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刍议大学生职业生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90KB
约5页
文档ID:209638164
刍议大学生职业生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_第1页
1/5

刍议大学生职业生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大多高校都已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发挥好引导作用;努力实施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职业生涯规划一词最先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意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有效安排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率成为对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硬指标,我国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必要性因此,对其进行理性化的思考和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现状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强调自我认知、职业探索,注重个人人格心理的完善和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主要开设的是侧重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二是侧重于从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角度研究,强调求职的技巧,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为目标,主要开设的是就业指导课。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教育理念、教育途径、教育方法,还是在充分发展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界定模糊当前,不少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还缺乏科学的界定,将其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混为一谈,将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毕业前的就业技能、面试技巧等应用性培训;大部分高校在指导工作中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忽略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社会人才需求趋势、职业发展前景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忽视了对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二)缺乏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当前,很多高校都没有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仅有的老师往往是半路出家的政治员担任高校员没有受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指导,缺少对不同专业学生、不同个体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经验而在国外,职业规划生涯指导从业人员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基础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势在必行三)大学生职业教育理念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家庭、学校、社会都很少关心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职业和职业发展,学生在应试教育、学历教育的大背景影响下,在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探索阶段很少正面接触社会的信息,没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大学生在面临选择职业时,往往是一窝蜂的冲向热门行业,全而不顾自我实际和职业形势二、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意义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必需的、必然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学校、社会都是有利之举,可以实现学生、高校与社会的“三赢”一)这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必然要求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目标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深入分析了解个人兴趣、性格、特长等,并主动去认识社会,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做好安排这一过程将大大减少大学生虚度大学时光等不良现象,进而有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另外,大学生通过对自我和社会环境的分析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准定位,转变就业观念,不再盲目就业,而是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适合社会需要的职业,实现理性就业二)这是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并付诸于每天的学习生活当中,按照自己的规划自觉地学习、生活,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校的学风,提升办学质量另外,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科学分析社会环境、社会需求和职业环境,顺利实现学生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结合,提升高等教育育人质量。

三)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就业工作关乎民生,关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除了客观的就业形势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大学生缺乏科学的自我职业规划,缺乏科学的择业观、就业观等密切相关对此,大力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进校之初就开始予以积极引导,使其客观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形势,实现主客观的有机结合,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学生准确就业定位,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长远的人本关怀,这既是提升个人、家庭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措施(一)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发挥好引导作用高校应当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将职业生涯规划真正落实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建立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专业咨询与等在内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引导广大学生树立重视职业生涯、人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二)努力实施分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自我评估要客观、准确,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

因此应该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一年级是准备与适应的阶段,这个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以后,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通识课程;同时,可以结合学生所学课程讲解前沿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安排研究生或者已就业的毕业生与新生进行交流,进行初步的一些测试和心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大二、大三是调整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在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指导下,学生将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评估,制定职业目标和计划,并付诸实施大四是成熟与职业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反馈、调整,并确立职业的选择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通过开设讲座、提供咨询、设立招聘会的形式,帮助学生端正就业观念,分类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大学生要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这个要求和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而是要切实和现实相结合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好院系各方面的资源积极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和择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社会,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岗位,达到对社会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假期,通过一定规模的目标性社会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这些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熟悉社会环境和职业环境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其职业定位,有助于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四)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大力引进具有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工作所需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如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等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员或从事职业研究的相关人员,建立一支知识化、专家化的专业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强对政治员等相关教育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专业化培训,提升兼职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再次,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职业教育指导机构专业人员等组建职业教育导师团,通过网络、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或交流活动,充实师资队伍参考文献:[1]王希永,李晓珍.大学生事业生涯设计与发展[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2]郭江平,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4.[3]许国成.本土化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4).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