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企业的政治情结郑梦宪:韩国大企业政治情结的冤魂8月4 口凌 晨,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自公司总部12 楼办公室跳下自杀身亡郑梦宪生前是韩国经济界举 足轻重的人物,韩国和朝鲜的大型经济合作项0如金 刚山观光、开城工业园区建设等都是由郑梦宪的现代 峨山公司主导的同时郑梦宪还曾为促成2000年6 月举世瞩目的韩朝南北峰会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的跳 楼自尽,对韩国朝野及朝鲜半岛南北经济交流进程造 成强烈震撼近曰,韩国媒体对郑梦宪自杀的原因进行了多方 面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丑闻2002年9月,韩国在野的大国 家党议员指责金大中政府为确保2000年朝韩历史性 峰会如期举行,通过现代峨山公司送给朝鲜5亿美元, 另外现代还向政界提供了 150亿韩币的“秘密资金” 受到这一事件的牵连,在过去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 郑梦宪先后被特检、法院、检察机关传唤了 10多次, 这使郑梦宪陷入了极度的郁闷之中执政的民主党认为是在野党在国会强行通过的《特检法》夺去了郑梦 宪的生命大国家党则说是金大中政府为了达到自己 的政治目的利用了现代峨山公司,最终导致郑梦宪走 上自杀之路第二,巨额亏损,对北事业陷入困境。
郑梦宪继 承父业,继续推进金刚山旅游及开城工业园区的建设 等南北经济合作项目但是由于受到朝鲜半岛局势, 特别是最近半岛核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对北合作时断 时续尽管郑梦宪数次亲自出国招商引资,但收效甚 微另外现代峨山的对北合作项目还常常成为韩国国 内政治斗争的牺牲晶当初政府曾答应对金刚山观光 项目进行补贴,即韩国国内的学生或原籍北方的“失 乡民”去金刚山旅游时政府将给予一部分补助,总补 助金的额度为200亿韩币但是2002年10月,大国 家党借口朝鲜核危机操纵国会改变了补助金的性质, 致使199亿韩币的补助金未能执行至今现代峨山公 司的对北项目中,大多数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第三,发现新的“秘密资金”线索据韩国KBS 电视台8月5日的报道,检方在对郑梦宪的调查过程 中,除已经曝光的150亿韩币的“秘密资金”之外, 又发现2000年国会选举时现代公司向执政党的五六 名现职议员提供了 100亿韩币的资金这一结果导致前总统金大中身边的几名高级官员受到调查郑梦宪 因此感到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最终选择了自杀除以上三个主要的原因外,有关郑梦宪自杀的动 机还有诸如豪门恩怨兄弟相煎、作为精英自尊受到伤 害等推测,但这些推测似乎经不起推敲可以说郑梦宪自杀的这几个主要原因都与政治有 关。
笔者认为,真正使郑梦宪走上不归之路的根本原 因应该是韩国大企业的政治情结在韩国,大企业与 政府的政治权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密切程度超 过任何国家或地区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曾 指出,“在韩国大企业中,政府是实际上的董事会主席, 而企业家只有一些董事席位许多外国人称韩国经济 为“韩国株式会社”,韩国经济这艘大船的掌舵人不是 企业家而是政府官吏韩国大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这种 特殊关系决定了大企业的政治情结尽管历届政府都 试图解决大企业与政府间的这种不正常关系,消除企 业的政治情结,但时至今日,收效甚微郑梦宪的自 杀再一次暴露出这一问题应该说现代峨山公司的对北经济合作不仅仅是单 纯的企业行为,同时也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政府行 为对朝鲜的“阳光政策”是金大中政府的一项基本 国策,其中就包括南北经济合作,所以现代峨山的对 北经济合作必然和金大中政府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 景下,出现涉及现代峨山的所谓“秘密资金”、“政治 资金”等等事件就不足为奇了郑梦宪不堪重负选择 自杀,成为大企业政治情结的又一牺牲者,实在令人 惋惜大企业的政治情结由来已久韩国大企业财团的政治情结有其历史的原因早 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就采取了政府主导型的经济 发展模式,韩国大企业的成长是在不完全市场竞争条 件下和政府强有力的扶持下形成的,带有浓厚的行政 色彩。
在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大企业确实扮 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堪称功不可没然而,在政府主 导的背景下,大企业也衍生了不少弊端其中最大的 弊端之一就是大企业和政府间不正常的密切关系在政府和大企业的合作关系中,政府处于强有力 的地位,具有足够的能力引导企业活动其方式主要 有间接调控和直接命令两大类政府对企业进行调控 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银行信贷和外国贷款的分配在任 何一个国家,银行信贷都是企业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 堪称企业的生命线在韩国,这一点较之其他国家更 为明显韩国各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都是由政府控制 的,政府通过任命银行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权力控制银 行的决策,同时,企业要接受外国贷款都必须事先得 到政府的批准或得到政府担保因此,政府掌握了强 有力的杠杆影响和引导企业行为据统计,7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贷款的一牛以上 被作为政策性融资用于资助大企业财团发展1997年 金融危机之时,韩国政府把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引进的500亿美元资金提供给三星、现代、LG 等企业,协助其改善财务结构,进行瘦身及重整2001 年,当Hynix公司(现代与金星电子合并而成)面临生存 危机时,韩国政府又协助该公司将3兆韩元的负债转 换为可转债,并要求Hynix的债权银行延缓2. 1兆韩 元的银行负债至2002年底。
尽管政府的干预暂时缓解 了企业的危机,但是也产生了两个较严重的后果首 先,企业筹集生产所需资金,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银 行等金融机构,而是放到了政府官员的身上,因为青 瓦台秘书室或部长的一个就可以解决贷款问题 其次,也正是因为如此,企业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制于 政府对其活动的调控所以,多年来企业向政治圈提 供“政治资金”、“秘密资金”已成为惯例除了间接调控外,政府还运用直接或准直接的命 令引导企业活动这是通过政府领导人与企业领导人 的密切关系来实现的韩国造船业的历史就是最好的 说明70年代初的一天,韩国总统朴正熙召见现代集 团总裁,让他研究在韩国创办一个大的造船企业的可 能性经过一段时间周密的调查研究,这位总裁向朴 正熙汇报说,这项工程困难太大,韩国在造船方面经 验很少,最好是等到有了较多经验之后再干朴正熙 听了他的汇报后说:“你的结论是难以接受的,如果现 代公司拈轻怕重,那么,今后你们就没有必要再寻求 政府的帮助丁由于现代集团相当一部分企业是靠政 府的订货合同赖以生存的,朴正熙要收回政府对其支 持的威胁最终迫使现代集团不得不着手创办大型造船 企业一年多之后,韩国的第一艘超级油轮就下水了 然而,当时国际市场上超级油轮的市场正处于饱和状 态,韩国的汕轮根本卖不出去。
这时,政府伸出了救 援之手,命令对那些用国产船运输进口石油的企业给 予补贴其结果,韩国造船业首先在国内市场上站稳 了脚跟,几年之后便打入了国际市场,使韩国很快崛 起为世界上第一流的造船大国从以上事实不难看出,韩国大企业的命运不仅仅 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政府决定 的韩国大企业能不唯政府马首是瞻,向政府官员“上 税纳贡”,并极力迎合政府的种种“创意”和“事业” 吗?政企暖味关系体制即将破产?韩国的政企暧昧关系体制在韩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并没有显露出什么问?题进人90年代以来, 为应对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韩国政府不得不对大 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特别是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这种政企体制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给韩国企业界和 政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一批过去被称为韩 国经济支柱或中坚的大企业财团纷纷破产、倒闭,其 中在韩国大企业财团中排名前30位的就有大宇集团、 起亚集团、汉拿集团、韩宝集团、真露集团、三美集 团等等当年呼风唤雨、叱咤商海的集团老总们,有 的成了阶下囚,有的流亡海外最著名的案例就是韩 宝钢铁公司的掌舵人郑泰守,用重金收买政要,获得 银行巨额贷款,但由于经营不善,企业倒闭,郑氏父 子被双双判刑入狱。
另一个案例就是人们比较熟悉的 大宇集团的创始人金宇中,在大宇集团破产后,于 1999年下半年携1. 07亿美元巨款远走海外,至今下 落不明在政企暖昧关系的背景下,每一个大企业的破产 和倒闭都无一例外地会涉及政界一批高官政要,包括 总统、前总统、长官等在内的政界要人纷纷被调查甚 至判刑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在任时涉嫌受贿,1997年4月被判缴纳2204亿韩元的追征金,伹至今只交纳了 314 亿韩元有人曾给全斗焕算过一笔账,以其总统在任 时的年薪计算,全斗焕的财产相当于550年总统年薪 的总和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全斗焕在汉城地方法 院举行的旨在收回追征金的有关明示财产的审判中, 向法庭出示了 29. 1万韩元(相当于250美元)的存款 证明,并且说:“这是全部的现金资产”,“其它现金都 作为政治资金花掉了,没有钱缴纳追征金对此韩国 舆论一片哗然和全斗焕相反,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的表现则显得 较为“诚实”1997年4月卢泰愚被大法院以受贿罪 判处追交2682亿韩币的罚金,迄今为止已交纳了 2073 亿韩元(78%)据汉城地方检察院披露,对前总统卢 泰愚委托给双龙公司的200亿韩元双龙水泥等股份10 万多股、借给其弟的120亿韩元、借给韩宝集团前董 事长郑泰守的800亿韩元等进行了临时扣押。
因此, 卢泰愚前总统的罚金有望百分之百得到回收如果说全斗焕、卢泰愚的受贿是因为当时处于政 府和大企业关系密切、企业政治情结正浓的特殊时期, 那么,金泳三、金大中乃至卢武铉当政之后,韩国大 企业的政治情结得到了多大的改善呢?金泳三前总统在任期间,其子金贤哲就因收受企业的贿赂被判刑金大中前总统在任期间,次子金弘 业涉嫌收受企业数十亿韩元的贿赂被判处有期徒刑2 年,现仍在服刑此次现代峨山公司的150亿韩元“秘 密资金”又牵扯到金大中前总统的秘书室长朴智元 就连刚刚就任总统几个月的现任总统卢武铉也未能置 身大企业政治情结的影响之外卢武铉总统的总统府 第一附属室室长梁吉承最近因受到去年总统选举期间 的贿选事件的牵连而提出辞呈由此看来,韩国企业 的政治情结仍在影响着韩国的政治,政府和企业的关 系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过去的模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国政企暖昧关系由于其 历史的原因,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销声匿迹随着 企业的结构调整、财务透明度的提高以及外国资本的 流人,韩国政企关系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卢武铉政府 也提出了新的企业改革方案,但要实现预定的目标还 要走很远的路大企业体制”改革 任重而道远中国有国有企业体制,韩国有大企业体制。
客观地讲,韩国政府的扶持对于韩国的大企业发 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大企业又为韩国经济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的这种特殊关系,包括企业的政治情结都有其存在 的理由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韩国政府和企 业没有及时有效地调整这种关系,最终导致了官商勾 结和社会腐败等种种弊端长期得不到改善政府和企业超乎寻常的密切关系使政府和企业都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在政府的扶持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规模越大影响就越大,每当企业面 临危机,政府为了不让其破产,总是施以紧急援助和 保护,这就使企业更加有恃无恐,在经营模式上不计 成本、盲目扩张,甚至不惜以债养债,最后导致企业 负债率普遍偏高,经营风险增加其实韩国的历届政府都认识到了韩国大企业财团 的弊端,并且致力于大企业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能够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早在朴 正熙政权时期,为避免大企业财团的恶性竞争,就曾 制定一些规范来约束财阀然而,后来随着财阀势力 的壮大,财阀为了争取巨额利益,不惜利用各种手段 违反这些规范,使得竞争失序比如最初为有效利用 有限的资源,规定各大企业只能选定一种或少数几项 工业作为核心企业,由政府提供其垄断市场的权益。
但是大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