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韧性的探索研究以XX大学为例 经过LSD分析发现心理韧性的两个维度、五个因子在不同年级之间各有不同,由表八、表九可看出:大三的学生在个人力维度上的得分远远高于其它他三个年级,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分别是0.027,0.046,0.045);而在支持力维度上却又大幅度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并与大四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47<0.05)在情绪控制因子上的得分由大一到大四依次变高,但差异并不显著;而目标专注程度因子上的得分则是大一(17.68)、大三17.84高于大二(17.27)、大四(17.22),达到显著水平;在积极认知因子上的得分是大三居首(16.22),大四居未(15.27),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25<0.05);而在家庭支持因子上是大三学生的得分高于其它三个年级,且大一与大三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P=0.043<0.05),而人际协助因子则刚好相反(是大三与大四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7<0.05”)表八、不同年级的心理韧性分析表九、不同年级之间的LSD分析(下表统计量P值)年级(I)年级(J)总分个人力支持力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大一大二.919.970.871.046.763.645.822.960.大三.680.027.787.809.643.270.043.288大四.772.982.562. 034.465.726.795523大二大三.753.046.699.420.837.487.569.291大四.834.997.654.957.618.511.924.560大三大四.952.045.047.029.775.025.715.017 4.5 大学生心理韧性是否是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比较 通过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描述统计可知:独生子女(95.05)的心理韧性得分总体上高于非独生子女(93.77)。
但在方差分析(F=0.413,P=0.521)中却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表十、独生和非独生之间的分析描述统计齐性检验(df=1;df=189)方差分析(df=1)总分均值标准差置间区间Sig.FP独生95.05105491.63—98.470.6590.4130.521非独生93.7711.2591.97—95.57 通过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进行方差分析(下表)发现,虽然在两个维度、五个因子之间的得分各有不同,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十一、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分析平均值齐性检验(df=1;df=189)方差分析(df=1)独生非独生Sig.FP个人力52.8253.000.9640.0170.895支持力42.2340.760.5892.4320.121目标专注17.1317.630.4750.7620.384情绪控制20.0519.670.2700.2530.615积极认知15.6415.690.7740.0110.916家庭支持20.9420720.4820.1730.678人际协助21.2820.040.8043.8120.052 4.6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不同民族之间的比较 由下表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在心理韧性及其两个维度、五个因子上的得分都各有不同:在总体上的得分是苗族居首,瑶族居末,但差异并不显著。
在个人力维度上的得分是壮族(53.77)高于瑶族(51.63)且差异显著(P=0.048);在支持力维度上的得分是苗族(42.40)高于瑶族(39.12)且差异显著(P=0.027)表十二、不同民族之间心理韧性的统计描述表十三、不同民族之间的LSD分析(下表的统计量为P值)民族(I)民族(J)总分个人力支持力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汉族壮族0.3760.2920.7240.7020.4880.1910.5000.961苗族0.6910.8500.5690.5500.6060.0590.3390.974瑶族0.4940.7440.3290.7600.6990.9620.3460.522壮族苗族0.9200.8700.6540.4710.4580.1500.4680.962瑶族0.2980.0480.2670.6450.5040.6210.2270.539苗族瑶族0.4470.7170.0270.7760.8680.1360.169 0.660 4.7 大学生心理韧性不同专业之间的比较 本次的调查中存在两种抽样方法,即是随机抽样和 自然 抽样下面是对随机抽样中的几个专业进行统计分析。
由表十四数据的显示:在不同专业上,心理韧性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国际贸易专业,到泰语专业,到 历史 专业,到物理专业,到电气专业,最后信计专业但在不同维度、不同的因子上又另有不同,即泰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人际协助因子上比较占优势,而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则是在积极认知和目标专注上比较占优势表十四、不同专业之间心理韧性的统计描述表十五、不同专业之间的LSD分析专业(I)专业(J)总分个人力支持力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电气国贸0.0500.1850.0270.2190.5010.2850.0460.122历史学0.7770.7160.9440.7040.6840.2800.2310.361泰语学0.4300.5340.4460.4110.2040.5160.5080.579物 理学0.9900.7130.6120.8940.5100.8920.3060.898信计0.0650.1060.1200.1490.2510.3660.4350.107国贸历史学0.0980.3150.0430.3660.3690.7700.2760.041泰语学0.3590.5830.2560.1100.6410.7430.2950.438物理学0.0880.1580.1190.3320.2910.3060.3170.152信计0.0030.0220.0020.0360.1620.1130.0200.013历史学泰语学0.5790.7310.5030.3070.1450.9190.8660.262物理学0.8180.5370.6830.8630.7740.3370.9930.555信计0.0580.0800.1440.1070.4800.0900.0930.475泰语学物理学0.4880.4220.7660.4190.1160.5090.8710.567信计0.0470.0930.0780.7860.0540.2260.2570.106物理学信计0.1400.3240.0930.2020.7190.5410.1330.235 综合上面两个表的数据来看(即LSD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因子上存在着差异,但不显著;反而是国贸专业的学生(55.69)在个人力维度上与信计专业(49.92)之间的差异显著(P=0.022),在支持力维度上与电气(40.72)、信计(38.83)、历史(40.79)三个专业之间差异同样显著;其次,国贸与信计两个专业在目标专注程度、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三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国贸专业的学生在人际协助因子上得分高于历史、在家庭支持因子上得分高于电气专业的学生。
4.8 大学生心理韧性家庭 经济 状况差异之间的比较 由表十六的统计分析数据可看出:在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的大学生(97.57)>家庭经济条经一般的大学生(94.80)>贫困大学生(92.69),而其在两个维度、五个因子上得分的在总体上趋势差异不大表十六、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心理韧性描述统计表十七、不同家庭经济条件下的LSD分析(下表统计量为P值)经济状况(I)经济状况(J)总分个人力支持力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贫困一般0.2070.5850.0590.5070.3800.5690.4500.032良好0.1270.3860.0470.5780.3690.7380.1710.078一般良好0.3840.5600.3150.8340.6600.5270.3280.519 在进一步做LSD分析时发现,贫困大学生在支持力维度上的得分比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的大学生低,且差异显著(P=0.047);在人际协助因子上的得分也低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大学生,且差异显著(P=0.032) 五、讨论 5.1 本次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知目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总体情况:总的来说,目前,大学生能够正常处理或面对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创伤、悲剧、威胁、逆境,而不是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能够在一段时间后或是在他人的帮助下正常学习和生活。
仅有较少的一部分学生能够积极的调动自身资源与外部资源,来解决在困境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将不利因素当着是自已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必经环节或转变有利于自身 发展 条件同时,也存个别同学的心理韧性较差,急待加强,应予以关注 讨论一、 关于心理韧性在性别上差异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本次研究中,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得分比男大学生的高,说明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女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比男大学生的好,且更具有“反弹能力”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相一致,Hannah、林锐之在其研究中发现,在青年时期,女性要比男性坚韧得多;雷万胜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要比男大学生好,更具有耐受力在困境中产生悲观的念头和不良的情绪,男大学生更多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调整和控制;而不是像女大学生一样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视为自身的力量源泉另外,女大学生在逆境中的态度要比男大学生乐观,对逆境的看法也更具有辨证性 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她)的成长,即其心理活动、其行为及发展因为家庭是每一个人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每一个人都有重大的影响事实正是如此,在本次研究中家庭环境条件不同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