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70页)

012****7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76.50KB
约70页
文档ID:209343291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70页)_第1页
1/7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第五讲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主讲:周泽红驱动陀螺旋转之鞭子:利润和利润率 主要内容: 前面已经阐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现在进一步解释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在做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1-7章)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8-12章) 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13-15章) 第一篇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共七章(第1-7章)主要研究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怎样转化为利润率,以及这种转化怎样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相,还分析了影响利润率的各种因素 第1章从成本价格入手,分析了剩余价值为何会转化为利润 第2章具体分析剩余价值率如何转化为利润率 第3至6章,具体分析了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各种因素,第3章分析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以及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第4章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对利润率的影响;第5章分析不变资本的节约对利润率的影响;第6章分析商品价格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 第7章通过对各种错误观点的批判对全篇作了简单概括和小结一)利润:资本追逐的目标(第1章) 1、什么叫成本价格? 一个商品的价值W=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

对资本家而言,他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支付的费用仅仅是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部分虽然是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然而它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不需要另外增加任何花费,因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了资本家的生产成本,又称成本价格,一般用(K)来表示 这样,商品的价值构成就由原来的W=CVM,变成了现在的W=Km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重点句子阅读 “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本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和商品的生产本身耗费的东西,无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部分,不需要资本家耗费什么,因为它耗费的只是工人的无酬劳动对资本家来说,商品的成本价格必然表现为商品本身的实际费用 ”(P30) 商品的生产本身所耗费的价值是用劳动来计算的,包括工人有酬劳动所生产的工资,工人无酬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及转移到新商品中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耗费的价值 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只有他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和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的耗费,其中并不包含工人无酬劳动做创造的剩余价值。

“因此,把商品价值中那些只是补偿商品生产上耗费的资本价值归结为成本价格这个范畴的办法,一方面,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质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是用资本的耗费来计量的,而商品的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 另一方面,商品的成本价格也决不是一个仅仅存在于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这个价值的独立存在,在商品的现实生产中,会经常发生实际的影响,因为这个价值部分会通过流通过程,由它的商品形式不断地再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形式,因而商品的成本价格必须不断买回在商品生产上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P33) 2、成本价格的性质 成本价格这一范畴,同商品的价值或同资本的增殖过程毫无关系 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成本价格具有一种假象,似乎它是价值生产本身的一个范畴因此,它掩盖了生产关系的本质 成本价格(K=C+V)两个组成部分的区别与联系:P37-38 “在劳动上支出的资本部分和在生产资料(例如棉花或煤炭)上支出的资本部分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用来支付一种物质上不同的生产要素,而决不在于前者在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从而在资本的增殖过程中,起着职能上不同的作用 生产资料的价格和劳动力的价格,都会在商品的成本价格中再现出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也就消失了。

成本价格(K=C+V)两个组成部分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商品价值中补偿预付资本的部分 相反地,就成本价格本身的形成来说,只有一个区别会显现出来,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重点句子阅读 “因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这种差别,从成本价格的计算来说,不过证明成本价格从表现上看是由耗费的资本价值形成的,或者说,是由资本家自己在耗费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在内)上付出的价格形成的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成来说,在劳动力上支出的可变资本部分,在这里,在流动资本这个项目下,显然和不变资本(即由生产材料构成的资本部分)等同起来这样,资本的增殖过程的神秘化也就完成了P41)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成本价格出现后,剩余价值不仅由可变资本的产物变为成本价格的增加额,而且成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在资本家看来,那些未曾耗费的资本虽然不形成成本价格,但作为物质要素同样参加了生产过程,因而也参加了剩余价值的形成当资本家不再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这种表现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实质上是一个东西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剩余价值是它的本质,因此,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我们已经看到,虽然剩余价值m只是产生于可变资本v的价值变动,因而本来只是可变资本的一个增长额,但在生产过程结束以后,它同样也成为所耗费的总资本c+v的一个价值增加额C+(v+m)这一公式 也可以用(c+v)+m来表现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个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因此,一个价值额只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它是用来生产利润的P44) “因此,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化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因为成本价格的形成具有一种假象,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看不出来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变化,必然变成不是由可变资本部分引起的,而是由总资本引起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这个转化形式P44) 商品的成本价格小于它的价值W=k+m,只有m=0时,才会出现W=K,商品价值=商品成本价格但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虽然在特殊的市场行情下,商品的出售价格可以降低到成本价格,甚至成本价格以下 “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即使它低于商品的价值,也会实现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总会有利润在商品的价值和它的成本价格之间显然可以有无数的出售价格。

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要素越大,这些中间价格的实际活动余地也就越大P45)重点句子解析 在商品的价值和它的成本价格之间,显然会有无数的出售价格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要素越大,这些中间价格的实际活动余地也就越大P45) (1)商品价值W=C+V+m所构成由于资本家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看作是生产商品的全部资本耗费,因此在资本家看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商品的价值由成本价格加利润构成 (2)资本家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资本家出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必须高于成本价格由于成本价格和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因此资本家出售商品时,其价格可以是成本价格加其中的1100的利润如某商品价值为100元,其中成本价格为80元,利润为20元,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可以表现为81100元 (3)如果商品价值中的生产成本比重低、利润比重高,资本家在竞争中就会拥有更大的价格竞争优势如某资本家生产的商品价值为100元,其中的成本价格为60元,该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可以表现为61100元 “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规定的如果商品低于它的成本价格出售,生产资本中已经消耗的组成部分,就不能全部由出售价格得到补偿。

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预付资本价值就会消失因此,在资本家看来,在商品出售时实现的价值余额或剩余价值,似乎是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它的价值的余额,而不是它的价值超过它的成本价格的余额,因而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好像不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来实现,而是从出售本身产生的第4546)(二)利润率:资本运动的驱动力(第2-7章)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 但是,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却在质和量上发生了差别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M= mv利润率则不同,它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P=mcv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量上的区别:利润率总是低于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质上的区别: 剩余价值率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只表示资本家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并且由于利润率总是低于剩余价值率,这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资本家预付总资本时并没有考虑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上所起的不同作用他把这一切组成部分同样地预付出去,不仅是为了再生产预付资本,而且是为了生产一个超过预付资本的价值余额P49) 因此,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

因此,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其中 C表示总资本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剩余价值率m/v不同的利润率m/C=m/c+vP51) “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实际上,利润率从历史上说也是出发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是要通过研究加以揭示的本质的东西,而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即利润,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P51)重点句子解析 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P51) (1)是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后引起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还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引起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马克思认为:先是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然后才引申到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这是因为: 第一、理论上分析,资本家在经营过程中唯一关心的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即利润率,然后再按照利润率来获取利润 第二、历史上分析,利润率和利润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而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则是需要通过研究才能揭示出来的本质的东西 “由于资本的一切部分都同样表现为超额价值(利润)的源泉,资本关系也就神秘化了。

实际上,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分析才能使剩余价值从利润中脱壳而出在剩余价值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资本和利润的关系中资本表现为一种对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资本作为原有的价值额,同它自身创造的新价值相区别至于资本在它的运动中通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创造出这个新价值,这一点是人们意识到了的但是这种情况是怎样发生的,现在却神秘化了,好像它来自资本本身固有的秘密性质P56-57)影响利润率的因素(第3-6章) P=m/c+v=mv/c+v,由公式可知,利润率总是剩余价值率 影响利润率这一驱动力大小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例变化 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就越大,从而利润率也越高;反之则相反 影响剩余价值率的因素都会影响利润率 影响利润率的三个因素是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和工资工资的增加会减少剩余价值,从而降低利润率;而工作日的延长和劳动强度的提高则会增加剩余价值,提高利润率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就某个部门来说,该部门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越低,雇用的劳动力也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其利润率就越高,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或按相反方向变动。

就同一部门内部的各企业来说,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由于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利润率也相对较高那些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则只能获得较低的利润率甚至亏本 (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第4章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同量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利润率就越低年利润率和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重点句子解析 周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