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校_学院_学生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07KB
约9页
文档ID:209325371
高校_学院_学生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1页
1/9

学院学生工作处“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十二五”期间学生工作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处) 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 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工作 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日常工作有效率,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 有成效,不断拓宽学生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新 模式,建立健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新机制,为学校和谐发展和 学生全面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一) 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思政管理水平1、落实“四导制”模式,构建特色学管队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院从 育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整合、优化人力资源,建立了由专职员、 员助理、学业导师、职业导师构成的科学合理的“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动态平衡”的“四导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体 系,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工作大格局在“四导制”中,专职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 理,是学生思想的指路人:员助理协助专职员负责学生的生 活指导和休闲文化教育,是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学业导师主要帮助学 生解决专业学习和学业定位,是学生学业的解惑者;职业导师主要帮 助学生解决技能培养、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是学生走向社 会的领路者。

四导制”在工作上有分工有合作,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 通过相互协调、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发挥作用,以保证 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四导制”的成功推行,改变了我院以往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单打独斗的格局,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全过程、全 方位覆盖目前,我校有31名专职员,一线专职23人,兼职 员43人69名员助理学院在员配备上,首先按照学生党团建设、心理、职业 发展指导、资助等工作需求,选配专职员,其次依据专业、年级、 班级的特点选配学业导师、职业导师和员助理,形成“矩阵式”配 置,便于工作协调、取长补短和优化组合;在队伍结构上,既有党务管理者、思政工作者,也有专业教师和企业工作者,全员参与,有效 避免了员队伍“边缘化”和“政工化”的倾向;在工作分工上,学院 出台了队伍建设管理办法,从顶层设计上对四支队伍的工作定位、目 标和要求进行了明确区分,在分工与合作的结合中开展工作2、 从待遇、政策、培训方面加强专职员队伍建设1 )学院党委一贯强调专职员的“双重身份”,既是从事学生 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的“排头兵”,又是学院党政管理干部的“预备队S 学院坚持“高进、明责、严管、强训、优出”的“十字方针”,把好专职辅 导员的进口关、能力关和成长关。

近年来,学院严格标准,充实了专 职员的数量,改善了学缘结构、提升了学历层次在培训上,既 加强专职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更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引导他们 成为理论学习的“思想者’:“研究者”,同时又是工作实践中的“创新者” 和“多面手”,为以后“身份”转变奠定基础同时,学院制定了职称评聘 专门办法,明确了我校专职员专业技术职务身份及评聘的要求和 条件,单独评聘,进一步激励了广大员队伍,保证了队伍的稳定 性2) 严把员入口、培训关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工作队伍 的高学历、高素质培养由各分院对新任员推行“先培训、后上 岗”的准入制,选送优秀员参加省内、国家业务培训,邀请校内 外专家、学者和领导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了员队伍的整体水平3) 提升员专业化水平从2010年我校确定了员四 个研究方向,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就业指导及创 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方向鼓励员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为员专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提升了我校员队伍 的科学化水平3、 围绕“三自”能力,提升学生员助理典型引路人的魅力学生员助理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能力较强、学习优秀、全面发展的典型,对低年级同学的成长有很好的典 型引路作用。

学院通过员助理培训班、主题教育活动等途径,着 重提高学生员助理的思想原则和政治意识,确保他们在工作中不 会出现思想认识上的偏颇和言行举止上的“越轨”积极鼓励和引导学 生员助理带领低年级同学开展班级建设和各类校园实践活动,寓 教于学,寓教于乐,有效开展工作4、创新多种方式促进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研究和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工作处坚持对“四导制”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交流,鼓励大家在实践中发现新问 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把实践经验化为理论成果近两年来, 有关人员就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 论文40多篇同时通过各种机会开展培训学院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和学习交 流,先后选派相关人员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员培训基地培训、心 理咨询师和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和资格考试,并组织参加社会各类适应 性素质拓展训练,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二)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1、 理论学习扎实推进认真落实16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理想信念将政治理论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编印下发《政治学 习材料》,通过专题讲座、学生讨论等,推进大学生理论学习。

2、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化主题教育活 动,全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着在常规工作中 谋创新,在平凡工作中求发展的理念,坚持思政教育推陈出新3、 社会实践教育效果显著为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 走实践成才之路,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 制度化、基地化、经常化、多样化的工作机制同时,我校把社会实 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中,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 “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 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4、 全面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文明离校教育实现预期目标 以系列教育活动为主渠道,以强化日常教育为重点,通过一系列教育 活动,对毕业生进行文明离校教育,激发毕业生对母校的情感;通过 为毕业生派发班车送站、及时转接档案等提供热情周到服务,让毕业 生体会到学校的关爱5、 入学教育形式多样新生入学教育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抓住入学报到的“第一周”,围绕专业教育、爱校教育、感 恩教育、制度教育等突出新生角色转换的引导和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教 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编写和下发了入学教育专门读本 《青春之旅携手同行——大学新生入学导航》。

6、军训历练了学生品质学生军训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采 取员全程跟训,强化队列训练、内务卫生条例等,锻炼了学生意 志,养成了优良品格军训成果汇报大会上展示了我院学生的军训优 秀成果三)以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为重点,加强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1、 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继续深入开展“优 良学风寝’:“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院”创建活动以“营造浓郁的寝室 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的寝室文化生活”为主题,公寓以各学院为依 托开展了“公寓文化节”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寝室成为健康、文明、 向上的生活学习场所2、 积极推进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启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为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2014年学院引进学 生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学生信息共享,在保证学生工作透明性 和信息客观性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3、 努力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以学校党政管理制度清理工作为契机,针对自身工作职能,积极做好学生评优评奖等相关制度建设随 着学生工作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生特点多样化等 情况的出现,多次组织教师及学生代表开展调研,两次修订完善了《学 生手册》中的相关规定。

Ui建立完善学生工作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服务1、 进一步完善学生奖助体系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依托,实行校 内奖学金,设置一等奖学金1500元、二等奖学金1000元,三等奖 学金600元同时为激励广大学生设立了进步奖、创新奖、贡献奖 等奖项,奖助学金覆盖率达到70%以上2、 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体系十二五”期间,我院高度重视经济困 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除严格按照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规 定足额提取各项助困经费外,还在建立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开 辟勤工助学渠道、推进生源地货款工作以及落实学校常规性困难补助 和临时性困难补助上真抓实干,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货款为主体,助学 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在开 展资助工作同时,重视和强化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通过勤工助学文化节、“爱心传递”义务服务队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实 现了“资助”和“育人”的有机结合3、心理困难学生调适体系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 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加强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建立和 完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形成校心理咨询中心、员、班级心理委 员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积极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完善学 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协会”开展自我提高性质的团体心理训 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心理宣泄室、放松室、沙盘模 拟室经过大量设备经费的投入,正式投入使用4、探索学生医疗保险新体系根据国家有关大学生医疗保险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长春市医保 相关条例的规定基本保障了在校大学生顺利就医,减轻了学生的家 庭经济负担,缓解学生生活压力,保证学生能以健康的身体投入学习 尤其对实习实训学生重点加入医疗保险行列,保证学生在校和实习环 节的医疗保障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生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 挑战十二五”期间,在学生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学生 工作运行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 氛围需要进一步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 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校园学术文化的氛围还有待于进一 步浓厚,校园文化精品意识还有待于加强三、 “十三五”期间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央16号文件要求和《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着力创 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工作队伍水平,着 力完善长效机制,着力优化政策环境,积极探索学生教育与管理、服 务工作有效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二)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期,基本形成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格 局,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突出学生的 主体地位,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氛围建立一 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方向明确、素质精良、趋于稳定的学生 管理队伍;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实践教育规范化和教育手段 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创 新意识得到显著加强,学生工作的各项指标全面提升,优秀和杰出人 才不断涌现;校园文化形成特色和品牌三)主要任务、具体措施与预期指标1、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落实,保证到位将学生处现有制度进一步完善,对于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 及时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