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0812274罗桂林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9178180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40812274罗桂林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240812274罗桂林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240812274罗桂林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240812274罗桂林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240812274罗桂林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40812274罗桂林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40812274罗桂林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系别国贸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12国贸一班姓名罗桂林学号1240812274指导教师蓋蜂填表日期2014.6.7教务处1. 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2. 学生应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充成开题报告。3. 此表填写一式三份,一份教学系留存,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本人自存。4. 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5. 本表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1. 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1) 选题目的: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我国 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耍动力。但是今年随着我国产业格局的变化,经济 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工贸易显露出来一些重大的问题。这次选题的目的就是研究加 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前途。(2) 选题理论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及跨国公司贸易投资一体化战略的 转变,加工贸易这一特殊的贸易形式,为发展中国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参与 国际分工、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提供了机会。(3) 选题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第一大 的对外贸易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

3、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 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偏低、技术含量不足等,从而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升级与继续发展。2. 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力口工贸易的概念加工贸易是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 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U的经营活动,伍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1. 进料加工。又叫以进养出,指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本国的技 术、设备和劳力,加工成成品后,销往国外市场。进料加工贸易要注意所加工的成品 在国际市场上要有销路。否则,进口原料外汇很难平衡,从这一点看进料加工要承担 价格风险和成品的销

4、售风险。2. 来料加工。它通常是指加工一方由国外另一方提供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按 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自己收取加工费。有的是全 部由对方来料,有的是一部分由对方來料,一部分由加工方采用本国原料的辅料。此 外,有时对方只提出式样、规格等耍求,而由加工方使用当地的原、辅料进行加工生 产。这种做法常被称为“来样加工”。(1) 国外研宄发展状况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跨国公司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变革。为了在闩烈的国际竞争中 取得竞争优势,一些跨W公司将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把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按 照成木最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同时,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的专注于技术开 发、品

5、牌经营和营销网络的建设,讲制造活动尽可能的以OEM的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 的发展家企业。跨国公司也逐渐开始将我国作为重要的采购棊地。为丫降低成本,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我国。这种产业的转 移,如果是以内销为H的,产业链必然会逐步向下游延仲和扩展,形成国内的销售网 络。(2) 国内研究和发展状况1. 发展历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是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 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工贸易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 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产生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 来件装配、來样加工、补偿贸易)的贸易方式是加

6、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 进料加工两者合计仅占4.4%,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 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与“三来一补”一起作为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方式之一,二 者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5%,已经占据一席之地。(2) 19871995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 容,以海关进门料件保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 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 一词与 20世纪90年代初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3) 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在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

7、 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而丑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竞 争与合作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 “加速器”的作用。2. 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加工贸易仍然占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据统计,我 国加工贸易进出U额由2000年的2032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09年9093亿美元。在此 期间除2007-2009年外,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货物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 重稳定在48%左右(见表)。加工贸易以玩具、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近 年来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不

8、断扩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逐步调整, 机器设备电气及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木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加工贸 易中的比例曰益增加。表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货物贸易中的比重单位:亿美元:年份对外货物贸易额加工贸易额比重20004742.902302. 1048.5420015096. 502414.0747.3720026207. 703021.2948. 6720038509. 904047. 5547. 56200411545.505496. 6447.61200514219. 106904. 7948.56200617604.008318.2747.25200721738.309860. 5

9、045. 36200825616. 4010535. 8641. 13200922072. 709093. 2041. 19资料来源:2000-2006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2007年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zhs mofcom 2008、2009 年数据来自海关统计 http:/www. chinacustomsstat. com3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特点1加工贸易増长迅速,对外贸贡献大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加入WTO,我国凭借比较成本优势、地理优势、政策和环 境优势极大的推动Y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加工贸易对总贸易的贡献率是巨

10、大的。200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742.9 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额为2302. 1亿美元,对外贸的贡献率达到了 48.54%; 2009年 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2072. 7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额为9093. 2亿美元,占当年进出 U总额的41. 19%;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总增量为6791. 1亿美元,对 外贸的平均贡献率为46. 32%。2.外资企业仍然是加工贸易主体,但私营企业增长迅速 外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在加工贸易出口构成中,2001年外资企业占整个 加工贸易的比重为44. 2%,贸易额为1065. 9亿美元;到2006年比重上升为51. 8%,贸

11、 易额上升为4311.4亿美元。在加工贸易进口构成中,2001年外资企业占整个加工贸 易的比重为29%,贸易额为702. 9亿美元;到2006年上升为33%,贸易额上升为2744. 1 亿美元。由此可见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确实占据主导地位。而同期私营企业发 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在加工贸易出口构成中,2001年私营企业加工贸易额为5.26亿 美元所占比重为0. 22%,到2006年达到176. 75亿美元,所占比重上升为2. 1%。在加 工贸易进U构成中,2001年私营企业加工贸易额为2. 5亿美元,所占比重为0.1%,到 2006年达到109. 5亿美元,所七比重上升为1. 3%。六年间外资

12、企业贸易额增加了 33. 6 倍;私营企业贸易额增加了 43. 8倍,所以私营企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外资企业。3. 进料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2000年以来,进料加工贸易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2002年进料加 工贸易占加工贸易的比重为73%,而来料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仅为27%;到2009年,进 料加工贸易占加工贸易的81. 4%,而来料加工贸易所占比重K降到18.6%。可见进料加 工贸易在整个我国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其占比重还有逐渐上升趋势。我国加工贸易中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一).加工贸易产业整体竞争力处于国际链条低端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第一,我国加工贸易

13、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的工序上,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第二,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主体,其战略和目标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第三,珠三角等地区加工贸易劳动力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不断受到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优惠政策和劳动力成本的挑战。第四,我国加工贸易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中西部地区无论从规 模还是发展速度看,承接加工制造产业和加工工序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存在较大差距。在深圳工业产值中,属加工装配性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值约占据7 0 %的比重,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产值仅占5 %左右。同时,企业研发投入上销售收

14、入的比例不足发达国家的1 / 5,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产业技术进步周期长,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基木依赖进U,阻碍了这些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利润空间的提升。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増值率己达5 0%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加工过程中本 地零部件和材料供给有限,对中上游配套产业带动作用不够明显。据有关部门统计, 深圳近一半企业采购W产料件的比重低于2 5%,约6 0 %的企业在国内采购机器设 备的比重不足2 5%。而核心部件采用国产料件的只有5 . 2 %,企业采购的国产料 件主要做辅料使用。(二)、外商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受益过多。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占进料加,国内加工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对

15、于品牌渠道也没 有控制力,一般都为贴牌生产。外商企业以其雄厚的资金控制了产品的核心技术和销 售渠道,我国的加工企业只是一个加工工厂,制造基地,只参加其中简单的加工环节。 有些加工企业为争取外商客户,竞相降价,恶性竞争,更是损害了加工贸易行业的利 益。由此可见,占据我国进出口贸易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其利润大部分均被外商获 得。(三)、加工贸易渠道走私严重,扰乱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为了鼓励出口,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较优惠的贸易政策。但不少贸易公司或个人 正是看中了这些政策可以带来的利益。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进行走私,比如擅自内销、 高报单耗、私自串料、假核销、以次充好和办理假结转等。为了保证加工贸易业务的 健康有序发展,海关应熟悉加工贸易流程,从各个环节提高监管水平。(四)、增大贸易摩擦,影响扩大出口和出口创汇。与一般贸易出口相比,我国的加工贸易不易遭受反倾销。因为由于加工贸易出口 大多利用的是外商的出口渠道,出口数量和价格都是由外方控制的。但是由于连年的 加工贸易顺差,也使我国的加工贸易频频遭受反倾销。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原材料、 零部件主要来自于周边国家,而加工贸易成品的出口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