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审计意见及其变通行为分析由于审计意见向投资者传递着财务报告是否可信的信息,将对投资者的决策行 为产生重要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公司股价和公司筹集资金的能力,并H还有可能影 响到管理当局的薪金报酬甚至导致管理层变更,具有直接的经济后果因此,上市 公司管理当局总是力图避免对其财务报告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或对可能被发 表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加以调整以避免对其不利的审计意见公诸于众随着上市公司造假案件的频频曝光,使得资本市场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增加 了上市公司的内在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在这场风波中同样处于公众质疑的地位,注 册会计师迫于压力或自身利益存在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不当,主要表现为:用带说 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代替保留意见;用保留意见代替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 见变通行为致使审计报告类型不恰当,从而降低了已审计的财务会计信息的有用性1审计意见极其变通行为的概述理论上,审计意见是基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及其在这一过程中的发现独立 地做岀评价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2002年)给 出的四种审计意见类型,在实际审计报告类型中包括四种非标准审计意见:(1)带 说明段无保留意见,(2)保留及带说明段保留意见,(3)否定意见,(4)拒绝表 示意见。
当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意见分歧时,或者进行调整,或者拒绝调 整在这两种相反的反应之间,更普遍的情况是管理当局会通过各种努力与注册会计 师谈判,与其达成共谋,使原木在性质上比较严重的意见类型变成了比较缓和或轻 微的意见类型,或者原木在表述上比较明晰、易懂的行文措辞变得更加隐讳、难懂 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审计意见变通”2审计意见的决定审计意见反映了审计师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公允性、合法性以及政策一致性的评 价那么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关于审计意见性质的表述呢?2.1国外对审计意见决定因素的研究:T.B.Bell和R.H.Tabor (1991)用逻辑模型(Logistic Model)考察了财务报表和 其他数据在审计师决定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由于审计师承 担着评估并及时报道客户持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的责任,建立一个预测非标准无保 留意见的模型有助于确定财务报表的公布策略作者考虑了 7个财务指标和3个 控制因素(规模、增长率和冋报的稳定性),每种财务指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示: 比率、变化率和行业衡量标准,最后得到24个可供预测的因素最终逻辑模型包 括了 5个有预测能力的财务指标。
Bao, Chen (1998)对可能影响审计意见的11个 会计和市场因素进行了检验,他们的实证结果显示,资产负债率、盈利或亏损、总 资产收益率、上市地点等因素具有显著的影响资产负债率高、总资产收益率低、 企业亏损、上市地在深圳等因素将对审计意见产生不利的影响2.2国内对审计意见决定因素的研究:审计意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师对审计风险的判断在审计风险比较大 的情况下,审计师更可能通过真实的意见表达来规避自己的责任然而对于审计风 险的判断,除了以财务状况作为依据外,另外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上市公司盈余管 理的程度Chen, Chen和Su (2001)以1995-1997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 后一因素在审计意见的决定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发现,上市公司为迎合监管者在 盈利上的要求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显著增加了审计师发表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频 率章永奎,刘峰(2002)以1998年度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 上市公司以操纵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的盈余管理行为越厉害,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 无保留意见,同吋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显示出更严格的审计质量控制然而,夏 立军,杨海斌(2002)以2002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的最新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对 于审计风险的关注似乎已更多的转向了可能发生经营失败或管理层欺诈的亏损或增 长比较快的公司,而不是为迎合监管政策而可能从事盈余管理的公司。
3对审计意见变通的研究为了展开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变通行为的研究,需要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 与方法结合国内外进行综述,从中找出研究的切入点下面分别冋顾与评述相关 研究成果:3.1国外对审计意见变通的研究Charles J PChen,Xijia Su,Ronald Zhao (2000)以来自上海股票交易所1995——1997年报中披露非标准审计意见的9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变 量分析法检验了股票市场对非标意见的市场反应程度在多元冋归模型中,被解释 变量为根据市场模型计算的事件期窗口卜1, +1]的累积非正常报酬率CAR值,解释 变量主要有:审计意见类型、每股收益的变化率、是否违背公认的会计准则而被出 具非标意见、是否有涉及诉讼的或有事项、股利分配、是否连续收到非标意见等 研究表明:①市场对非标意见有显著的负反应;②市场不能区分无保留审计意见加 说明段和保留审计意见两种审计意见类型;③市场不能区分保留意见与带说明的保 留意见Allen Craswell, Donald J. Stokes, Janet Laughton (2002)以 1062 家澳大利 亚上市公司1994年的公开数据以及1045家澳大利亚上市公司1996年的公开数据为 样本,在控制了审计费用等影响独立性的其他变量之后,得出了审计费用依赖程度 不会影响上市公司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即没有发现审计意见变通成立的 结论。
Clive S. Lennox (2000)选取了在1980年至1999年之间破产的355家英国 公司发现:审计费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注册会计师任期和主要董事,不与持 续经营非标意见显著相关,因此审计依赖度不影响审计报告;另外,公司往往会任 命不倾向于出具持续经营非标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这表明了破产公司成功进行了 审计意见变通Nieves Gomez-Aguilar and Emiliano Ruiz-Barbadillo (2003)选取了共 735家西班牙企业1991——1996年的数据,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冋归得出以下结论: 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之后获得干净的审计意见的公司都是选择低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 公司(这个8低质量不包括技术水平),相反,转向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更可 能获得否定意见;前后两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差异越人,公司越有可能在更 换会计师事务所之后获得干净的审计意见3.2国内对审计意见变通的研究从理论上说,审计意见应该基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及其结果而独立做出,然 而由于审计意见(特别是不“清洁^审计意见),对于上市公司可能造成的垂大影响, 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吋将不得不面对来自上市公司等各方面的压力,这吋注册会 计师就可能通过牺牲审计质量——比如在披露事项上避重就轻,改变审计意见的性 质等等,来迎合上市公司的要求或屈从其压力。
孙铮,王跃堂(1999)对上市公司 1995-1997年期间的审计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 出具的审计报告中,确实存在着运用说明段改变审计意见性质的倾向,尤其表现在 将保留意见变通为无保留意见加说明段作者同吋发现,这种操纵审计意见的倾向 随着审计风险(表现为一定的企业经营状况)的趋小而明显变大孙铮、王跃堂(2000)对审计意见解释说明段的描述性分析提出:近年来我国注册 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存在着运用说明段改变审计意见性质的倾向, 尤其表现在将保留意见变通为无保留意见加说明段他们认为这种原因一方面来自 于上市公司的要求和压力,另一方面是注册会计师主观上认为说明段为其改变审计 意见的性质、推卸法律责任提供了途径王跃堂、陈世敏(2001)则发现,脱钩改制后注册会计师对微利和达线这两类盈余 管理公司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他们的统计结果显示:对于为避免被暂停交易, 或为避免被特别处理等目的而管理盈余、实现微利的公司(ROE落在区间[0, 1%]上 的公司,称“微利公司脱钩改制前后,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与“微利"现象都呈 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微利公司更可能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 见;对于为达到配股资格而管理盈余的公司(ROE落在区间[10%, 11%]上的公司, 称“达线公司"),脱钩改制前,统计关系不显著,注册会计师对此类公司的盈余管理 持否定态度,而在脱钩改制后,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对 此类公司更不可能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李爽、吴溪(2003)以1998-2001年为窗口,采用二元逻辑选择模型考察了 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带解释说明无保留意见和发表保留意见之间做出选择的因素,发 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倾向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行为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该 发现支持证券监管部门对审计意见变通行为的关注及相关政策的必要性;同吋通过 对14号文政策效应的初步检验,发现该政策对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在带解释说明段的 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之间的选择行为上并未显示出显著的遏制效果;研究还发现 排名前10位的会计师事务所整体上比中小型事务所有更强的审计意见变通倾向陆正飞、童盼(2003)以14号规则为背景,选取了 2000年471家、2001年 532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部分借鉴了 Lennox(2000)的模型, 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在2000年和2001年,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与上年审计意见 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上市公司存在意见变通的动机这说明上市公司十分在意其 审计意见得类型,并试图改善审计意见,但是这两年的相关性没有显著的差异宋常(2005)对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进行了研究, 发现证券市场对“带解释说明的无保留意见"有显著的负面反应,而从理论上讲,带 解释说明的无保留意见据其性质仍然属于无保留意见,但这种类型的意见公布后市 场对其具有负的反应,又验证了我国证券市场中,客观存在着注册会计师既努力降 低自身审计失败风险,又在一定程度上屈从于被审计客户的情况,因而发生了以带 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代替保留意见等不规范行为,致使其变成了“准保留意见= 并已被证券市场所识别出来。
王春飞(2006)从联盟理论的理论框架出发,研究分析了审计意见购买行为, 导出了完全合作和不合作情况下的审计意见购买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自 发情况下,道德联盟的形成和特征及联盟的稳定条件研究结论显示,在完全合作 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被收买的数量要少于不合作情况下的注册会计师被收买的数量; 而II在完全合作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福利水平要高于非合作吋注册会计师的福利 水平但是完全合作情况下的均衡不具有稳定性,所以注册会计师正处于道德的困 境之中在联盟情况下,道德联盟中的注册会计师的福利会随着联盟的扩人而增加, 同时道德环境也会随着联盟的成员的扩大而改善4国内外研究评述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于审计意见变通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国内的研究仍处 于起步阶段,且基本上是在参照或模仿西方文献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已有结 论在我国的实用性进行检验目前,人多数文献都集中在研究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 及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公司合谋上本文认为,无论是研究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 还是事务所与客户公司合谋的研究,归根到底都是研究如何提高审计意见的可信度 在以上研究的启发下,本文主要探讨了“用带强调段或说明段无保留意见代替保留意 见”和“用无保留意见代替带强调段或说明段无保留意见叩勺审计变通行为。
本文没有 探讨“用保留意见代替否定意见”和“用拒绝表示意见代替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变 通行为,是因为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涉及违反国家有关会计法规的审计意见类型 主要集中于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很少出现虽然这很可能印证了我们对注册会计师 以保留意见代替否定意见的变通行为的忧虑,但是由于否定意见的观察值过少,我 们很难通过经验证据对其进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