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利用数字化物理实验手段进行探究教学的一次尝试~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0.89KB
约5页
文档ID:209200178
利用数字化物理实验手段进行探究教学的一次尝试~_第1页
1/5

利用数字化物理实验手段进行探究教学 的一次尝试〜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物理实验对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精 神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提 供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使物理创新 式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活、乐、动”的过程,在物理实 验操作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萌发新思想、形成新思路、 寻找新方法、开拓新领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这种让他 们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 性,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模式可概括为:激发兴趣、 实验探究、问题讨论、迁移创新我在高一年级的学生中 开设了一堂利用数字化物理实验手段进行探究教学的研究 课,其过程及体会如下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问:同学们在初中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听说过交 流电吗?学生答:听说过教师问:看到过交流电的波形吗?学生答:没有教师说:今天让大家看一看交流电的波形1)在数字采集器上接入电压传感器;(2)将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接在学生电源交流输出端6V 上;(3)开启朗威DISLab实验数据采集盒,打开电脑及朗 威DISLab通用软件;(4)按示波按钮,x轴为时间t, y轴为电压U,可选择 图线的颜色为红色。

5 )按停止按钮,再选择采样频率为1kHz,此时就可 以观察到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如图16) 将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接在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6V 上,观察到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如图27) 将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接在学生电源稳压输出端6V 上,观察到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如图3从图形中可以看到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改 变,直流电的方向不变,但大小仍然在变,可见稳恒电流 可以称为直流电,直流电不一定是稳恒电流学生问:老师,我将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接在学生电 源交流输出端6V上观察波形时,发现电压的值在有时超过 6V,最大达8V左右这是什么原因?教师说:这位同学观察实验很仔细,事实确实是这样 大家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一学生答:我想可能 是误差的原因吧,学生电源输出端标的值不一定是精确值教师说:想法有一点道理,但误差也不应该这么大呀!学生们沉默教师说:由于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发生 改变,所以描述交流电的大小时,既不用交流电的最大值, 更不用交流电的最小值,而是用有效值来描述交流电的大 小,刚才学生电源交流输出端6V指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 理论上可以证明对正弦交流电而言,最大值是有效值的2 倍,跟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吻合的。

初中已学过欧姆定律 I=U/R,若将交流电接在小灯泡的两端,灯亮说明有电流通 过,那电压达最大值时,电流也会达最大值吗?2探究:交流电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 4所示,将6V交流电接在规格为6V/0. 5W的小电珠上,串 接电流传感器测量电流I,并接电压传感器测量电压Uo (两个传感器的正接线柱应按照直流电连接时的极性连接, 即可以假定某个瞬时电源的正负极性)(1 )开启朗威DISLab实验数据采集盒,打开电脑及朗 威DISLab通用软件2)利用“组合图线”按钮,在图线选择栏内按添加按 钮,添加第1根图线,x轴为时间t, y轴为电压U,可选 择图线的颜色为红色⑶再添加第2根图线,x轴为时间t, y轴为电流I, 可选择图线的颜色为紫色4)按“停止”按钮,再选择“采样频率”为lk Hz, 此时就可以观察到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5) 如果某个量的幅度太小,可以通过“只控制选择的 图线” V,再利用“y缩放”按钮调整按“停止”按钮, 按"保存”按钮保存图片6) 获得的图像如图5所示,说明电流与电压同步变化, 电压达到最大值时电流也达到最大值有时用电器是非纯 电阻元件,比如:线圈,电压达到最大值时电流也能达最 大值吗?3迁移、创新、探究:交流电在纯电感电路中电流与电 压的关系如图6所示,电感线圈为学生用变压器240T,实验时 电压应控制在量程电压12 V以内,电流应控制在量程电流 1A以内,两传感器的正极接在交流电源的同一个输出端。

实验结论如图7,电流落后电压约n/2o教师最后陈述,电路有时是纯电阻,有时是纯电感的, 还有纯电容的电路,我们同学有机会也有能力作进一步的 探究4教学反思(1)朗威DISLab为探究性实验研究提供了方便,除了 朗威DISLa b本身提供的示范案例之外,教师应根据教学的 实际需要,开发有效的探究案例,特别是传统实验装置很 难做到或根本做不到的探究性实验,朗威DI SLab突显出其 自身的优势,本教学案例即是一个实例,因为本实验传统 教学中需要双踪示波器,只能做到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 无法开展亲身的探究性活动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问题讨论,获得比较圆满的答 案,从而产生了成功的喜悦,知识领悟能力、学习自觉性 必然增强教师则要再次举例,启导学生进行知识类比, 让学生通过联想,形成“新”的发现,得出“新”的规律, 在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时,能迅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从而确定所需解决的新问题可归属于已有的何 类知识的延伸或扩展,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合理迁移3)通过本课探究结论之一:电感线圈中电流落后电压约n/2,为今后讨论理想变压器当副线圈开路时,原线圈中电流可 以不为零(事实上不可能为零)提供理论依据,P=IUcos a, a =90 ,故P二0, —般教师用能量守恒的观点认为原线圈 中电流近似为零是错误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