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8872227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副标题:-n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 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1/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为全力推进我县烤烟工作,促进烤烟产业持续健康发 展,现就切实做好全县xx年烤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为统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烟农利益为核心,以基地 单元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建设保证质量、突出做大总 量”的总体要求,突出“强基础、调结构、兴科技、转方 式”和“生产满足总量、突出提升质量”的基本原则,进 一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不断增强烟区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村

2、繁荣,推进全 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目标任务确保落实烤烟种植面积8万亩,烟叶生产总量18万担 上中等烟比例9 6%以上;实现等级结构调整后的入库级内 烟叶考核量15万担以上,均价1050元/担以上,总产值 达到亿元以上;确保全年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1亿 元以上。三、工作措施(一)落实烟叶政策,确保烟农增收。一是要及时将烟叶生产计划分解落实到村、农户、地块,要签足、签实 合同,杜绝虚假、空合同。二是要严格落实价格政策。认 真执行X X年烟叶收购价格、等级结构调整补助价格等配套 产业政策。三是要严格落实结构调整政策。对不适应需求 的低次烟叶不予收购,限收不适应结构调整的等级,确保

3、 结构调整后上中等烟比例达96%以上,对可能产生低次烟叶 和不适应结构调整等级的鲜烟叶和病残叶不采收、不烘烤、 不形成商品,及时处理在田间地头,所造成的烟农减收部 份由烟草部门以“结构调整补贴”直补烟农。(二)强化环节管理,提升生产水平。一是强化措施, 打牢基础。全面实行烟地分丘块编号登记造册,按照田烟 11株/亩、土烟12株/亩反套面积,100%落实到户到丘 块。二是调整布局,规模种植。围绕原有烤房进行烟地规 划,以发展20-50亩的种植专业户、1亩左右的家庭农场 为重点,资源配置要向优势烟区集中,引导烟叶种植向好 田好土转移,向大田大坝转移,向种烟能手、大户转移,向相对集中连片的村、组转移

4、,促进专业化、规模化和集 约化经营。三是转变方式,培育烟农。坚持依法、自愿、 有偿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基本烟田合理流转;按照“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要求,大力发展综合服务型烟 农专业合作社,扎实推动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化经营;将返乡农民工创业、新型农民培养与职业烟农培育结合起来, 打造“以烟为主,精于种烟”的烟农队伍,稳定基本烟农, 推进规模化种植。四是强化科技,严格时限。抓住关键环 节,落实关键技术,培育优质合格烟苗;扎实做好移栽前 期工作,全面完成烟地翻犁炕冬、农肥积制、烟地卫生清 理和田烟开沟排水等工作;合理确定移栽时间和栽种密度, 细化施肥方案,全面推行标准化地膜烟栽培,确保在XX年

5、4月15日前全面完成整地起垄、物资供应、打窝施肥覆膜 等移栽准备;全面推行“井副标题: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 窖式移栽”技术,确保全县在XX年4月30日前全面完 成移栽工作;强化田间管理,及时做好除草施肥、病虫防 治、揭膜上厢和打顶抹芽等工作;扎实抓好散叶烘烤和上 部叶一次性带茎砍烤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烘烤工作,力争实 现散叶烘烤和散叶收购达100%。五是平稳眼光,搞好收购。 认真做好烟叶初分预检、约时定点带队交售工作;严格按 “高纯度,低眼光”的总体要求平稳收购好烟叶;烟叶收 购合同要及时清零、及时收购,做到应收尽收,严防烟叶 外流加大设施建设,提高生产能力。一是要加大烤房建设,确保不误

6、烘烤。县烟草公司要积极向上争取原有 大密烤房损坏设备的投入和新建烤房计划,各乡镇、烟叶站要切实做好原有烤房的清理维修、烤房电力配套建设, 在XX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烤房新建和维修工作,确保按时 投烤。二是要加大项目整合、规划和争取力度。坚持“渠 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和“统 筹规划、集中投入、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整合农业、扶贫、国土、林业、水利、交通、财政、电力 等部门资金,拓宽烟区建设投资渠道,全面提升烟区生产 能力,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三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管护。 探索“政府领导、烟草引导、业主主导、多方筹资、齐抓 共管”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群管为主、专管为

7、辅、专 群结合”的管护服务体系,突出烟农主体地位,增强烟农 管护意识;要严格执行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坚持管护与规 划建设同步,做到管护资金、主体、机制三到位;要进一 步研宄闲置资产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设施的综合 效益;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全力改善烤烟生产基础条 件,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增强支持产业发展和地方建设的 能力。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 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专职副书记、县人民政府 分管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联系烤烟工作的副主任任副组 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烤烟产业发展的领 导、督促、检查及指导。(二)加大生产投入。根据市人民政府文

8、件规定,从 烟叶特产税总额中提取10%作为产业发展经费,划入县烟办 专户(其中3%用于烟叶基础设施后续管护,7 %作为烤烟产 业发展经费)。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生产投入保障机制, 从烟叶特产税返还中提取3%作为烟叶基础设施后续管护经三)加强宣传发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过电视、网络、宣传车辆、书写宣传标语、召开群众座谈会等形式 广泛宣传XX年烤烟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总体形势,切实提高 广大群众特别是烟农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增强产业发展 信心,巩固并增加烟农队伍。同时进一步落实巩固烟地面 积,确保总量,提高技术执行到位率,确保烤烟产业提质增效(四)明确工作职责。县烟办、烟草公司要加强对烟叶基础设施建设

9、、烟叶生产、收购的培训和指导,严格生 产物资管理、合同管理和收购管理,确保提高质量、平稳 收购,确保各个环节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县财政、电力、 交通、水利、农业、气象、信用、公安、工商、质监等部 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紧紧围绕烤烟产业发展做好服务 工作,进一步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五)强化督促检查。一是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要强化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及时准确掌握情况,努力提高协 调服务能力,全力确保各阶段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各乡镇 和县烟草部门要切实加强烤烟工作的组织领导,把烤烟产 业作为本乡镇本部门的核心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全力 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 室、县检察院、

10、监察局等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烤 烟工作中违纪违法、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的要严肃查处或 限期整改,全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六)严格考核奖惩。一是建立烤烟生产综合考核机 制。县财政预算50万元综合考核经费,用于对乡镇、烟叶 站的综合考评和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含县烟草 公司班子)的风险奖励以及有关单位的综合考评奖励。二 是建立风险抵押考核机制。县对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 烟叶站正副站长实行风险抵押奖惩考核。乡镇其他班子成 员、干部职工和烟叶收购点的风险抵押考核奖惩办法由乡 镇和县烟草公司自行制定。三是建立烟叶基础设施建设 “以奖代补”考核机制。县级财政预算10 0万元资金用于 XX

11、年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的工作经费和考 核奖惩。县对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按“以奖代补”方式进 行考核奖励,除综合评比的奖励外,在项目顺利完成并通 过省市验收后按照建设资金的%进行工作经费补助。四是 建立乡镇财力平衡和烟叶税分类考核奖励机制。因烤房、电力、结构调整等因素,在XX年基础上对部分乡镇考核量进行适当调整,XX年县对乡镇烟叶生产以15万担为考核基 数,实行烟叶特产税分类考核。1. 计划任务90万斤以下(含90万斤),按93%返还;副标题:-XX年,全县烤烟产业,发展工作意见2. 计划任务90120万斤(含120万斤),按7 3%返还;3. 计划任务120150万斤(含150万斤)

12、,按63%返还;4. 计划任务150200万斤(含200万斤),按58%返还;5. 计划任务2 00万斤以上,按53 %返还。分类考核中100%完成任务的,按应返还比例的10 0% 返还;完成任务9 5% (含95%)-1 00%的,按应返还比例 的90 %返还;完成任务90% (含90 % )-95。,按应返还比 例的50%返还;完成任务90%以下的不予返还。乡镇烟叶 特产税计划任务返还款的4 0%可用于干部职工工作考核奖 励。对超额完成任务的乡镇,超产部分按80%的比例返还烟 叶特产税,返还乡镇部分的60%可用于干部职工工作考核奖 励,其余用于产业发展及财力平衡。同时,县财政在县级烟叶特产税中提取150万元用于 平衡乡镇财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