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第一节弹性分析法一、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Joan Robinson 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强调国际收支调节中的相对价格效应第一节弹性分析法一、前提条件1. 收入不变(Y);2. 利率不变,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商 品劳务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3. 国内外商品劳务的价格不变(Px和Pm不变);4. 贸易品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第一节弹性分析法一、前提条件根据这些假设前提,弹性论认为:汇率变动是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第一节弹性分析法二、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本币贬值(e上升)在绝对价格不变条件下,本国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单位商品劳务的进口支出增加贸易收支变化不确定TB=XPxM (ePm)TB=XPxM (ePm)(本币升值(e下降)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如何?)第一节弹性分析法二、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结论: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e、X、M的变动幅度对比,即取决于进出口数量对汇率变动的反应,亦即取决于进出口弹性。
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假设下,进出口数量和贸易收支的变动将完全取决于进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第一节弹性分析法三、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以本币贬值1为例:2、进口数量(M)会减少m(m为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因进口数量减少引起的进口支出变动为-mePmM ;1、出口数量(X)会增加x( x 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在本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以本币表示的出口收入变动为+xPxX;第一节弹性分析法三、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以本币贬值1为例:综合进出口支出变动:收入+xPxX支出-mePmM 支出+ 1%ePmM 3、因本币贬值,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1,从而引起的进口支出变动为+1%ePmM.第一节弹性分析法三、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即TB+xPxX(-mePmM + 1%ePmM )当TB0时,本币贬值将会改善贸易收支,假设本币贬值前贸易收支是平衡的,即TB=XPxM (ePm) =0,就可以得到:第一节弹性分析法三、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x+m1此即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本币贬值能够带来贸易收支或经常账户改善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弹性分析法四、J曲线效应(J Curve)弹性大小是不变的吗?弹性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弹性大小与一定的时间相联系,通常来说,时间越长,数量对价格变化所作出的调整就越充分,或者说,短期弹性往往小于长期弹性第一节弹性分析法四、J曲线效应(J Curve)TBt0第二节乘数分析法一、前提条件1. 汇率不变(e);2. 利率不变,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3. 国内外商品劳务的价格不变(Px和Pm不变)第二节乘数分析法二、基本精神进口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自主性支出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进口支出注重的是收入效应)第二节乘数分析法三、对外贸易乘数C=C0+cYM=M0+mY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第二节乘数分析法四、贸易收支的收入分析BX(M0+mY)上式表面: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第二节乘数分析法五、哈伯格条件(Harberger Condition)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x+m1+m第二节乘数分析法六、国外回响效应(Foreign Repercussion)总弹性:x+m1+m+m*思考:收入论的局限性第三节吸收分析法一、主张采用收入水平和支出行为来分析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YC+I+G+(X-M)二、国民收入和支出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将(XM)用B来表示,将(C+I+G)称为吸收,反映本国居民的支出,用A表示:BY-A第三节吸收分析法三、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将吸收分为诱发性吸收和自主性吸收:A=D+aY, a为边际吸收倾向则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就取决于本币贬值后B是否大于0:B Y A(1-a)Y- D第三节吸收分析法贬值如何影响Y :l闲置资源效应l贸易条件效应贬值如何影响吸收:l现金余额效应l收入再分配效应l货币幻觉效应l其他效应三、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第三节吸收分析法四、吸收论的缺陷(思考)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一、货币论与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的区别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强调的是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货币论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注重经常账户交易,强调贸易差额,而货币论则将国际资本流动作为考察对象,强调综合差额; 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一、货币论与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的区别弹性论、乘数论和吸收论注重对线上项目的分析,而货币论则主张从线下项目分析国际收支,通过分析线下的国际储备的变化来分析国际收支。
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因此,Ms=Md=D+R1.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MSMdMd=pf(y,i)Ms=m(D+R)在一价定律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对于一个小国经济,价格和利率由世界市场决定;而货币论者假定货币供给不影响国民收入;因此,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货币市场均衡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来实现的为方便起见,令 m=1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 Ms=Md=D+R当货币供给由于国内信贷总量D的紧缩和扩张而小于或大于货币需求时,国际储备量R就显然会出现增加或减少,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 2.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的货币市场均衡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国内信贷DMsMd对国外商品和金融资产的需求国际收支赤字外汇市场干预、储备RMsMd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 2.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的货币市场均衡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国内信贷DMsMd变卖国外金融资产、减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国际收支盈余外汇市场干预、储备RMsMd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 2.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的货币市场均衡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结论:l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是一国货币市场供求存量失衡的反映,国际收支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
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 2.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的货币市场均衡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结论:l对于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来讲,货币当局无法控制本国的货币供给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2.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的货币市场均衡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结论:l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源在于国内信贷扩张过大,故调节国际收支的对策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2.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的货币市场均衡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结论:l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实际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需经由货币需求来产生影响收入增长和价格上升通过提高货币需求造成国际收支盈余,利率上升通过降低货币需求造成国际收支赤字思考:与传统理论的结论有何不同?)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二、货币论的主要内容3. 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l在充分就业情况下,贬值意味着贬值国的国内价格上涨;l物价变化意味着实际现金余额减少,压缩投资、消费支出;l支出减少,进口需求减少,贸易收支改善第四节货币分析法三、货币论的主要贡献和主要缺陷第五节 对国际收支理论发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