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改革与发展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38960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改革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改革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改革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改革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改革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改革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改革与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论高师院校的综合化改革与发展 摘 要:综合化改革是高师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时代要求,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综合发展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国际化与本土化等几种关系。关键词:高师院校 综合化 师范教育 教师教育随着教师教育向综合化、一体化、专业化的转型,非师范院校对师资培养与培训的参与,传统的注重职前培训的高师院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生存危机。环顾国际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形势,高师院校必须加强综合性,通过综合化改革,实现战略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一、综合化改革与发展是时代要求1教师市场开放化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综合

2、性大学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可以参与教师培养,师范院校垄断教师教育的局面被打破,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实行,教师市场向全社会开放,师范教育逐步向教师教育转型。同时,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及学习过程的探究性,综合性大学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毕业生有着较强的发展后劲和实力。因此,许多中小学尤其重点中小学,开始倾向于从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中招聘新教师,高师院校在教师培养培训与教师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开始处于不利地位,其生存空间面临被挤压乃至丢失的危险。2教育由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随着我国教育适龄人口高峰逐渐由小学向初、高中较高教育层次推移,教育开始从数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过渡,

3、对教师素质及学历要求日渐提高,教师教育的重心从数量满足和补偿教育向知识更新和质量提升转移,推动着教师教育体系由中师、师专和师院三级向师专、师院二级过渡。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综合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教育的事业性功能降低,服务性功能和市场化属性增强,高校已从绝对的“卖方市场”开始转变为“买方市场”,校际竞争日趋激烈,高师院校学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学科建设落后、课程设置陈旧、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等弊端逐步暴露,唯有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师资培养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教师工作专业化的需要教师职业专业化或培养专业化教师是教师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导向,也是提高教师职业社会价值的根本:我国

4、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国家意志的层面规定了教师的职业性质: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注重教师的职前培训。造成了教师培养和培训缺乏过渡性与延续性,使教师职业发展呈非专业化或半专业化状态。教育部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统称。”所以,高师院校通过综合化改革,建立涵盖职前、入职与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和根本保证。二、综合化改革的思路综合化改革与发展在策略上要分类分层、分步骤实施,从高师院校发展现状和教育改革要求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

5、面进行。宏观上靠国家统筹调控,微观上依靠学校自身努力。(一)宏观层面首先,少数办学历史悠久、学术性强、基础实力雄厚的重点师范大学,可通过内部专业课程的结构改革,实现在原框架下的直接转型,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进行前瞻性的教师教育改革探索,建立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提供优质教师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对全国教师教育起示范带动作用。其次,办学水平相对较高、学科布局较合理的师范大学,可与其他独立设置的高师院校合并组建成综合性师范大学,或者与其他互补性较强的综合性高校或专门学院合并,组建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新型综合性大学,一方面保持教师教育特色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形成与地方经济发

6、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为地方发展服务;还可以并入综合性大学,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即教育学院,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来强化其教师教育功能,通过4+X模式逐步向综合化发展。第三层次,推进师专与教育学院合并,部分地方师范学院与教育学院或地方其他院校合并,发展成综合学院,既担任师资培养与培训任务,又为地方培养各种实用人才。第四层次,少数以教学为主不具备转型条件的地方师范学院及师范专科学校,一方面继续维持独立设置,执行师范教育模式,解决地区人才紧缺师资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满足义务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师资需要;另一方面可适当开设少数非师范专业,在课程设置、学生整体知识结构优化上加强综合性。(二)微观层面1

7、办学理念综合化。办学理念综合化有利于高师院校在新形势下确认自己身份,确定发展目标与改革方向,进行类型定位和水平定位。高师院校要在日益激烈的大学竞争中立足,转变观念是先导,必须树立综合化办学理念,依托综合化改革,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在综合化改革中走向强大。2专业设置综合化。专业综合化将有助于高师院校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校际竞争与合作,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长期以来,高师院校各专业都是依据中小学学科科目设置的,专业设置单一,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不够密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普遍推行的“主辅修制”,随着基础教育课题综合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并不能真正满足综合课题师资的需要。今天,高师院校必须在主

8、辅修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专业跨度,设置跨学科的新型综合专业,淡化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界限,打破人文与科学教育的壁垒,实现文理渗透型的通识教育。3学科和课程建设综合化。当代科学的发展已打破了旧式学科的分类界限,学科发展越来越分化,越来越综合,而总的趋势是综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日趋综合化,增设了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综合课程。高师院校必须按照综合化的要求,在保持传统教师教育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学科结构性调整,增加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并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综合课程和选修课程建设,注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和各学科的融合,增加微型化、专题性课程,积极探索多样化、系列化的研究性

9、课程。4教师培养模式综合化。近几年来,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在各种非师范学科与专业建设方面以及扩大学科和专业的综合化方面,但相比而言,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仍显滞后,往往与新学科建设处在“不同步”状态,绝大多数院校仍沿用着传统的公共类课程+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的混编培养模式。为实现向教师教育的转型,高师院校在培养目标上,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教师培养,而应着眼于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按照综合化的思路,建立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可以试行 3+1本科培养模式,4+1的双学位和4+2的本科一教育硕士连续培养模式,逐渐将人才培养模式转换到“大学+师范”的国际通行轨道上来,如

10、北京师范大学从2002年起就开始进行44-2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三、综合化改革与发展应处理的几种关系1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关系。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是两个属性不同的概念,彼此为包容与被包容关系。现代教师教育不单由师范院校来承担,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高校都可以参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同时,师范院校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教师教育,也要参与其他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师范院校仍是教师教育的主阵地,起核心作用,教师教育是其主要功能。2综合发展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的关系。高师院校走综合化办学之路,并非放弃“师范教育”,而是进一步提高专业学术水平,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自身竞争能力。高师院校只有

11、加强综合性,教师教育的水平才能提高,只有发扬光大教师教育特色,才能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与其他高校竞争中找准立足点,在新时期教师教育体系中继续担当重要角色。3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各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是,随社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对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要求逐步提高,大致都经历了专科化、本科化、综合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历程,并最终形成了“大学+师范”这一国际教师教育通行的新体系。我国教师教育也应向国际化看齐,学习借鉴国际改革经验。但由于国情复杂,地区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综合化改革必须结合实际,采取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策略,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

12、系。 参考文献:1王全林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5)2江泽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0209093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 (6)4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睦依凡大学校长的办学定位与治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1, (9)6谢维和论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三重目标J高等教育,2003, (7)7顾明远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8华东师大课题组建立高水平有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2)9刘东敏,徐金明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瞻与对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10管倍俊改革创新加快转折实现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2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