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综述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53KB
约7页
文档ID:209640655
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综述_第1页
1/7

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科信息门户的概念和特点、国外学科信息门户研究、学科信息门户建设、学科信息门户相关技术、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建设、学科信息门户服务、评价与优化以及我国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学科信息门户,主题网关,信息组织,综述学科信息门户(Subject Information Gateway,简称SIG),又称学科门户、主题网关,是针对特定学科或主题领域,按照一定的资源选择和评价标准、规范的资源描述和组织体系,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网络资源进行搜集、选择、描述和组织,并提供浏览、检索、导航等增值服务的专门性信息网站[1]学科信息门户借鉴传统的文献信息处理技术和经验,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和更为系统的组织,克服了搜索引擎检索效率低的缺点,成为解决网络信息过载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之一学科信息门户近几年在国外发展较为迅速,90%左右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语种以英语为主,涉及的学科(主题)广泛全面,几乎覆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相比之下,我国对学科信息门户的研究和建设都起步较晚,始于2001年,左少凝、柳晓春在“国际大型图书分类法在因特网上的应用”[2]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主题网关”的概念,拉开了国内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的序幕  1 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现状和特点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的方法了解和分析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的研究状况,笔者于2009年12月15日查阅了相关数据库或目录,以题名和关键词为检索点,以“学科信息门户”、“学科门户”、“主题网关”、“主题门户”等为检索词,获得下列信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34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40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7篇,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4篇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0篇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和CALIS联合目录中没有相关图书  为了进一步分析目前学科信息门户的研究特点,笔者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结果中的140篇论文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结果中的134篇论文进行了分析,剔除重复、一稿多发以及与研究内容无关的论文,共获相关研究论文141篇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学科信息门户从2004年起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06年关于学科信息门户的研究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

对国内学科信息门户的研究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可将相关论文分为六大类,第一类是概述性研究,对学科信息门户的概念、发展现状、重要作用、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等进行研究;第二类是国外学科信息门户研究,包括国外学科信息门户具体项目介绍、国外学科信息门户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以及国内外学科信息门户的比较研究;第三类是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研究,对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具体问题,包括建设模式、建设方法、整合问题、互操作、质量控制等的研究以及对某一学科或某一具体的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实践的研究;第四类是学科信息门户相关技术研究,包括学科信息门户平台设计和构建、学科信息门户的关键技术、新技术在学科信息门户中的应用等;第五类是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建设研究,包括学科信息门户信息资源采集、描述、组织;第六类是学科信息门户的服务、评价与优化研究从下图可以看出,学科信息门户建设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其次是对学科信息门户的信息资源采集、描述、组织和评价的研究  2 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学科信息门户的概念和特点  黄如花[3]在“学科信息门户信息组织的评价”一文中首次引入了T. Koch关于学科信息门户的定义:“提供可检索和可浏览的因特网资源目录的联机服务系统,集中于某一相关的学术领域,提供对经图书馆工作人员遴选和按学科组织的因特网资源的利用。

张晓林[4]认为学科信息门户致力于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和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中,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孔敬、李广建[5]认为学科信息门户是用户访问某学科资源与服务的一个单一入口或通道它是一种网络服务,用以完成本学科网络资源内容的高度组织集成和网络应用程序的聚集,并将这些资源与应用集成在一个可定制个性化的界面中来满足每个用户的最终需要它还提供一个统一协作的学术交流环境从用户角度来看,它是某学科用户访问该学科网络资源和服务的起始站点或称入口  学科信息门户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T. Koch将其特点归纳为:一种联机服务,提供对其他若干站点和文档的链接;通过人工选择和筛选信息,智能地产生包括注解和评论在内的内容描述信息,可能的话,提供信息的分类和主题标引;智能地构建分类浏览体系;至少支持部分和手工构建单个信息资源的元数据[6]后来的研究者大都据此总结学科信息门户的特点  在我国,有个别研究者认为学科导航和学科信息门户是同一概念[7],也有研究者分析了学科信息门户与学科导航的差异,张晓林[4]认为,学科信息门户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若干形式,其中之一就是以网络学科信息导航为主的学科信息门户,学科信息门户是学科导航的新发展。

而叶春峰[8]等则认为二者区别在于绝大多数网络导航主要是整合网上免费信息资源,而绝大多数信息门户都有囊括本门户甚至某系统购买的信息资源还有研究者辨析了学科信息门户与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等的差异  2.2 国外学科信息门户研究  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因而借鉴国外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经验显得非常重要2004年,韩丽发表“杰出的英国社会科学信息门户——SOSIG评析”[9],这是介绍国外学科信息门户最早的文章,文章介绍了英国社会科学信息门户SOSIG的建设情况,对SOSIG资源的分类、词表、编目规则、资源收录范围、选择标准等进行了评析吴钢[10]以澳大利亚学科信息门户论坛中列出的19个学科信息门户作为考察对象,详细分析了其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可资借鉴之处,探讨了学科信息门户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长期期可持续发展、互操作性、信息资源保存等问题吴海[11]等对国外10个发展较好并具代表性的学科信息门户进行调研,并对其建设模式与服务模式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指出国外学科信息门户注重合作建设与资源的集成,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信息服务,并在服务的过程中与用户积极沟通  此外,还有学者对某一学科的国内外信息门户进行比较研究,如韩丽[12]从资源选择标准、分类、主题词表、资源类型及其信息服务等方面对国内外3个图书情报学学科信息门户进行了比较分析。

廖昀赘[13]比较和分析了国内外4个学科信息门户中的医学资源类型  2.3 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研究  2.3.1 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实践研究  此次文献调研显示有7位学者进行了此类研究,王雅戈[14]等对中国茶主题网关,彭俊玲、柏流芳[15]对中文印刷包装学科门户网站,刘洁[16]、沙征宇[17]分别对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的建设,祝忠明[18]等对资源环境学科信息门户,衡中青[19]对中国地方志主题网关等学科信息门户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2.3.2 学科信息门户建设具体问题研究  学者们从整体的角度对学科信息门户建设问题或对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某一方面,如对学科信息门户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合作问题、学科信息门户的整合、互操作问题、构建模式等进行了研究  向菲[20]认为学科信息门户提供的服务包括信息动态发布、用户反馈处理和学科论坛、学科信息检索、信息推送服务等,因此,学科信息门户管理平台必须能实现资源采集、信息处理以及挖掘、用户认证定制、学科信息资源管理等功能  焦玉英、黄传慧[21]在分析了我国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主体和学科门类、信息资源、信息组织及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的整合措施:(1)主体整合,建设多学科信息门户;(2)资源整合,即学科资源整合,跨语言、跨地区资源整合以及对国内的资源做系统收集;(3)信息组织整合;(4)服务整合,包括强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加强知识转移和知识传播服务,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性。

  林茵[22]从学科信息门户内容本质的要求,计算机环境下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条件的变化,学科信息门户建设过程中设计规划和实践的需要,以及学科专家、计算机专家、图书情报专家各自所具备的业务专长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学科信息门户的质量控制等进行了研究  2.4 学科信息门户相关技术研究  学科信息门户相关技术研究包括学科信息门户平台设计、关键技术、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等方面  SPT(Scout Portal Toolkit)是由美国梅隆基金会(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资助的Internet Scout Project项目开发的支持各种学科性或知识性门户构建与运行的软件包,并以开放源码软件形式发布和使用祝忠明、米波[23]以资源环境学科信息门户系统为例,概述了基于SPT构建学科信息门户软件平台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主要包括基础软件环境的构建、应用系统的功能框架、主要功能的实现与定制开发等  王建涛、胡明玲[24]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开发“学科信息门户管理系统”的实践,分析系统设计目标、结构、功能实现、关键技术以及主要特点等,并对学科信息门户管理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

王雅戈、侯汉清[25]以国内外较著名的主题网关为例,对主题网关中的关键信息组织技术,如分类、主题目录、元数据以及主题网关词表等进行了分析李运景、侯汉清[26]认为主题网关要真正成为网络信息的导航工具,必须改变目前因追求高质量而过于依靠人工参与的状况,发展网上资源自动跟踪、自动分类、自动标引和自动文摘技术,采用人机结合方式进行分类标引、主题标引,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信息服务  Web2.0是近几年兴起于Web服务领域的一系列软件、标准和模式的总称,它在图书馆领域逐渐得到应用王晓光等[27]认为Web2.0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为建设新一代学科信息门户提供了基础,它重视用户参与、资源共享、社区建设和集体智慧随着Web2.0理念在图书馆领域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科信息门户将引入Web2.0模式、软件和服务,进行再造杨雁、刘志[28]介绍了如何利用Mediawiki引擎构建学科信息门户平台,同时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信息门户的设计为实例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说明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