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39383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对于高校立德树人至关重要。在理论阐释层面,医学院校应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在实践逻辑层面,应体现出医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契合性、医学的科学与人文统一性、医学伦理与价值观的生成性、医学目的与人民健康的合一性。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德医交融本文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医学院校研究生“德医交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GY2019047);广西高校教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互动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2015JGA182);医学院校“

2、德医交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研究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医学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体,实现两者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思想的魅力来自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关系,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阐释。遵循思想政治

3、工作规律。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指蕴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各个要素的本质及其他相关的联系。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即研究人的群体性特征和个体性的思想行为,并按照其内在逻辑开展相应的思想工作。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按相应的规律要求,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促进其认知行为的产生、意志的培育、行动的形成。课程育人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是新时代遵循与适应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现实要求。专业课程大多蕴含意识形态属性。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把专业课程的知识教育与思政课的思想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

4、作新模式,既契合了学科德育、课程德育实践的需求,又彰显了课程改革的育人导向。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发挥第一课堂的优势,依据青年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特性和思想行为变化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价值引领教育,从而促进他们坚定意志与科学动机的形成,并最终行动起来。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解决的是传道与授业的问题,即着眼学生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育人,解决的是解惑的问题,即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树立科学“三观”。教书与育人是内在统一的,只有把知识传授与道德品质教育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时代新人。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课堂学习

5、始终更具基础性和系统性。学科、专业、课程虽各有不同,但其培育人才、塑造人格、健全心智的目标是相同的。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因此,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意识,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但在情感培育与价值塑造方面却易受外界影响,不能很好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高校与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学生成长规律,通过引导、锻炼、打磨等方式,调适好大学生的内心情感与外在影响形成的冲突,帮助其实现自我发展。课堂与课程教学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理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成为大学生主体性发挥

6、的重要推手。因此,高校课堂、课程都应该突出“课程思政”,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个性,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实践中,相关调查显示,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与现实脱节”。这应引起我们反思。服务学生成长,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发挥课堂与课程的第一优势,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实践逻辑毛泽东曾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解决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桥”和“船”问题,要在实践中结合医学专业的特性,不断探索出切合实际的新方法、新路子。体现

7、医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契合性。生命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规律的过程,同时也是物质发展与演化的过程。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以维护与促进生命健康、预防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它在本质上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其所研究的主体、形态的类型、治疗的效应、追求的效果等都可表现为世界物质性在人健康及疾病防治上的映照。比如在研究方法上,医学知识处处体现着系统性理论与还原理论,及其他的辩证思维;在诊疗实效上,医生必须从人体生理、病理、心理等维度收集与归纳信息,作为诊疗的依据。可见,医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第一课堂教学必须把医学知识与辩证唯物主义融合贯通,既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思政

8、元素,也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体现医学元素,如此才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体现医学的科学与人文统一性。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疾病与健康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因此,医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医学的科学性要求我们运用现代设备,开展科学实验,实施精准检测,对病人的生理等方面进行治疗,达到治理与预防生理疾病的目的。医学的社会性则要求我们在医疗活动中,实现对人生命的关注、情感需求的回应、心理活动的关照。医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不是对立的,而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科学性决定医学的严谨性、准确性,人文性则规范着医学的内在精神。古今中外,医学研究都蕴含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性。如黄帝内经指出,执

9、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千金方则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学的科学与人文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从踏入医学殿堂第一步起,对医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灌输与厚植。体现医学伦理与价值观的生成性。医学科技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医学伦理与价值观的进步。医疗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医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对资源公平、疾病治疗与医患关系带来根本性的改善,其根本原因在于医学价值取向出现一定偏差。因此,医学教育的核心应是医学伦理与医学价值的教育。伦理与道德是医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医学科学的为学,医学认识的对学,医学价值的为人,决定了医学不仅要精于专业,更要诚于品德。”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

10、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及国际医学教育组织颁布的7条“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都把医德与伦理教育摆在首位。哈佛大学为医学生开设系列论辩式课程,如医学与人类价值课,专题讲授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幸福与不幸等思辨知识。这些都体现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医学目的与人民健康的合一性。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反映了自然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当前,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

11、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但是当前

12、,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党中央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径和全民健康的根本目的。这些都反映出医学的发展方向,即“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主旨。无疑,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也应围绕人的生存与延续这一目标,换言之,医学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存在。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全人(身心社

13、灵)医学模式转型的今天,医学教育必须加快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促进现代医学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德医交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践行途径基于以上理论遵循与实践逻辑,广西医科大学自2015年以来持续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按照“德中有医、医中有德”要求,率先提出并探索推行了“德医交融”课程教学改革。“德医交融”课程教学改革突出以人为中心理念,正视医学生思想与情感的需要,对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推动课堂教学体系向思政教学体系转变,实现两者的水乳交融、相互映衬,进而实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的统一。“

14、思政课程”中引入医学资源。“德医交融”课程教学改革中,思政课作为课程育人的中心环节,在教学内容上引入医学资源,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为了保证思政课能够贴近医学生思想与专业实际,学校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有机融入医学元素,开设主题式实践教学活动。“概论”课设置“医之感动”专题,将卫生体制改革、医疗社会保障改革的状况融入教学内容;“基础”课设置“我的道德日与法院旁听”专题,结合医疗服务特色,开展医德教育;“原理”课设置“医说原理”专题,结合医学知识、医学研究成果,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纲要”课设置“走近医家”专题,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史及学校历史中的爱国医学人士的事迹,激发和培养

15、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形势与政策”课开设“健康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品牌课程。思政课的“医学味”使医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也让课堂教学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打造医学专业课“微思政”。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因此,教育者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基于此,学校一方面开展“课程思政”试点改革,大力推动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先后评选3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共立项98项。另一方面深挖“课程思政”元素与功能,要求专业课程把握好课程性质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

16、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如系统解剖学课程收集遗体捐献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文献等资料、来自遗体捐献者及其家属的相关信息,拍摄各类“大体老师”原始录像资料,整理了主要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等素材,建立德育资源库,并开展“一分钟思政课”“一句话思政”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思政元素。建设思政教师与医学教师科研团队。教师应是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的“总导演”“制片人”。高校不少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每位教师都要承担好育人职责。基于此,学校在实践中,一方面设置与意识形态高度相关的教学专题,为两支队伍开展融合提供基础。如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了“广西特殊少数民族人群心理应激状况及环境和遗传影响因素的研究”等专题。另一方面注重形成教师育人工作的合力,根据“德医交融”教学改革模式特性,结合专题教学要求,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医学专家(辅)”教学团队,共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校领导、医学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