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 摘要:文章基于国际比较的视野,首先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五个发达国家的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对其中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接着,文章重点梳理了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随后,文章从政府层面和教育层面对各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文章揭示了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对国内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对比,有助于发现国外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优秀经验并加以借鉴,从而为完善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育政策,国际比较研究1950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被视为现代人工智能的发端[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日渐成熟鉴于人工智能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其在应对社会各种挑战方面的广阔前景,美国于2016年率先行动,出台了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等国也紧随其后,纷纷出台了本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各国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力,将对人才培养、学科设置、课程教学等产生重要影响,故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成为了各国人工智能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此,本研究拟对国内外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期对人工智能时代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一 国外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2018年,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18AI指数年度报告》(2018 AI Index Annual Report)指出,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显示出先发优势[2]本研究参考此报告,拟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五个发达国家发布的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对其中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介绍和分析1 美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2016年10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The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同年12月,又出台了《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Artificial Intelligence,Automation,and the Economy)——这三份报告标志着美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正式开启。
总结这三份报告中美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主要包括:①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进行人工智能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尖端技术的研发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研究型大学应将神经网络、计算科学等前沿学科和跨学科人才培养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②明确联邦政府在资助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促进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综合运用、保证产业升级后合格劳动力数量和来源多样化、促进社会发展公平等方面所承担的重要参与者角色[3]2 英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2017年10月,英国政府发布《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Growing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 the UK),初步规划了政府资助学术界开展研究项目、吸引国际人才进行跨国合作、制定初等学校改革政策、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完善学科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工作总结此报告中英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主要包括:①人才培养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培养或引进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如设立人工智能领域的行业资助型硕士项目(Industry-funded Masters Programme in AI);在英国著名大学中新增200多个博士学位名额,吸引来自世界各地、具有各种学科背景的博士候选人;为英国留学生提供国际人工智能奖学金计划(AI Fellowship Programme)。
②课程设置方面,承认人工智能课程学分,开发符合雇主需求的人工智能转修课程(Conversion Courses in AI)[4]③继续教育方面,促进人工智能领域工作人员的多样性,如吸引更多的女性和少数族裔加入3 法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2017年1月,法国政府发布《法国人工智能综合报告》(Rapport de Synthse France Intelligence Artificielle)[5],标志着法国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开端总结此报告中法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主要包括:①在学科建设方面,重视国家级人工智能培训课程开发,强调跨学科平台建设,促进以公私合作为特色的教学方法创新;②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加强计算科学、认知科学、自然语言识别等学科人才的培养;③在新型劳动力培训方面,伴随着经济转型产生的劳动力需求变化,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教育,为平台的学习行为分析、个性化课程开发、公民继续学习构建技能评级框架,鼓励终身学习并提供深造机会4 日本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2016年6月,日本政府发布《日本振新战略2016——面向第4次产业革命》[6]总结此报告中日本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主要包括:①在基础教育阶段,将编程教育、科普教育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课程纳入中小学必修课范围,要求每个学生养成理解、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的素养。
②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改革,扩大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联合研究活动;同时,把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作为战略的重要部分[7]2017年3月,日本发布《人工智能技术战略(草案)(人工智能技术战略会议总结)》[8]此报告对日本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探讨: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人才应具备运用计算机通用知识和编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才应具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界创造价值的能力5 新加坡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2018年3月,新加坡总理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新加坡”项目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项目,它标志着新加坡政府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开启[9]总结该项目所反映的新加坡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主要包括:①人才培养方面,设立国家研究基金会奖学金(NRF Fellowship)和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科学活动的调查员计划,使新加坡本地人才通过参与培训获得人工智能时代所应具备的能力②环境设置方面,通过创客空间鼓励社区的人工智能行动者和思想家(Community of Doers and Thinkers in AI)共享资源和设施,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的互动和协作。
此外,新加坡还通过加强重要研究机构与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合作,创新人工智能技术,更新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从而为新加坡人工智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二 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2010年,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应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整体战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10]2016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11]这两个文件的发布,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的推出奠定了基础2017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基于互联网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12]同年7月,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前沿性基础理论研究、跨学科探索性研究,引进和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团队,进行人工智能学科建设[13]。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14],标志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的进一步深化这份文件细化了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行动,强调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智力支持角色,并发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和高校就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也展开了具体合作,如教育部与北京大学于2018年4月合作,启动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15]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16]这份文件对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进行了重大战略安排,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提出“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17]回顾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可以发现,从“教育信息技术”到“教育人工智能”,中国针对教育领域提出的人工智能应用政策日益清晰、具体,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策要求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需为国家发展人工智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并充分发挥高校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②政策为高校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指明了方向,即高校应在学科建设、教学理念、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相应变革。
三 国内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的比较分析由于具体国情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导致国内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在政府层面和教育层面也各有不同,如表1所示①政府层面,各国通过设立人工智能相关机构、开展人工智能相关项目,来加强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的顶层设计如中国教育部成立了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战略专家委员会,指导和协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实施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美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该委员会下属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分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人工智能的研发工作英国政府与企业合作,成立了人工智能委员会,主要协调和发展英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同时,构建了人工智能框架法国政府成立了“法国人工智能中心”,加强企业界和学术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为个人和机构的人工智能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日本政府成立了人工智能技术战略委员会,负责管理文部科学省、总务省、经济产业省等三个国家部委下属的五个国家研究中心,为完善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维护公共教育数据和加快教育科技公司孵化提供平台支持[18]新加坡则主要实施“人工智能新加坡”项目,资助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开展课题研究。
总的来说,各国政府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并通过成立人工智能委员会等相关机构,来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顶层规划②教育层面,基于政府层面的宏观协调和整体布局,各国从教育层面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进行了细化如中国将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同时,改革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布局美国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K-12)要求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并通过联邦的STEM教育项目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的公民数据素养(Data-literate Citizenry)和计算思维技能(Computational Thinking Skills)英国同样重视通过将人工智能与STEM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分析、解释大数据,让学生能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伦理培训(Ethical Training)让学生以“善”的方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避免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法国注重加强对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训练;同时,通过制定新的人工智能培养方案、开设相关的人工智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