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模式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启示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9335374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模式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过程模式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过程模式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过程模式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过程模式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程模式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模式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启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程模式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启示摘要过程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思想,其否定了目标模 式在确立和表述课程或教学目标的上的机械主义和行为主 义,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意义深远。本文对过程理论进行了 深入分析,研究了其提出背景和原理,并根据我国大学课程 改革现状提出了 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过程模式大学课程改革多元评价 1过程模式提出的背景众所周知,泰勒提出的“目标模式”是认为课程开发的 基础和核心是目标,课程开发之前应该确定目的、目标,最 后在课程开发完成之后用可以精确表述的目标的评价标准 来评价课程的迗标情况。斯坦豪斯指出“目标模式”将目 标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忽略了教师与学生各自原 有的认

2、知结构和基本能力,将学生的发展束缚在预定的目标 中,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发展的自由,也束缚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发挥和发展。斯坦豪斯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 一一“过程模式”,该模式事先不预设目标,而是先确立一 个整个教育过程宽泛的教育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非行为性 的,并且不影响最后的评价依据。在之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和学生的表现提出相应的目标,使课程目标与教学过程统一起来。由此可见,“过程模 式”注重教育过程本身的设计,把教学过程交给教师和学 生,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其生成性价值,课程目标处于灵活、 动态的变化状态。2过程模式的原理2. 1课程

3、开发的依据过程模式不主张将教育作为工具,其主张要关注教育活 动中的内在价值。斯坦豪斯认为,教育与课程是向学生传递 具有价值的东西_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和理解力的发展,因 此,教育与课程有其固有的内在价值和评价其优劣的标准。 课程开发人员和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详细说明内容和程序 原则的方法对课程进行合理开发,不必预先指定目标,并希 望所有学生达到这一结果。课程内容是指一些能反映各学科 领域内在价值的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程序原则必须贯 穿整个课程活动始终,反映课程总要求或总目的。程序原则 中的总要求或总目的与“目标模式”中的目标预设不同,它 并不决定最终的评价依据,其主要目的是概述整个教育过程 中可能

4、出现的各种教学结果,从而使教师了解整个教学过程 的总体要求和内在价值标准。2.2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过程理论注重知识、活动的内在价值,因此,如何鉴别 并选择有内在价值的知识及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斯坦豪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鉴别教育活动内在价值的12条 标准:(1)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完成活动的过程 中主动地了解并做出选择,并能对选择产生的结果做出反 应;(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角色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 的;(3)教学活动应该让具有探究性,让学生探究各种原理、 观念、方法以及个人问题或社会问题等;(4)教学活动给学 生提供实物教具;(5)教学活动适应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6)教学活

5、动能使一种信息在新背景下继续探究或研究;(7)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内容可能是被大众忽略的;(8)教 学活动需要学生和教师同时参与,且结果未知;(9)教学活 动促进学生“温故知新”;(10)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掌握 规则、标准或方法;(11)教学活动要求协作完成;(12)教 学活动与学生的表迗目的紧密相连。2.3课程评价的方法斯坦豪斯认为课程、教学的评价不应只依据目标的实现 情况,而应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实现程序原则为 依据。过程模式不是一个评分模式,是一种批评模式,因此 在过程模式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能被测验的,而目 标模式更适合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形成性测试,但是过程模 式更加倾向于教

6、师的诊断和形成性评价。斯坦豪斯主张,在 教学过程中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中,教师不应该是一位判分 者,而应该成为一个诊断者、批评家。师生所从事的有价 值的教学活动有其自身内在的评价标准,成绩的评定是评价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这些标准工作而进行的努力和表 现出来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基于 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教学过程的评价应该基于教师的诊断 与评析。3过程理论指导下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注意问题3.1转变课程观念传统的课程观念采用目标模式,一切以唯一的教学目标 为中心,教学过程也是为事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服务的。但 是过程模式就大不相同了,它从整体、联系、发展的角度出 发来理解社会对人

7、才的需求。怀特海曾经明确指出,依据科 学规律,课程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大学目前的这种教学体 制和教学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大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尤其是教育的思想相对落伍,教材形式单一,不能全面地解 释生活的多个方面。因此,我国大学课程改革首先要从课程 观念着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整个教学过程,将过程模式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3.2注重课程内容的内在价值课程的内在价值是通过课程内容反映的,课程内容中包 含的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属于科学的范畴,遵循科学的 规律。课程内容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其内在联系需要教学 活动的支持与设计。教学活动具有承载教学内容的作用, 它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

8、密相连,从现实生活中还原 教学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现实意义。课程内容的内在价值 是实现课程建设意义的重要部分,在课程改革中,要紧密结 合实践,运用科学方法,将课程的内在价值展示出来。3.3强调教学过程的多元评价多元评价不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 准,其看重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各自的优 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是一个维度的数值,而 是多维度的综合能力。之前的目标模式只根据预先设定好 的教学目标制定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没有考虑教学过程, 其衡量标准单一,且不符合实际教学过程和教育宗旨,不能 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过程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不 事先确定固定的教学目标,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来 最终实现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只是重视分数, 更应该看重学生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态 度、学习目标、课堂表现、行为习惯、作业质量等。当然, 在评价过程中,其多元性不仅要体现在内容上,更应该体现 在方法上和主体上,只有这样,才符合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命l芑鵜考浚罕疚南敌率兰凸阄鞲叩冉逃萄n母锕? 011年重大项目“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ZD002)之阶段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