群香港的大学生,类似的案例在教育文献中较为少见。作者期望通过研究结果寻找到一些由这个信息时代为本地远程教学的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另外,要评估课程的成效,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形、行为表现、学习成果及对课程的评价。本研究因此进一步利用量性问卷调查方法从教师及学生方面获得数据资料。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会对学习构成干扰。此外,F

11、raser(1998:8)相信,由于学生已在不同的学习环境积累了经验,让他们来评估课程就最适合不过。当然,个案研究本身也有其限制。读者应注意有关结果的概括性及应用的局限性。四、课程的特点本课程与Lewis(1999)提出的“基于计算机的培训课件”(Computer-based Training Courseware)的属性大致相同,如:简易及对用户友好的导览界面;高度互动性,学生以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进度为依据,灵活地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适应性,学生可自行控制学习速度;引入更多的刺激及丰富的演示技巧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文字、图像、动画、摸拟示范、录音及录像片段;课程的设计能让学生对感兴趣的

12、课题做更深入的研习。以下将详细描述关于本课程的质量保证问题。1.院校提供的支持如前所述,本课程是通过Learning Space传递给学生的。此网络学习平台具备一系列先进的特征,除允许密码保护进入外,更重要的是它同时提供同步及异步的通信工具,如私人电子邮箱,电子布告板及实时的聊天室(real-time chat)等。而这个网络平台的运作,包括全校软件授权、服务器的维护及升级等事宜均由大学特设的一个部门负责。此部门的服务还包括向教学人员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如课程设计指导、多媒体应用和网页程序编写等。2.学生支持Bruce和Hwang(2001)指出,要让远程学习者所学到的与传统学习者的一样,首要条

13、件是要为他们配置适当的装备。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本地大专学生都已通过其所属院校举办的优惠计划购买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而香港所有大专院校都设置了高速宽频传输网络。本课程的学生在硬件设备的可及性和应用上应不会遇到很大的问题。3.教师支持如Boettcher和Conrad(1997)估计,计划及开发这个网络课程所需的时间超过一年。本课程的导师担任内容专家的角色,能够不断与课程设计师进行会议及讨论,使有关教学法的种种决定得以落实。4.课程开发上文提及,本课程的所有单元均以Macromedia Flash编写并应用了多种互动式多媒体教材,如自评练习、录音及录像片段,超链接和动画演示等。此外,导师还编

14、制了详细的网上指南,使同学更能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Bruce和Hwang,2001)。课程设计师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加强某些教材的重要性,譬如加入特别的文字效果、调整字型样式及大小、以弹跳窗口方式引起学生对个别信息或问题的注意,及在每个单元结束前提供自评测验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及将知识融会贯通;而动画片更可清楚地示范如何应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不同形式的作业题目也要求学生有效运用问题解决技巧及分析技巧。5.课程结构除了使用单元式结构外,本课程的组成部分还包括详细的课程大纲(根据Ko和Rossen,2001,网络课程的大纲必须比传统课程所提供的更加详细)、发放补充材料的超链接、作业题目、自评测验、课程

15、日志、录像及录音片段的存档、考试成绩、使用者指南及网上论坛功能。课程大纲内有课程简介、目的、要求、时间表及导师的联络资料。在本课程开始前,导师先安排一节1.5小时的面授课,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这个新颖的学习环境及帮助他们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6.教与学的过程其实导师的教学工作早在课程开发时已经开始了(Bruce和Hwang,2001),并由始至终都负担着教育学生的任务,他们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回馈、甚至提供咨询时间之多少等都对课程的成效有直接地影响。因此,本课程鼓励学生通过电子邮件与导师联系以便更快获得回应,并且设立网上讨论区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对教材及功课的意见以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为了让导师更紧密地监测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加强彼此的沟通,本课程每周均设有面授的导修实验课。另外,课件中的各个单元都被划分成不同的副主题,这样,学生在任何时间都能系统地学习。7.课程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