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土两税的管理:由“管户”向“管房”“管地”转变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房产、土地相关税源信息采集的精确度越来越依靠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房土两税)的征管难度有所增大,税源基础弱、动态跟踪差、综合治税难等问题比较明显 究其根本,一是因为海量数据比对难以开展一些地方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税务局等各单位现有的房土管理软件多以单环节固化管理模式存在,因缺乏信息比对的接口而彼此成为“信息孤岛”;二是因为税源信息存在变化快的固有特点房土本身在建、闲置、自用、出租等业态的变化,以及出让、划拨、转移、注销等行为带来的纳税人的变化,使得税源信息“日新月异”,传统的“以户控税”方式已无法满意当下实际的征管需求 笔者认为,可以房产、土地不可移动的特性为切入点,以不动产单元编码为基础,归集使用人或全部人的纳税人识别名信息,整合金税三期、不动产登记等系统,形成以土地出让为起点,开发、保有、转让、注销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推进由“管户”向“管房”“管地”的转变,以“不变”应“万变” 跨部门信息捆绑,建立不动产唯一编码当前,不动产单元编码为七层28位层次码。
通过跨部门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可将纳税人识别名与不动产全国唯一识别码捆绑对应,作为贯穿整个“以房控税、以地控税”流程的数据基础使用者可通过唯一识别码获取包括具体坐落地址、权属人、房土价值、承租信息、取得或注销时间等在内的全部不动产登记信息,从而了解该不动产的“前世今生”,实现税源一码全管理 有了唯一识别码这一核心基础,同一不动产的其他全部实时信息均可匹配写入,形成动态房土全息影像,绘制出不动产涉税信息“电子地图”,实现税源管理“按图索骥”使用者既可通过该识别码进行精确查找,也可通过“电子地图”里的区划、房屋坐落地等信息进行模糊搜寻 链条化动态管理,实现全流程风险防控利用不动产唯一编码打通不动产全流程动态管理确保每个环节均能涉及唯一识别码组合内容,从不动产首次登记开头,到变更、转移、注销,实现各环节的连接贯穿,从而突破当前出让、开发、保有、转让环节独立管理的现状同时,实现全流程风险防控,可利用“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抓取内外部平台的数据信息,进行房产原值、出租面积、销售比例、申报税款等数据比对,同时通过市场监管部门、住建部门等单位在房产交易、股权变更等环节的信息交换,准时监控房土税源变更信息,实现风险防控“以房定企”“以地控税”管理新模式。
智能化后续管理,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借助专业涉税机构、互联网企业的力气,建立参数比对模型,嵌入“智能机器人”,即类似于自动计算比对的一个小程序一方面,对数据仓库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对,找出异常,从而监控未申报、多申报、异常申报的状况,提出解决方案例如“面积缺位”智能机器人,可通过比对周边店铺登记信息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状况,敏锐地捕获到单独建设的地下商业街未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状况,双向传递到纳税人端和税务局端形成风险提示纳税人端依据风险提示在规定时限内进行自查并完成自行申报,还责于纳税人同时,税务局端也可启动风险应对措施,由税源管理岗进行后续管理 另一方面,可由点及面满意不同业务场景,使信息呈现方式更加系统直观,优化办税服务体验以“减税降费”智能机器人为例,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减免税代码表,截至2019年7月,目录中列明的房产税减免优待项目有45个,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项目有68个,前前后后多达上百个文件都可录入“减税降费”智能机器人的学问库对于纳税人可以连续享受的连续性优待政策,在第一时间提示纳税人享受优待;对于发觉的纳税人应享未享的情形,准时抓取数据,提示纳税人“一键退税”。
同时也可实时传递信息至税务局端,便于开展后续管理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Y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